摘要:随着电子科技与声像技术的这场并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技术变革,设计师们的设计习惯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如BIM技术,它的出现已经逐步的改变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利用信息的高度聚合使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进行革新,利用降低建筑能耗的理念,让建筑行业进行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一、BIM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以CAD二维设计技术为主,虽然传统的二维CAD设计技术也可以完成建筑工程对于建筑设计的基础要求,但是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优势不突出,且准确性与效率较低。BIM设计技术是基于传统建筑设计基础上的优化与升级,BIM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优势体现在信息化模型构建、后期材料控制、碰撞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化模型的构建是BIM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区别,传统的二维设计无法将设计环节与建筑模型体现出来,BIM设计具有可视化特点,可以将建筑设计中的各个要素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直观可视化的信息技术模型,通过信息化模型的构建,可以加强设计人员对建筑用料的了解程度,有助于设计人员制定科学的建筑物料表格,对于建筑材料用量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BIM模型可以将不同环节、不同专业建筑设计成果连接起来,可以使设计人员及时发现建筑信息化模型设计中的不足,针对设计人员中的碰撞或是其他设计环节中的不足,优化方案设计,减少建筑设计专业之间的碰撞,降低了建筑设计误差产生的几率。在传统二维建筑设计中,由于设计方式一般是在图纸上完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经常会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反复修改,增加了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设计质量也难以保障,而BIM信息模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现象发生。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1增强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立体效果
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实现信息数据与图像文字的顺利转换,并将立体图体现到计算机上,以便于施工设计人员按照立体模型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总体要求和工程构造,并且及时调整变换相关的数据资料,制作成新的模型信息。利用BIM技术,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工程设计的立体效果图,设计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做好同工程管理其他机构的协调联系,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和具体施工操纵的安全高效。同时依托BIM技术也能够直观地展现建筑工程模型,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确性,保证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行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人财物的投入效益,防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
2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信息需求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BIM技术将建筑工程设计数据资料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智能化地操作、存储、分析,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所需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精确性,实现信息数据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BIM技术所提供的数据,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充分地进行考量,并且及时地对不科学、不合理的信息进行修改、完善和变更,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施工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数据资料在整体和局部上的完美契合,科学地整合施工技术人员在具体施工操作时候所需要的分散型数据资料,并且通过立体效果图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这种图像和数据之间的安全高效转换,保证了设计资料的直观性、可视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和现场施工的工作效能,有效地防范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
三、BIM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
建筑工程的设计关系着施工、运营、改建等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于施工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施工质量、建筑使用寿命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要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考虑,从而使设计方案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并能够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但在传统的CAD设计流程中,由于建筑工程设计属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后续的施工、运营阶段具有着不可预知性,很多情况都无法预测,因此想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非常困难的,而BIM技术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BIM模型的支持下,只要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各项数据信息的全面性与真实性,那么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对后续施工、运营的各中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发现当前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而这也正是建筑生命周期信息共享的具体表现。例如在施工管理方面,BIM模型可以直接对场地使用、材料需求等多种施工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完成对施工信息得共享,并实现施工阶段与设计阶段的有效协调,这样建筑工程整体设计的合理性自然也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2建筑协同设计的全面优化
现代建筑工程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因此这设计阶段一般都会将整个建筑分为多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设计整个为建筑整体设计。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属于不同专业,而设计图纸与方案又比较复杂,因此设计的协同性往往很难得到保障,而BIM技术的应用则使得建筑工程设计无需在考虑这类问题。①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设计主要是以工作集的方式来完成设计设计,因此不同专业、不同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都是在同一个BIM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使得不同设计人员之间既能够彼此协同,同时又互不干扰,而一旦在设计上做出了调整,也可以在BIM模型上及时显示出来并传达给其他设计人员,而在这样的设计模式下,协同设计的效果是非常好的。②通过相关的应用管理软件,BIM模型还可以进行碰撞检测,从而快速、准确的查找出各专业间存在的碰撞问题,从而为设计优化提供有效依据,这样不同专业件的设计协同性也就得到了充分保障。③在电气系统方面,机电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点来进行管线的设计与优化,从而避免设计与施工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3支持绿色建筑设计
①为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绿色建筑设计通常会尽量利用自然光与自然风来对人工照明系统与空调、风扇等家电进行代替,而通过BIM模型,不仅能够对自然光照与风环境进行模拟,从而对建筑的各方面设计进行优化,以构建出最佳的风环境与光照效果,同时还能够充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建筑对周围环境以及其他建筑的通风、采光造成影响。②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对于空气调节能耗有着直接的影响,而BIM系统不仅能够对固定环境下建筑的能耗进行计算,同时还可以提供类似建筑的模型与数据作为对比,从而及时发现围护结构设计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使其热工性能大大提升。此外在绿色建筑的室内设计上,BIM技术同样能够在很多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例如在光照方面,通过对室内光照环境的模拟,设计者不仅能够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调整来避免过多的直射光照,同时还可以对不同节能灯具的效果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最合适的节能灯具。
结束语
BIM以在设计阶段的项目实践的,正逐步的介入整个建筑行业的设计习惯与设计流程,它的信息集成度与信息关联度高,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并符合现阶段建筑行业遵照的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趋势。随着BIM技术研究的深入,希望它在设计中能够被利用的领域会更加宽阔,并在建筑业中有更高层次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建午.浅析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3):71.
[2]游子健.浅析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2):47.
论文作者:江学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