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王清超

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王清超

(山东五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分公司 山东省寿光市 262700)

摘要:本文将重点针对电路安全操作中风险可能性预防控制和相关区域责任人职责划分,希望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对策

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1基础工程

输电线路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变形。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中,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加以控制用保证施工图设计所要求达到的质量来要求。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浇制基础,是高压输电线路上常用的基础。其中转角塔,由于上拔力较大,故宜选用钢筋混凝基础,这种基础抗上拔力大,比较稳固。岩石基础的施工,首先是要对塔位周围岩石进行调查研究,与设计查勘的情况是否有差异。如有很大差异应通知设计单位做出设计变更。其次是在岩石打孔插筋灌注砂浆、浇制承台。岩石基础的开挖均应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锚筋安装尺寸位置应反复核对。正确无误固定后浇灌,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养护。

1.2杆塔工程

输电线路杆塔按受力特点可分为直线和耐张型。杆塔选择是否适当对于送电线路建设速度和经济性供电可靠性以及维修的方便性等影响都很大,合理选择杆塔型式、结构,是杆塔工程重要的一环。平地、丘陵及便于运输和施工的地区,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考虑运输和施工的实际困难,出线走廊受限制的地区、大跨越或重直档距大时,可采用铁塔。杆塔组立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在110kV输电线路杆塔组立方式,主要有整体组立分解组立。影响杆塔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制选杆塔所用的材料,杆塔的受力形式及杆塔的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在长期的运行中,杆塔作为导线和避雷线的支持物,必须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且其变形必须在一定允许的范围之内,即杆塔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1.3架线工程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包括架线前的准备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及附件安装。架线施工从展放方法来讲,分为拖地展放、张力展放。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的方法,此法不用专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劳动效率低。放线需大量的人工在山区放线质量难保证。张力放线。即使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它能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效率较高。但机械笨重和费用昂贵。对放线滑车轮径的选择,滑车的轮径偏大些较好一般以不小于10倍导线的直径,这样磨损系数小导线在该处所受的弯曲应力也较小。输电线路紧线工作需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整螺栓已紧固的情况下进行。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横担产生位移,影响弛度观测。

1.4光缆施工

光纤不会引雷,但光缆中有金属部分,所以光缆避雷仍值得重视。光缆施工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检查设计资料、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等是否齐备,仔细阅读有关的技术说明书与安装指导手册;架设光缆前必须确保光缆的技术性能,应用OTDR对每一盘光缆进行单盘测试,确保光缆完好方可施工。光缆的卷盘长度为2~3km,其弯曲半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以上,施工中不能猛拉和扭结。拖光缆时要前后协调配合,最好有专人协调,否则光缆很容易扭结。光缆接续时,首先对光缆合理配盘,将接点位置选好,要考虑交通方便、熔接环境好等条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接头盒。熔接光纤前将余纤在熔盘内模拟盘绕,走向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余纤的曲线半径要大于35mm,根据熔接盘的大小尽可能大些,余纤长度以盘3圈为宜。光纤熔接后,根据接头盒的安装说明,认真密封接头盒,以防灰尘、雨水进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光缆接续后,将接头盒挂在吊线上,整理余缆时要注意从接头盒处向外收缆,如果不注意顺序,而从外向接头盒处收揽,就可能使盒内盘好的光纤变形扭曲。

2输电线路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2.1加强人员意识,开展施工安全文化宣传

对于输电线路首先要在施工内部建立良好的施工文化氛围,宣传公司理念,加强员工们的工作责任意识,这是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基础,也是输电线路安全文化的核心。同时积极完善当前施工的电路人员安全操作管理规范,确定各小组、各区域的具体责任人事故追究责任制,确保员工和电网安全,为施工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和环境是营造先进安全文化的目的。

2.2区域小组责任人安全问责制度

在针对各小组、各区域人员进行责任制度的划分后,每年定期开展阶段性的安全生产责问责制度。每年年初,各单位党政正职对主管副经理签订《安全责任保证书》,对签订定内容加重考核,考核范围包含电路操作过程中所有相关事务,同时建立一定的激励奖惩制度。

2.3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人员执行规范

任何实际的现场管理操作,都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管理规范,同时有了规范和制度,还需要相关责任人的监督,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恶习作斗争,确保现车的各项电路操作是符合安全规范的,将可能引发事故风险的隐患率降至最低。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对于输电线路而言电路安全的问题,就成为了在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中的生存之本。近几年来,全国电路安全生产就总体发展状况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听到由于管理人员管理责任的缺失和制度上、操作上等疏忽和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电路事故。为了加强电路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因此必须针对输电线路发展中存现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保障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2.4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建立

是电路操作的工具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于报废的电路操作设备需要进行专人的回收,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出售,租赁等。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同时对定期开展的设备、工具检查,需要及时对检查的内容和范围进行检查记录,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监控力度,使安全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我国政府、人民和输电线路本身都十分关注的重点,因此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安全管理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制度这一观点,以期对解决我国输电线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重点研究了安全管理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制度的建立过程。通过这样的评价分析,可以定量的看出全年安全管理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进步,从而真正实现具有“平台”的可控、在控的安全管理螺旋上升。

2.5以局部问题辨析总体问题的相关联系性

对电路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采用科学、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其基本思想就是从系统整体出发,从部分问题将其进行分解、化人到整体系统、体制中的相关影啊陛分析,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尤其是输电线路安全管理中,涉及的问题和范围错综复杂,相互渗透,必须综合考虑与安全有关的各种因素,将制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性。

参考文献

[1]刘炳莲,王洪飞.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1]张毅.浅谈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1]蔡文沛,陈光普.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O):32-32.

论文作者:王清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王清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