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向与新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积极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_市场导向论文

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导向论文,中介论文,作用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创业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企业创业行为和创业战略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学者们密切关注的领域。创业导向作为引导企业施行创业行为的战略构念,发挥着联结企业创业实践和战略管理研究的桥梁作用,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近期更加注重探究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实现的机理和过程,如组织学习、动态能力、资源获取等要素均已被引入到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创业导向作为企业特有的一种心智模式和行事准则,必须切实落实在企业的行为层面才会对绩效产生影响。强创业导向的新企业可能会识别出很多市场机会,但如果不能通过相应的市场行为去实施,便无法利用其中最佳的潜在机会。因此本文首先从新企业创业导向三维度出发,研究了各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不同作用结果;并基于市场导向的行为视角,深入探究了新企业创业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间过程。

关于创业导向的相关研究,整理与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创业导向实质上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体现企业先动趋向和风险承担倾向,创造性地整合企业资源,引领企业把握新商机以新产品和服务进入并占领新市场,谋求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关于创业导向的维度划分,学界主要有以Miller,Frienen(1983),Covin,Slevin(1991,1989)为代表的“三维度”派与以Lumpkin,Dess(1996)为代表的“五维度”派。“三维度”主要指创新性,先动性以及风险承担性;“五维度”则又增加了自治性和竞争侵略性两个维度。目前,两种维度的划分方式在学界旗鼓相当。但无论是三维度还是五维度,创业导向的核心都体现在创新性维度上。企业创业行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创新性,这是认定企业创业必备的核心元素。

关于市场导向相关的研究,不同学者对它的定义不尽相同。Jaworski and Kohli从行为角度提出市场导向是企业对于市场信息获取、消化和反应的行为过程;而Narver and Slater则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属于企业文化的营销哲学,强调识别和满足顾客的切实需求,创造顾客价值与满意度,以此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基于对内涵的不同理解,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市场导向进行了维度划分。基于行为过程视角,Jaworski,Kohli(1993)提出了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即信息获取、信息消化和信息反应;基于企业战略文化视角,Narver,Slater(1993)提出了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三维度。此后,Narver,Slater(2004)又提出了两类不同的市场导向:积极型市场导向和反应型市场导向,并指出,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反应型市场导向展开的。

关于新企业创新绩效,将新产品研发绩效视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指标(Gima and Ko,2001;Frishammar,Hrte,2007),其是企业新产品开发活动(New Product Development,NPD)的绩效,Ettlie(1983)认为NPD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扩充产品系列、将新产品/服务推入市场、通过NPD拓展经营领域。

二、理论假设的提出

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对绩效影响的水平并不相同,它们对绩效的影响作用不会在同一时点达到最大,甚至会同时存在部分维度对绩效产生正影响而其他维度则产生负影响的情况(Matsuno,2002;魏江等,2008),因此本文将分别从创业导向三维度出发,探究新企业创业导向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并揭示市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1.创新性与创新绩效

创业导向的创新性维度,是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氛围、创新战略和创新平台结合作用的产物,是创业导向的核心,也是企业把握潜在市场机会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新产品研发活动。企业创新性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进技术创新,为以此为基础的新产品研发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和氛围,使组织更乐于将资源分配到创新活动中,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在创新性导向影响下,企业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活动中,以求创造出科技含量更高的创新型产品。

由于市场能力和地位的缺失、市场份额的低下,常规产品无法帮助新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顾客的认同感,提升品牌声誉,从而使其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他们必须开发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不可替代并能更好契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较其他竞争者创造出更多的顾客价值,以提升顾客满意度。这是获得更优绩效的必然要求,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依赖创新导向下的新产品研发活动(Gima and Ko,2001;Frishammar,Hrte,2007)。因此,我们提出:

H1:创业导向的创新性维度对新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2.先动性与创新绩效

创业导向的先动性是企业迅速识别与把握市场商机的意愿与前瞻性。具有先动性导向的企业为了获取先入者的竞争优势(Miller,1983;Lumpkin and Dess,1996),倾向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利用机会,并率先将新产品投放到市场,他们愿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非跟随者,愿意凭借新竞争领域的先入行为获得决定行业技术标准与市场行为规范的话语权,取得竞争优势,并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Miller(1983)与Covin,Slevin(1991)的研究表明,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市场中,领导者所具有的先动优势对企业绩效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新企业在现有的行业和经营领域中大都以跟随者的姿态出现(胡望斌等,2009),被动地接受着行业领导者制定的带有偏见与遏制其他企业发展的行业规范,致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新企业在有限的能力和资源条件下更亟需进入新的经营领域以取得先入优势,更应把握宝贵的市场潜在机会以实现企业的发展(Miller,1983;Lumpkin,Dess,1996),更要率先开展新产品研发活动,迅速推出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赢得顾客青睐,获得更优的绩效。因此,我们提出:

H2:创业导向的先动性维度对新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3.风险承担性与创新绩效

创业导向的风险承担性是企业在追逐与把握潜在市场机会和进行新产品研发活动时,愿意承担相应风险的倾向程度(Miller,Friensen,1983;Lumpkin,Dess,1996)。通过以上理论阐述我们知道,新企业需要坚持创新性和先动性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新企业的创新绩效。新产品研发活动和追逐潜在市场机会的行为都是带有巨大风险的(Frishammar,Hrte,2007;Narver,Slater,2004),所以这类行动的实施必然要求新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承担性。若新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而限制新产品研发活动或是放弃对潜在市场机会的利用,创新绩效就无从谈起。风险承担性是新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活动,追逐潜在市场机会以取得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提出:

H3:创业导向的风险承担性维度对新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4.积极型市场导向与新企业创新绩效

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多数结论支持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影响的观点(Jaworski,Kohli,1993;Narver,Slater,2004),但Berton等学者认为过度注重现有顾客需求的市场导向会降低企业主动开发潜在市场的意愿,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及R&D的效果,进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消失,放缓其追逐行业领导者地位的步伐。

Narver,Slater(2004)研究认为,学界对此问题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的研究没能很好地将积极型市场导向和反应型市场导向区分开来。他们指出以往的市场导向研究仅仅局限于关注已有顾客需求的反应型市场导向,而忽略了关注潜在顾客需求的积极型市场导向。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强调积极型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成功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研究对象是成熟企业,这一结论对新企业是否适用有待进一步验证。新企业则缺乏市场信誉与品牌声誉,无法获得可以与成熟企业相媲美的顾客认同感。因此,新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倾听顾客的声音,正确评估和准确预测顾客正在涌现或潜在的需求,采取更积极的市场策略和行为,开拓其他竞争对手尚未涉足的市场领域,率先将能够满足顾客新需求的新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赢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绩效。因此,我们提出:

H4:积极型市场导向对新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5.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

然而,任何战略都必须切实落实在企业的行为层面才会对绩效产生影响,创业导向更是如此。而前期的研究,对于创业导向通过何种行为影响企业绩效这一过程的探讨尚不完善。虽然包括动态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网络能力、组织学习等反映企业能力的各种因素变量已经被学者们关注并引入,用以探究创业导向到绩效的中间路径(胡望斌等,2009),但这些因素大都反映的是创业导向带来的企业能力的变化,作为企业最基本行为变量的市场活动却被忽略了。强创业导向的新企业可能会识别出更多的市场机会,可能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和网络建立能力,但若不能以相应的市场行为去实施,则无从体现企业的价值,企业更无法获得生存和发展(Baker,Sinkula,2009)。因此,创业导向的战略与市场导向的行为模式需要结合起来,才能解释企业绩效的实现(Gima,Ko,2001;Baker and Sinkula,2009)。

新企业为了克服“新”与“小”的市场进入缺陷,在战略选择时更偏向于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的创业导向型战略(胡望斌等,2009),这导致其在市场行为的选择上往往更青睐于开辟新的竞争领域,积极主动的发现并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谋求先入者的优势。因此,积极型市场导向是新企业创业导向的必然结果。根据上述理论,我们提出:

H5:积极型市场导向在创业导向与新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假设,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三、实证分析

1.研究样本与数据采集

本次调研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本次调研涉及到的企业主要包括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河北省等十几个省市的新企业,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546份,问卷回收率为68.25%。回收问卷中,企业基本信息未填写的有56份,问卷题目有遗漏的为78份,问卷选项基本类似的有131份,剔除这些无效样本,有效问卷共281份,问卷有效率为51.46%。

2.变量定义与测量

(1)自变量:创业导向(EO)。Covin,Slevin在1989年提出了测量创业导向三维度的9问题量表(见表1),并使用Likert 7打分法进行测度,得分越高,说明企业创业导向的水平越高。该量表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已得到部分中国学者的验证(胡望斌等,2009),本研究将采用此量表。

(2)因变量:新企业创新绩效。新产品的创新绩效主要来自新产品的研发活动,所以新产品创新绩效的测量包括四个具体条目:①NPDP1:新产品/服务活动达到了企业预期的市场份额目标;②NPDP2:新产品/服务活动实现了企业预期的销售和顾客价值目标;③NPDP3:新产品/服务活动达到了企业预期的销售增长目标;④NPDP4:新产品/服务活动达到了企业预期的利润目标。使用Likert 7打分法对NPD绩效进行测度,得分越高,表明新企业NPD绩效越好。

(3)中介变量:积极型市场导向。Narver,Slater(2004)提出了由8个条目构成的积极型市场导向的测度量表(如表2),使用Likert 7打分法。

(4)控制变量:企业年限和企业规模。本文选取了企业年限和企业规模为研究中的控制变量。国外的一些研究将生存年限低于8年的企业归为新企业,本文将成立在8年内的企业视为新企业。将企业的员工数视为企业规模的评价标准,20人以下的企业赋予分值1;20—50人分值为2;50—100人分值为3;100—200人分值为4;200人以上分值为5。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1.因子分析与信度效度检验

(1)探索性因子分析。为了构建合理的模型,本文首先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经正交方差最大旋转后,经过三步迭代剔除了因子载荷低于0.4的条目PMO4、PMO5、PMO6和EO9,剩余载荷在0.4以上的条目共形成5个主因子,积累解释总变异的63.55%;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0.906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卡方值2032.257,df136,sig.000,这说明样本非常适合因子分析;萃取变量是指某一潜变量对所属的测量指标所能解释的变异百分比,其评价标准一般应大于0.5。由表3显示数据看出,这些指标均达到理想的标准。

(2)信度与效度检验。我们采用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的大小测度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表4显示,各变量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均大于40%,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而表4中所测各变量的α系数最低为0.721,显示出非常好的信度,因此本研究的测量量表是适用的。

2.模型与假设检验

(1)对各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2)对创业导向与积极型市场导向做回归分析(数据见表6)。回归结果显示,创新性维度(β=0.505,P<0.01)和先动性维度(β=0.203,P<0.01)显著影响新企业的积极型市场导向,而风险承担性对于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作用不显著。而创业导向对于积极型市场导向的解释程度达到了52.1%,说明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对于积极型市场导向的先导作用非常明显。

(3)进行层级式多元回归分析,共包括四个模型(数据见表7)。模型1是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2是控制变量、创业导向与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业导向中创新性维度和先动性维度分别对创新绩效有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β=0.333,P<0.01)/(β=0.246,P<0.01),从而H1和H3得到支持,假设成立;风险承担性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H2不成立。模型3是控制变量和积极型市场导向与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型市场导向表现出对创新绩效极强的积极影响(β=0.515,P<0.01),H4得到支持。模型4是控制变量、创业导向、积极型市场导向与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当加入了积极型市场导向后,创新性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显著性降低(β=0.212,P<0.05),从而验证了积极型市场导在对创新性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性维度仍表现出不显著的影响;而先动性维度的回归系数从(β=0.246,P<0.01)降低为(β=0.194,P<0.05),显著性降低,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所以H5得到部分支持。

综上,积极型市场导向在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模型

注:图中实线代表正影响,虚线代表影响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假设检验H1、H2、H4得到了支持,H5部分支持,而H3并未得到支持。

(1)新企业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前人关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原因在于没有发掘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对企业绩效各自不同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不尽相同。

在不考虑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时,创新性维度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β=0.333,P<0.01);但其显著性随着中介变量的加入而逐渐降低(β=0.212,P<0.05),这表明新企业的创新性导向部分通过市场导向转化为创新绩效。创新性导向既包括有形的新产品/服务研发等创新行为,又包括无形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等要素。前者通过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影响绩效;而后者并非反喘在市场行为上,而是通过对企业创新氛围的营造间接影响绩效。

风险承担性维度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学者Frishammar,Hrte(2007)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他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新企业绩效的取得主要是依靠必要资源整合和运作资源的能力,而非其风险承担性,因而,对于资源与能力缺失的新企业,过分的创新和先动行为反而会给新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危及企业绩效。同时,Peng和Tan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强势地位,导致许多新企业在创建初期和早期成长阶段更注重构建同政府的良好关系,以获得识别市场的先动契机和稀缺性竞争资源,这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风险承担性无关。

在先动性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积极型市场导向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原因在于先动性的本质在于先于其他竞争者发现并实现新的商机,而市场并非是其实现新机会的唯一途径。在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关系也是创业者利用商机的重要渠道(Peng,2003;Tan,2005)。因此,先动性维度不只是通过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还可能通过其他中介途径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2)新企业创业导向战略是积极型市场导向行为的先导。创业导向作为企业开发和利用潜在市场机会的战略态度,必然会对企业的市场行为产生影响。一个创业导向型企业倾向于在其他竞争对手行动之前向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愿意承担这种行为带来的风险。以这样一种心智模式和行为准则来推行市场策略的企业,必将倾向于积极型市场导向行为。战略管理理论也表明,与单一导向相比,企业采取多种导向的结合,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更大的影响。前期研究同样发现,创业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有机结合对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ima and Ko,2001;Frishammar,Hrte,2007)。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了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积极型市场导向具有先导作用的观点,是对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关系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3)积极型市场导向在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创业导向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一种有效战略,它必须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才会对绩效产生影响,而早期的研究对于创业导向通过何种行为影响企业绩效这一过程的探讨尚不完善。强创业导向的新企业可能会识别出很多市场机会,但如果不能通过相应的市场行为去实施,便无法利用其中最佳的潜在机会(Baker,Sinkula,2009)。本文验证了积极型市场导向在创业导向各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扮演的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基于市场行为角度的创业导向影响新企业创新绩效实现的中间过程。

综上,研究的理论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探讨了新企业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二是运用“战略—市场行为—绩效”的理论范式将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市场导向进行有效组合,验证了新企业创业导向战略作为积极型市场导向行为的先导作用;三是证实了积极型市场导向在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2.研究的政策启示

战略管理理论指出,一个有效的战略必须以充分评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为前提,环境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外部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新企业的影响作用尤甚(Miller,1983;Covin,Slevin,1989)。本研究指出,创业导向、积极型市场导向是对新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的战略构念和市场行为,在二者有效地设计、实施和结合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其中,特别离不开作为形塑与规范社会经济活动框架的制度环境的影响作用,外部的制度因素决定了创业活动的兴衰与发展方向。我国创业活动的实践者必须注意到,与西方经济中成熟、稳定、透明的制度环境不同,我国转型经济制度环境则存在明显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Peng,2003),制度“空缺”与“冗余”并存,政府“越位”与“缺位”同在,常常使新企业无法按真实的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战略,限制甚至危及了创业活动的开展(Tan,2005;Peng,2003;李雪灵等,2010)。因此,有效地改善当前制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的举措,正确地引领社会舆论,积极鼓励并支持新企业按真实意愿发掘与开发潜在市场需求或以创新型的手段创造性的满足现有需求,显然是我国政府部门无可推卸的责任。学者Mitchell et al.(2000,2002,2009,2010)在其一系列关于制度与创业关系研究的文章中将制度环境分为规制体系、融资体系、教育体系和信任体系四个要素,这里我们也将从这四个要素出发,给我国政策制定者提出如下建议:

(1)法制体系:政府应在监督市场经济运行的同时更多的为企业,特别是新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与服务。通过立法与执法切实保护私营新企业的产权,在融资、税收、市场监管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制度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和扶持新企业积极开展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开辟创新型“蓝海”市场的导向性行为;亦可以相关行业的标准与规范作为考察依据,推出鼓励新企业市场创新的优惠性政策法规,为符合条件的新企业进行市场创新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2)融资体系: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规范,与蓬勃发展的创业活动不相协调,融资渠道单一、歧视性贷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规模和效率,许多新企业面对潜在和现有市场需求设计开发的新产品、新服务及制定的创新性市场策略因资金的匮乏而“流产”,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引导并监督资本市场建设,完善融资体系的构建,为新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3)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成体系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技能培养相当缺乏,很多创业者并不懂得如何管理一家新企业,缺乏理性决策。教育部门应加大创业教育推广的力度,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开设创业管理课程,注重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的传授,提倡理性创业,使新企业战略设计和行为执行系统化、科学化。在提高创业者自身素质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引导完善中小企业中介与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4)信任体系:信任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规则,主要指行为双方认为可预见彼此之间采取合理、互利行动的信念,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正式规则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在我国,信任很大程度上起着契约的作用,成为私有产权保护的重要屏障,也往往成为企业市场行为正常运作的关键。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导信任体系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为新企业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导向的有效执行。

标签:;  ;  ;  ;  ;  ;  ;  ;  ;  ;  ;  

创业导向与新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积极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_市场导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