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_国际大都市论文

中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_国际大都市论文

我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都市论文,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体系趋向合理和完善,城市建设的水平显著提高。截至1997年底,全国建制市已由1949年的79个增至668个,其中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已有11个。但是,迄今为止,除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我国尚无一座城市堪称国际大都市(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大都市”的提法不一,除称作国际大都市之外,尚有国际化城市、国际性城市、国际城市、国际性中心城市、全球性城市等多种称谓;英文统称为“International City”。)。鉴于国际大都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国际化的巨大带动作用,近年来,全国几十个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把建成国际大都市作为自己跨世纪规划的战略目标。究竟什么是国际大都市,其标准是什么,应如何衡量它?对我国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应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亟待深入探讨。

一、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及其衡量指标

通常,人们都把国际大都市理解为具有以下两个密不可分的特征的城市:其一规模大,是本国或本地区规模最大或较大的特大城市和重要城市;其二国际性强,即在本国对外开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全世界或跨国区域中起着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作用。这两个特征中,后者被认为是国际大都市的本质特征。按照上述两个特征来考察国际大都市,国内外学术界均无异义。问题在于,仅据此来界定国际大都市不仅欠严密,而且显然失之笼统和模糊。近年来,我国先后有数十个特大和大中城市争相提出要建成国际大都市,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它的客观标准缺乏全面、统一的认识和理解。而从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即使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大国,也不可能和没有必要建成太多的国际大都市。

毋庸置疑,建设国际大都市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十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又是一个相当长的动态过程。为了把我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建立在具有客观可能性与切实可行性的基础上,以避免和减少这种重大决策的失误所带来的严重损失与浪费,必须在总结和借鉴世界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和提出对其进行科学界定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指标体系。

(一)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虽然目前在国际、国内对国际大都市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却有十多个城市被世界较一致地认为是国际大都市,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莫斯科、法兰克福、汉堡、鹿特丹、苏黎世、布鲁塞尔、汉城、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被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共性,应当成为确定我国规划和建设国际大都市标准的基本依据。

国际大都市可以区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前者是在贸易、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旅游、科技、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和政治等多种国际活动领域中,都在世界上或某一跨国区域中起着一定中心、核心作用的大都会。后者则是主要在某一经济领域,或者科技、教育、文化、政治活动等领域中起着国际中心作用,以某种功能为主要特色的大都会,如较为单一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或金融保险)中心、国际交通(海运或航空)中心、国际性旅游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城市等。由于各种经济活动与科技、教育、政治活动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或制约的关系和作用,兼之国际大都市本身处于长期的动态演进过程,专业性的国际大都市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向着综合性国际大都市发展;而不同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由于功能特点和不同功能作用的强度、影响范围大小的差异,则常常是各具特色。当今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大致都属综合性国际大都市,但它们均不乏自己的特色。

归纳美、英等西方国家和我国学者较为一致的观点,从定性的角度看,综合性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是国内特大城市或重要大城市,驻有的外籍居民在其常住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这是从人口规模及其构成上衡量国际大都市的“大”和“国际”化的标准。

2.既是本国或本国较大区域的,同时又是国际性的或某一跨国区域的综合经济中心,或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能够对本国和世界经济或某一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或引导作用。该标准规定了国际大都市必须具有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辐射与吸引功能,首先应是本国最高层次的经济中心城市或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城市。

3.集聚着众多的跨国公司和财团总部或分部,拥有雄厚的资本、大批高级人才和信息咨询机构,其决策的影响力大、辐射面远远超出城市本身的地域范围、国内经济腹地和本国领土,可波及到一定的国际性区域甚至整个世界。该标准从多个主要侧面具体反映国际大都市经济功能作用的强度和范围。

4.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具有高效的综合服务功能并形成了完善的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

5.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生活环境,特别是实现了交通、通信和信息网络国际化,能够确保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人员往来在国内和国际上流动的畅通。第4、5条标准,是衡量城市是否具备国际大都市的经济体制与机制、国际化服务的产业功能、城市基本功能区和基础设施及环境条件的标准。

6.拥有广泛而经常性地开展国际性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交流活动,或举办各种国际会议的先进设施与能力,以及富有特色的丰富旅游资源与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能够接纳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接待大批国际游客。该标准既是衡量专业性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综合性国际大都市是否具有某种专业性特色或特殊功能作用的标准。

(二)国际大都市的衡量指标

按照上述定性标准,从定量分析角度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建成了国际大都市,或者对国际大都市的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可以选择以下统计指标构成指标体系:

1.反映城市人口规模及其构成的指标:(1)城市常住人口总数; (2)城市常住人口中,外籍居民所占比重。 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常住人口规模一般都在400~1500万;纽约、巴黎、 莫斯科等城市中的外籍居民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都达20%以上。

2.反映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综合实力是国际大都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国际大都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尤其后者在国内、国际上的城市比较中均应达到较高水平。当今,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致在3000~5000美元以上。同时,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亦应较大,如伦敦、东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本国的17%和18.6%。

3.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国际化经济功能与服务功能水平的指标:(1 )科技因素贡献率(即科技因素在城市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诸因素中所占的比重);(2)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比例;(3)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4 )社会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社会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 (6)金融保险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金融保险机构数和外(侨)资金融保险机构数;(8 )金融保险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9)外汇市场日(或年)交易额;(10 )证券市场日(或年)交易额;(11)本市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12)外贸转口额;(13)在本市投资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大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数;(14)外国使领馆数;(15)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数; (16 )年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次数;(17)年接待国(境)外游客人数; (18)年旅游外汇收入额;(19)在校外国留学生人数占高等院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该类指标是从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城市在某些方面所达到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上,城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其科技因素的贡献率以及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所占的比重,等等。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科技因素的贡献率已达到60%~80%;第三产业占全部产业GDP的比重大致都在70%~80%以上;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都在60%以上;金融保险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在25%~40%以上;金融保险业和社会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都在10%以上和20%以上。纽约、东京、新加坡社会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在90年代初已超过30%。

4.反映城市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和交通、邮电、信息业国际化水平的指标:(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空气质量级别等环境质量指标;(2)中心商务区(CBD)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或城区)土地面积的比重;(3)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持有率;(4)国际电话直拨通达的国家和地区数以及城市数;(5)直接通邮的国家和地区数及城市数;(6)国际邮电业务量占邮电业务总量的比重;(7 )国内和国际互联网入网数;(8)国内和国际民用航空线条数;(9)国际航空港年旅客、货物吞吐量;(10)国际海港开通国际航线条数及直接通达的国家和地区数以及港口数;(11)国际海港年货物吞吐量;(12)人均拥有公共汽(电)车辆数;(13)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和年(或日)客运量;(14)地铁客运量占客运总量的比重;(15)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大型音乐厅、画廊、展览馆、体育馆数。

该类指标数值的大小既反映着城市某些方面的国际化水平,更反映着决定和制约城市整个经济与社会国际化水平的基础设施、基础结构和环境的状况。世界上现有的国际大都市,其该类指标特别是交通、邮电、信息业方面的指标都达到很高水平。例如纽约、伦敦每个市民每年可接受到的有用信息, 据国外专家推算目前已达到一亿件之多。 香港在1995年末,平均每百人拥有的电话线路和电话机已分别达到52条和67部,直拨国际长途电话通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40个城市, 目前已基本实现FTTB(光缆到大楼)目标。纽约拥有3个国际机场, 每天的国内外旅客吞吐量多达6万人以上。

二、建设我国国际大都市的指导思想和策略

(一)建设我国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指导思想

建设我国的国际大都市,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跨世纪长远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国家对此确立如下基本指导思想:把建设国际大都市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一项紧迫而又带有长远性的重要任务与重大措施,坚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需要和可能有机地统一起来,立足于现有特大城市的客观基础、条件特点、发展优势和潜力,由国家统一部署和审批,择优确定少数几个特大城市把建成国际大都市作为跨世纪规划的战略目标,并正式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及中长期计划之中,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倾斜与重点扶持下,主要通过其自身的努力,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起点的、彼此既有分工而又密切合作、各具特色与优势的国际大都市。

建成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职能、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其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如香港建成国际大都市前后就经历了3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上其它的国际大都市也都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建成。显而易见,要顺利地建成国际大都市,尤其在我国,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高度出发,进行科学、周密、系统的部署与规划;在规划付诸实施后,还必须在长时期的建设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而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今后中长期发展中仍存在不少严重的制约因素和尖锐的矛盾,尤其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同时,我国现有城市,仅就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相对最高的特大城市而言,其现代化、国际化亦处在“发展中”水平,与世界公认的现有国际大都市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相互攀比,先后已有几十个城市把建成国际大都市作为自己跨世纪规划的战略目标。若听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又没有国家在统筹安排前提下的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仅靠这些城市自身的努力,势必会大大延缓我国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并导致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而由于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制约,中央政府面对几十个要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一种是一律给以认可和支持,这无疑意味着把可用来扶持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有限经济资源“撒胡椒面”式地在几十个城市中分配,其结果对每个城市来说犹如“杯水车薪”,作此种选择,实质上是选择了一种扩大的、盲目的“重复建设”,显然是不足取的。另一种是理性的选择,即按照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尽快作出“全国一盘棋”的统筹部署和规划,审慎地选定处在我国对外开放前沿,地理区位特别优越,在发展我国国内和国际联系与合作中战略地位尤为重要,自身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较高,最有可能通过其自身努力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与重点扶持,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大国,目前被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也只有纽约和芝加哥两个城市。

(二)建设我国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策略

1.必须尽快把将哪几个城市建设成我国国际大都市及其建设的部署与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城镇(市)体系规划之中,并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未被纳入国家建设国际大都市战略规划的城市,不得把建成国际大都市作为该城市战略规划的目标(这并不意味着限制这些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和提高国际化水平)。这是因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并非只是事关城市本身性质、长远发展方向的跨世纪战略举措,更是深刻影响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分三步走”宏伟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部署、宏观经济布局和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城市之间相互攀比、盲目争建国际大都市的现象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

2.国家要对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和重点扶持。如前所述,我国要尽快建成自己的国际大都市,只能择优选定少数几个基础好、预期发展前景好的城市集中力量进行建设。而要以较短的时间把它们建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绝然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倾斜和具体扶持。这也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优越性与有利条件。

3.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定位要坚持高起点、综合性,并注重彼此间职能的合理分工,突出各自的特色。国际大都市位居我国金字塔型城镇等级规模体系的“塔尖”,应真正建成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的最强大的辐射源与集聚中心。一方面必须着眼于21世纪世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趋向,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从高起点上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旧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卫星城开辟、城市空间总体布局框架等进行精心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要坚持城市职能的多功能、综合性定位,因为非如此城市就难以形成具有比较健全而强大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能力的健壮“肌体”。此外,还必须从一开始就在城市职能综合性定位的基础上,明确确立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特色的定位。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之间职能合理分工与优势互补的需要,也是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若干城市各自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以及发展优势的客观差异所决定的。

4.必须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放在国际大都市多种中心功能建设的突出重要地位。国际金融中心几乎是世界上现有国际大都市多种功能中最主要的经济功能。尤其是资金在现代经济和国际、国内经济联系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日趋强化,新的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就更应把金融中心功能的建设放在优先和突出的重要地位。

5.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一流水平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实现交通、电信和信息网络的国际化,为城市在国内、国际不断扩大的联系中,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及人员往来的顺畅流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这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必须具有超前意识,要力求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设备、手段和传输方式。交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要重点加强国际航空网络建设及其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加快城市地铁建设;上海和广州尚应重点加强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实施新的城市管理手段,加强城市发展的区域宏观调控。

6.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立足城市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完善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动力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实力是国际大都市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是主导产业的先进性及其实力的壮大,以及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先导产业超前、成功的开发。所以,在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又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适时、合理调整。

标签:;  ;  ;  ;  ;  ;  ;  ;  

中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_国际大都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