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机床工业的改革与振兴_五轴联动机床论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机床工业的改革与振兴_五轴联动机床论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机床工业的改革与振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基地论文,机床论文,东北老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机床工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概况

装备制造业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尖端建设的基础,而机床工业作为母机工业则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数控机床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主流装备;一个国家的机床工业所能提供的数控机床的水平高低和应用领域的大小及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因素,具有战略产业地位。

我国机床工业从建国以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经历经济恢复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及十个五年计划阶段,建立了分布在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较合理的工业布局和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床工业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利用国家宏观经济的有利环境,并得到正确政策与得力措施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经过全行业上下奋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我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目前我国机床品种超过4000种,数控机床的可供品种已经达到1500种左右,每年开发新产品近300种。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998年为7087台;2002年为24803台,增长了2.5倍;2003年为36813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7%;预计2004年为50000台左右。国产数控金切机床在国内数控机床市场的占有率,按产量计达到57%左右,按销售额计约为30%。根据机床工具行业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金属切削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从1996年的23.11%增加到2003年的33%,数控金切机床产值比上年增长56.4%。

我国生产的经济型数控机床不但在品种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而且产品的成熟度也较高,基本占据了国内市场;普及型数控机床是我们与国外厂家竞争的焦点,国产的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对于全功能高档数控机床,近几年我国在一些品种上,如国外一直对我禁运和限制的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五轴联动数控车削中心、虚拟轴机床等,是造船、电力、航空等行业亟需的关键设备,不但自主开发研制成功超过20种,而且作为成熟商品走向市场。此外,为一批国家重点项目自主开发了一些重要设备,如用于三峡水电机组加工的16米数控车铣床和用于神州载人飞船燃烧室零件加工的特殊铣床,新型特殊材料导弹头的内外圆磨床、飞机大梁加工用的双龙门四主轴高速数控铣床,还有具备国际最新技术的并联机床(虚拟轴机床)等都具有自主产权,使用效果良好。

从整体上衡量,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二、东北地区机床工具工业的地位与贡献

我国机床工业的工业布局大体上是建国初期初步形成的,由于当时东北地区遗留的机械制造基础较其他地区略强,因之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东北地区的机床(广义的机床工业包括工具工业)工业得到一些政策倾斜,着重改造充实了沈阳三个机床厂、大连机床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以及哈一工(工具厂)。又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继续向北布局,建成了齐齐哈尔第一、第二两个重型机床厂。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东北地区机床工具工业的实力与产品水平在当时居于前列地位,这一局面的整体优势一直保持至今。

在加强三线建设时期,东北地区的机床工具企业派出优秀职工队伍及分迁设备,分别担负起创建甘肃天水星火机床厂、青海重型机床厂、青海第一机床厂、宁夏长城机床厂、大河机床厂、成都量具刃具厂、陕西凤翔关中工具厂、天水机床电器厂等一批重要机床、工具企业,为全机床工业合理布局和充实、加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机床集团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了有效的技术改造,大连机床集团采取了以通过增产普通机床积累资金支撑数控机床产品发展的策略;东北地区各机床工具厂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引进技术、引进境外人才、引进资金。大连机床集团在全国机床工业中率先贯彻中央“走出去”方针,收购国际知名的美国英格索尔集团旗下的两个分公司,通过资本运营,获取国外技术与管理经验,实现带动国内母厂产品发展的多层效益。

在全国机床工具行业中,东北地区的行业企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仅6家主要企业(大连、沈阳、齐一、齐二、哈量、哈一工)2003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就占到全行业总销售收入的15.1%,其中沈阳、大连两大集团2003年的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占到全国数控金切机床总量的12%,根据2004年1—2月份的统计,东北上述6家企业占全国机床工具相关行业工业总产值的28.1%。

在全国机床产业中,大连、沈阳两大机床集团的产品销售收入遥遥领先,稳居冠军、亚军地位,大连机床集团还连续获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数控机床产值”、“出口创汇”及“精心创品牌”等四项“十佳企业”称号(四项齐备、全国惟一);在承担重大高技术加工装备方面,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大型数控镗铣床占有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大型机械压力机也位居全国第二。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为电站行业提供的车镗床专机、最近开发的为造船工业提供的数控多轴联动重型车床、核燃料的处理装备都是国内自主品牌佳作。大连机床集团的高档加工中心、虚拟轴机床都是数控机床中的精品。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不仅为成量、桂量输送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自主开发的齿轮检查仪、表面光洁度仪也属于世界先进水平,与哈工大合作开发的虚拟轴机床属于当代最新原理加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汽轮机叶片的加工生产,哈量一直是这个行业技术实力较强的排头兵企业。哈尔滨第一工具厂是全国特殊高技术刀具(拉刀、汽轮机叶轮叶根槽刀具、弧齿锥齿轮刀具)的主要供货企业,在行业中技术领先。

总之,东北地区机床工具企业群体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的生产能力、装备规模和实力及技术的积累十分可贵。中央对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是十分正确、及时的,对东北机床工具工业来说更是切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振兴政策和措施,能够收到巩固国本、壮大国力的实效。

三、东北地区国有机床工业的改革与振兴出路

东北地区的机床(工具)工业国有成份比重很大,民营企业按产值计,不会超过10%(全国民营机床企业为34%,浙江接近100%)。国有企业受原有计划经济烙印深,产权模糊,经营理念、方法落后,影响职工积极性的调动;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主辅剥离尚未根本解决,冗员过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佳;技术改造欠账太多,设备老化陈旧,设备数控化率很低,人才流失也较严重。从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大局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缺良好的体制机制,二缺必要的资金投入,三缺开拓市场能力的后劲。

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是当前国有机床企业的“生死攸关”问题,必须闯过这一关才有生路。当务之急是国企必须主动改革,充分利用自己装备投入量大、技术积累雄厚的优势,主动采取措施,加快产权体制改革,建立混合经济股份合作制,广泛吸收民营资本,进行并购重组。实践说明,凡是在体制、机制上改革跨出的步伐越早、越大的,企业社会贡献越明显。通过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实现产业的提升,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充实资金问题。由于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国有企业无力自我改造,设备老化;产品开发经费短缺,在目前的状况下改制要花钱,人员分流要花钱,技术改造要花钱,正常生产运营要花钱,企业难于招架。因此建议政府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特殊措施,帮助国有企业度过难关;企业本身要千方百计多渠道融资(特别是吸收民资),成为走活棋局的重要一着。

增强市场竞争力,要从多方面入手。第一,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主要体现在全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用率与人均利润,我国机床企业在这些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甚大,是市场竞争中劣势所在,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落后。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我国机床工业的广大企业亟待采取的措施。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优化管理。东北地区主要的机床工业骨干企业在这方面起步较早,有一定投入,值得进一步完善。第二,改进研发机制与手段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另一重要环节。东北地区机床工业在产品开发条件方面可利用的基础较好,企业本身有一定的积累;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高校科研力量较强,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的有效方式。建立起产、学、研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以保证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将研发费从目前占销售额的1%—3%提高到3%—5%。要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试验检测手段和企业自身装备水平(日本大隈、山崎等机床公司的装备数控化率均在80%以上,而我国机床制造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多数不到4%,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不到2%)。第三,机床市场竞争的主要制胜因素是技术创新,机床产品对于用户而言,关心的是其使用价值,因此要成功地开发新产品,特别是专用产品,有效的办法是与用户结盟,并深入掌握使用工艺(机床产品本身的制造工艺可以说经过多年实践已基本掌握),以使所开发的新产品能为用户带来满意效益。机床设计中的一些基础技术、新技术是新产品能够胜人一筹的保证。研发工作应当有所超前、有所加强、有所储备,才能使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第四,要想在产品研发中取得和实现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说,关键是技术和技艺人才。加强培育这方面的人才,是当前和今后应当大力抓紧的环节。

利用国际资源,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我国机床工业与海外生产技术合作、引进技术及人才、融资合资等工作正在陆续开展,见诸成效的超过百项,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升了产品性能和水平。

我国机床工业相对于保障内需所做出的努力而言,出口工作显然十分乏力,在面对国际市场、加强产品出口方面应大有可为,而且可以根据自身实力等实际情况,采取加更有效的措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中央一再强调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对于当前我国机床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大连机床集团在全国机床工业中率先起步,在常规扩大出口方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对象,在海外建立能控制主要股权的具备“本地化”特色的立足点,打入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将其技术积累、销售网络、经营模式为我所用,吸收先进的企业经营方式、方法,提高产品适应世界市场的性能,从而有效地带动出口。这是我国入世后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值得积极慎重采取的一种措施。

我们相信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床工业定会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大踏步前进。

标签:;  ;  ;  ;  ;  ;  

东北老工业基地机床工业的改革与振兴_五轴联动机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