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永康市五金产业为例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永康市五金产业为例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以永康小五金产业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永康论文,为例论文,集群论文,小五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生产供应体系的逐步形成,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双重问题,一方面资产限制和资源约束制约了其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本地市场又逐步被实力强劲的跨国企业蚕食。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企业规模上存在明显劣势,而产业集群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其主要弱点——孤立和分散(宁钟,2002)。从国内外企业实践来看,中小企业需要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才能有效地克服与其规模相关的劣势。中小企业集群成长能够克服自身规模劣势,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由此可以有效地抵制大企业的竞争威胁。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日益吸引了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与探讨。

一、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不仅蕴含着许多已有理论的实证材料,而且还包含了理论研究的丰富素材,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的有利条件。下面我们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简要评述,探讨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问题的出现源于中小企业集群现象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存在。企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M.E.Porter,1998)。最先注意到中小企业群这一经济现象的学者是马歇尔(A.Marshall)。马歇尔在对英国的工业组织分析时,发现许多同类型企业在地理上集中的现象。对这种“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的集聚现象,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内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企业在产业区中获得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专业化分工机会增加,以及专业化知识、信息的扩散。除此之外,企业发展动力还来自于社会、文化、政治因素,包括诚信、商业习惯、社会关系等等。因此,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因素是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基础性因素。

为区别马歇尔的产业区概念,意大利社会学家巴卡提尼(Bacattini)第一次提出“新产业区”这一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在地域上有相同社会背景的人和企业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1984年,另外两位意大利学者皮艾尔(Piore)和塞伯(Sabel)指出了新产业区是一个由中小企业集聚且有密切联系的网络,这种新产业区的主要特点是:区域内专门化生产突出,具有“柔性化和专业化”的特点;经济活动密切地与当地社会、文化、政治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具有嵌入性的特点;机构密集,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各类机构密集地分布在区域内,支撑着产业化生产的发展。

根据德国区域经济学家韦伯(A.Weber)提出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企业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会将其场所放在生产和流通上最节省的地点。韦伯以此解释集群成长的原因,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节省的好处。后来,胡佛(E.M.Hoover)在韦伯的基础上将外部规模经济的范围扩展到了其他生产支撑部门,认为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等也给企业带来了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集群化成长就是企业如何建立、维护、开发和利用网络关系及其资源的问题,集群的资源状况以及企业从集群中可获的资源能力状况成为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企业的资源获取与创造能力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小集群化成长的基本特征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同时依赖于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的其他企业以及配套企业的资源能力,同时,政府的支持和组织(如筹建销售专业市场和展览会等)、合作制度的营销、供应、融资以及设计中心等中介组织的建设也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条件(李新春,2002)。因此,企业集群化成长实质上是一种特定地域网络内组织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企业成长模式。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文献梳理,我们认为,目前对于企业集群成长的研究缺少对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因此,有关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成长路径问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譬如,为什么中小企业更容易引发产业集群行为?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影响因素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又具有怎样的作用机制?等等。在对企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集群能否快速成长,与其所在环境能否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密切相关。如果一个集群能够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则可为本地的集群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企业能够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看主要是内生形成与外生形成,为此我们把企业集群成长所需要的影响因素概述如下(表1)。

表1 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影响因素体系

类型

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经营 商业计划、商业模式、管理班子、创新能力等

企业协作 合作营销、合作生产、技术互助、信息共享、协

作培训等

产业门槛 产业特性、规模经济、许可、专利、税收待遇、

产业税收差别等

中介服务 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企业咨询服务、人

才服务机构、新闻传媒、各类代办代理服务机

构等

商业服务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信息网络、物流渠道等

生活服务 零售、餐饮、旅馆、医院、文化艺术、体育、旅

游、休闲、家政服务、环卫、修配等

产业配套 相关产业集聚、靠近市场、地方文化、工业园

区、专业市场等

政府服务 社会保障体系、行政效率、服务意识、勤政廉

政、地方品牌宣传等

产业政策 产业布局引导、国家对产业研发投入、产业发

展扶持等

融资服务 银行、投资企业、保险企业、租赁企业、担保企

业、证券企业、产权交易机构等各类专业服务

部门等

法律保护 企业制度、私产保护、分配政策、法制建设等

二、调查与样本说明

有关永康小五金产业集群的访谈和调研从2003年3月开始,至11月结束。整个调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典型企业访谈阶段。从2003年3月下旬开始,选取了龙宝、上英、奇强、永行、雷士、金鸿、盛美等典型企业,进行有关永康小五金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访谈,初步了解永康小五金产业的发展历程、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问卷设计与预调查阶段。根据前期访谈的基本情况,设计出反映产业集群特点、企业集群成长的因素的“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因素的调查问卷”,在永康发放4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对回收的35份问卷进行初步统计处理,修改完善了问卷设计。三是问卷调查阶段。自2003年6月初开始对永康小五金企业进行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并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访谈。对永康小五金产业的问卷调查共发放250份,回收193份,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和有效问卷率分别为77.2%和73.6%,符合社会调查技术方法的规范要求。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的基本情况(%)

企业创立时间

创立时员工数 2002年底员工数企业成长类型

1983-

1990-

1997-

<10 10-20

>20

<200 200-500 >500

快速集 一般集

衰退

198919962001

群成长 群成长

比例 45.443.311.316.322.061.735.514.949.629.169.5 1.4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1.永康小五金产业的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识别

对永康五金企业所做的141份问卷中的企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条款的样本充分性KMO测试系数为0.755,样本分布的球形Bartlett卡方检验值为7106.74,显著性为0.000,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运用SPSS10.0的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因子,采用极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共提取了11个新的因子(见表3和表4),这11个因子的总解释率为79.308%。

表3 永康小五金产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分析(一)

因子项目内容 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

名称 a系数0.9650.8930.9260.924

团队协作水平0.865

技术人员培训0.865

技改与创新投入 0.86

高新技术人才0.859

企业 市场机会识别能力0.852

经营 高质量产品 0.85

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 0.849

产品销售渠道拓宽0.834

领导科学决策0.828

市场应变能力0.815

地方品牌 0.858

行业政策 0.844

政府组织产品展销会

0.817

政府 政府筹建园区 0.739

服务 政府引导专业市场 0.697

地方人才政策 0.642

增加研发投入 0.612

区域集中发展 0.607

交通运输条件方便 0.867

商业 网络信息畅通 0.854

服务 物流体系健全 0.832

分销渠道关系良好 0.823

法律上保护私人财产权 0.888

法律 保护私产的社会氛围0.859

保护 保护合法收入 0.801

法律上明确私人财产权 0.799

表4 永康小五金产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分析(二)

因子项目内容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

名称 a系数 0.9210.8980.7930.775

中小企业专业金融机构 0.864

融资 公平融资环境 0.829

服务 不公平融资政策0.752

中小企业担保政策 0.703

产权交易机构 0.692

餐饮旅馆

0.822

生活 购物休闲

0.772

服务 卫生保健

0.658

人居环境

0.643

产业 产业布局引导0.861

政策 行业长期规划0.801

产业发展扶持0.710

发挥集聚优势0.807

企业 发挥行业集聚优势0.767

协作 发挥熟悉同行优势0.745

订单相互帮忙0.606

成员信息共享0.561

表5 永康小五金产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分析(三)

因子项目内容因素9因素10因素11

名称 a系数 0.7650.601 0.593

会计、律师、管理咨询 0.824

中介 文化传播媒体 0.716

服务 人才服务机构 0.677

其它代理代办事务所0.657

产业 相关产业集聚

0.768

配套 依托专业市场

0.624

工业园区建设

0.585

产业 其他企业难以进入 0.807

门槛 新企业不易抢点

0.682

根据以上各条款的荷重算出各新因子的值如F(商业服务)=[0.832×(条款借助MIS改造流程的得分)+0.854×(条款借助网络了解市场变化的得分)+0.876×(条款借助软件提高内部效率的得分)+0.764×(条款借助网络加强客户联系的得分)+0.823×(条款借助网络便利内部协作的得分)]/(0.832+0.854+0.876+0.764+0.823)=3.473,并根据因子内条款的经济管理涵义进行命名,得到了产业政策、企业经营、企业协作网络等13个新因子。

2.永康五金产业的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分析

为了比较各因素在企业运行中的影响程度,将新因子按照其均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从表6可以看出永康五金企业总体的企业能力状态与所处环境状态。如永康五金企业大多建立起了较稳定的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和引入新的管理资源形成了较强的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处于较好的产业政策和较紧密的地方配套网络之中,企业之间会开展一些业务互助活动,同时可能享受到了相关的政策优惠和政府服务。但总体而言,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较低,民间融资已经不足以满足企业快速集群成长的需要,机构融资和私人权益保护的法制环境一般。企业集群拥有较好的网络协作体系,会取得更快的集群成长速度。但是,企业集群化发展缺乏完善的生活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缺乏信心。

表6 各因子值按均值大小排序N=142

在集群成长 在利基 在企业

因子名称 均值

标准差 阶段上 企业上 性质上

的差异 的差异 的差异

产业政策 3.876 0.905

3.522

2.029

3.274

企业经营 3.813 0.860

6.027

3.831

6.891

企业协作 3.788 0.617

1.166

1.362

2.165

政府服务 3.521 0.628

1.384

1.242

4.935

产业配套 3.497 0.809

2.559

0.112

1.757

商业服务 3.473 0.806

5.383

8.433

3.414

中介服务 3.382 0.840

3.099

0.267

4.463

产业门槛 3.367 0.736

4.274

0.126

1.038

生活服务 3.250 0.764

1.521

0.357

0.246

融资服务 2.072 0.804

1.097

0.012

1.097

法律保护 2.961 0.847

0.162

2.513

3.686

对以上新生成的因子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产业政策、企业经营与企业协作网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政府服务、产业配套和商业服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中介服务和产业门槛、生活服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可以将上述各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按均值大小如表7排列。

表7 配对样本T检验后的各因子均值比较

排序 因子(factor)均值(Mean)

1 产业政策3.876

企业经营3.813

企业协作3.788

2 政府服务3.521

产业配套3.497

商业服务3.473

3 中介服务3.382

产业门槛3.367

生活服务3.250

4 融资服务3.072

5 法律保护2.961

P<0.10

3.从永康五金企业集群成长的视角看,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第一,永康五金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充足的集群化成长资源能力条件。目前永康五金企业都具有较好的集群成长潜力,都很注重对企业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的塑造,都积极参与地方企业协作网络并从中获得集群成长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谐,合作密切且较稳定,较好地构建了基于发达的企业协作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是其他地方企业所难以比拟的。同时,金华、永康等各级政府思想统一,都将永康五金产业当作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细则,从宏观视角构架永康五金长远发展的蓝图,这不仅营造了各界全力发展五金产业的良好产业范围,而且为广大企业勾画自己的发展战略提供了较强的政策保证。

第二,永康五金产业还缺乏诸如法律保护、企业经营和融资服务等某些关键性的集群化成长保证。永康五金产业的进入门槛不高,一方面是永康高度发达的企业协作网络减轻了初创企业面临的诸如市场、生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目前的五金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生产工艺也不太复杂。但是随着五金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快速提高,正在进入蜕变创新期的产业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能力要求,此时,企业只有不断地增加技改投入、引进新的产品项目和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开拓新的市场,才能顺利实现集群化成长的跨越。

第三,永康五金企业的集群化成长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企业协作网络基础上的。与国内外其他成功发展的企业集群一样,永康五金企业的集群成长与区域性企业协作网络密不可分,萌生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从事零部件或者低级产品的生产,通过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就可以专注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初始生长阶段的企业开始转向中高端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初步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特色;进入提升阶段后的企业一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生产分工协作网络,会根据自己的产品需求情况向下属企业发布生产计划,并可能通过资本、品牌等纽带建立起较紧密的企业集团。所以,永康五金企业的集群化成长是与伙伴企业形成互惠互利和共生机制的结果,是充分利用各环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结果。

第四,明确的主导产业政策为永康五金企业集群成长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激励。永康五金产业的发展之路十分坎坷,几经死亡边缘,目前的成绩是与地方政府坚定的发展决心、有效的产业调控和大力扶持分不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地方政府就将五金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在面对全社会打击永康假冒伪劣产品时建立了五金商贸城和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并扶持了几家企业,所以永康五金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品牌企业。将五金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并制定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对策,为广大企业的集群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营造了全社会大力支持五金产业发展、具有感召力的产业环境,从而吸引了国内大量优秀人才的加入,为企业的集群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能力。

第五,商业服务水平需要随着企业集群成长而不断提高。永康五金产业目前已经在国内形成遍布县级市的三级营销网络,对外的市场信息获取十分便利。随着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广泛使用,永康五金企业注重以此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降低了信息搜寻和处理成本。同时,在雷士、永行等大企业的示范和永康企业管理所、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永康企业纷纷进行商业服务建设,许多企业都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财务、物料等专业软件普遍运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内部运行成本。永康五金产业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转型,产品的创新要求越来越大,要求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实力,也就需要更新设备和引入新的技术人才,而与此匹配的重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水平。所以,商业服务水平可以说是永康五金企业集群成长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六,政府的产业促进行为较少地涉及对初始生长阶段和提升阶段企业的支持。永康五金产业集群成长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推进,如早在受假冒伪劣形象冲击严重的时期,当地政府就通过建立产品检测中心等有效方法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目前政府部门着手进行区域品牌的提升与国际化,为企业的集群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但是,与其他地方产业一样,永康五金产业中处于萌生阶段和初始生长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难以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特别在目前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有些企业面临着技术提升瓶颈,有的企业连做配套企业的资格都没有了,有的企业则因为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中而无法顺利集群成长。事实上,这些企业是永康五金企业集群成长的重要力量,因为随着大企业转向研发和品牌经营,其生产功能逐步弱化,如果没有足够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中小企业承接大企业的外包业务,永康五金产业的网络系统就有可能萎缩,大企业的集群成长也就缺乏必要的产业组织基础。

第七,上述三阶段永康五金企业的融资服务一般,民间融资已经不足以支持企业不断集群成长的需要。从数据分析结果看,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面临着一些机构融资困难,虽然金融体制改革已经逐渐改变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不平等,但是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借贷现象。这固然与中小企业自身的诸多不足有关,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金融机构。许多制度设计无法与现实情况结合。所以,永康企业在这种体制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着机构融资困难。虽然永康的民间资本并不缺乏,但是鉴于民间资本较高的利息以及事后关系处理的复杂性等问题,企业还是希望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八,永康五金企业对私人财产权益的法律保护现状满意度一般,较高的满意度与企业较快的集群化成长相联系。随着私人财产权益在法律上的明确,对其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加之金华当地经济比较发达,社会比较稳定,对个人创业一贯持有敬重心情,较少发生侵犯企业主合法权益的案例,但是目前对私人财产权益的保护相当程度上还限于个人自发状态,许多企业主对法律保护的法律不甚了解,有的还缺乏足够的维权意识。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对法律保护有较高满意度的企业实现了较快速度的集群成长,这说明企业重视法律保护问题,进而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

标签:;  ;  ;  ;  ;  ;  ;  ;  

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永康市五金产业为例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