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娜

目标管理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娜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医医院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目的:研究目标管理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2016年12月,从我院护理部的角度对护理工作进行控制,在可行的基础上对各科室护理工作下达具体的护理目标,各科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护理工作个人的不同状况对其进行个人目标设定,并定期开展考核检查,记录相关护理人员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护理目标,实现护理总部所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结果:通过6个月的护理工作目标管理激励方法的实施,相比于未开展管理方法之前,我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护理工作采用目标管理激励办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以及技术水平,并且能够从护理团队的角度提高协作程度以及团队凝聚力,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目标管理;激励方法;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是遵循现代护理工作中的基础,并通过一定的计划、协调、组织,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控制相关要素,最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护理服务要求以及患者的需求[1]。而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方式,是指由组织或团队以及工作人员对某一项工作达成一致并制定相同的目标,并全体对这个目标进行追求,最后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2]。而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对保证患者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是现代医学以及护理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采用目标管理理论激励护理工作开展的应用,采用试验的方式对护理工作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6月—2016年12月,从我院护理部的角度对护理工作进行控制,研究对象为我院中所有护理人员,并将2016年1月—12月的护理工作质量作为参照对象。

1.2 方法

1.2.1 提高全员各个部门对目标管理理念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强化护理团队的协调性以及稳定性,让所有护理人员都意识到并参与到工作中来。在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时,其首要条件就是要求所有护理人员都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激励的方式告知所有护理人员其护理质量是其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种方式对让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会对个人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必要性造成影响,使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

1.2.2 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护理质量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护理服务来说都有不同的影响程度,所以应当设置相应的管理体系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任务分配,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合理监督,才能够有效开展护理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除此之外,院方的临床护理部门应当将日常的护理活动作为质控目标加入到工作中来,必要时可以成立护理管理部门,其职能就是对护理工作的科研项目、岗位培训、护理考核、质量管理等工作进行管理,如果相关工作出现问题,也应当对其进行积极改善。质控小组或管理部门的成员应当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知识技能的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的基础上,每月应当定期开展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目标完成分析会议,从而对各个护理人员的完成质量作出评估。

1.2.3 制定相关的护理工作质控评估标准,提高护理质控工作的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护理工作评估标准,对检查内容中的各个环节操作内容进行管理,统一对各个评价标准进行评判,保证其评价结果具有公正性、客观性。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6个月的护理工作目标管理激励方法的实施,相比于未开展管理方法之前,我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考核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反映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目标管理是一种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管理人员对下属员工进行管理,并参与到团队目标制定的工作中,能够从各个角度对团队合作工作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发挥团队的合作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3]。目标管理方式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压制性管理转变为了自控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完成其目标而开展护理工作[4]。

对护理质量管理应用目标管理理论能够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并将管理层以及工作人员素质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护理质量[5]。

本次研究中通过6个月的护理工作目标管理激励方法的实施,护理工作人员的考核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反映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管理激励理论能够有效改善护理管理措施,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基本素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湘云.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42-1645.

[2]吴航洲,许乐,刘月芬等.目标管理在本科护生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1):59-60.

[3]李立梅,邓颖.目标管理在妇产专科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11-413.

[4]贺意辉,徐飞华.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6):68-69.

[5]梁兴梅.目标管理在二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33):3561-3562.

论文作者:刘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目标管理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