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娄玉萍,,姚美英,,杨瑞衡,,范明坤

[摘 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笔者所工作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对照组(61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和生活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存在显著优势,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对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显著疗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6.26

作者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聊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

通讯作者简介:娄玉萍(1974—),女,汉族,山东临清人,护理专业,本科,主管护师。

目前,血液透析(HD)被认为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它对替代因肾衰竭所丧失的部分功能,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2]。但是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生理的压力和痛苦[2]。舒适护理将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对患者分别从心理、生理方面进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的程度,它是一种整体性的、个性化的、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的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材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以笔者所工作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人,女性患者24人,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4;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9人,女性21人,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2.5岁。所有患者透析次数2~3次/周,透析时间3.0~4.5h/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还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性格特点,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案。

1.2.1 透析前舒适护理

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一般都存在一种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尤其是对血液透析知之甚少,更加加剧了这种心理。故护士盈对病人及家属加强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积极主动、热情耐心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各种检测仪器的作用及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疑虑,要耐心细致的解答,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2.2 透析中舒适护理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杜绝在同一位置反复穿刺,不能让患者产生烦躁、不信任情绪。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适当做小范围活动(穿刺侧)肢体。若穿刺部位出现渗血肿胀等现象,应及时处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了保证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保持轻松的心情,透析室环境要保持在温度22~24℃,湿度 50% ~60%,通风良好,可视情况为患者提供电视、音乐、戏曲、报纸等娱乐方式,以消除紧张烦躁心理,以减轻病人的身体不适。加强巡视,每30~ 60分钟为患者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病情危重者应每15~30min 测一次。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密切观察透析患者各种检测数据。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1.2.3 透析后舒适护理

透析结束后回血操作娴熟,拔针动作迅速轻柔,压迫部位、力度、时间要适当。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叮嘱病人适当休息后再缓慢起床,以防头晕等现象的发生。询问病人是否有不适症状,确认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无不适后方可让病人离开透析室,让病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叮嘱患者在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能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或呼吸道感染,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使用高钾高磷食物,多摄取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在身体许可情况下,可适当锻炼身体。

1.3 效果评定

1.3.1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等指标,其中血红蛋白每月检测1次,血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每3个月检测1次,所有指标均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

1.3.2 生活质量评分

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依照中文sF-36生活质量标准[4],分别从情感指数、健康指数、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4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标准中共16项内容,其中8项为5分制, 8项为10分制,得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分析

借助于统计学软件SPASS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都比治疗前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和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指标检测记过()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通常是指慢性肾脏疾病或可以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退而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等综合症,目前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5]。多数患者均需通过血液透析来维持,长时间的透析治疗导致体质虚弱,再加上对透析过程的不了解,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影响治疗,常规的护理措施就显得相对不足[6]。

舒适护理与血液透析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对血液透析的恐惧心理[7]。将舒适护理渗透到每次具体的护理行为中,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使其能够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乐意和医护人员交流,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由于慢性肾衰竭尚无根治手段,加上身体上的疼痛,治疗时间长等,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8],为此治疗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实行人文关怀至关重要。主要包括:①心理辅导。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客观、详细的告知患者中药保留灌肠的重要性、中药成分及使用方法,同时加强慢性肾衰竭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让患者在了解慢性肾衰竭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的同时安心,缓解因不确定产生的不安、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②治疗时人文关怀。通过示范、动作讲解等方式让患者掌握配合技巧,如卧位为左侧,需抬高臀部10至20厘米等。利用12号成人吸痰管(掺入肛门约30厘米)完成中药肠液灌注,时间为20至30分钟。治疗完成后短时间轻柔肛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同时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通过深呼吸减轻腹压症状[9]。③环境建设。人文关怀体现在细节上,护理人员要定期消毒病房,保持室内地面干净、空气清新、温度合适,治疗时动作轻柔,减少噪音,为患者打造和谐的修养场所。同时加强患者口腔、皮肤护理,避免各种感染。④饮食指导。严格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食盐摄入量,饮食低盐或无盐,以清淡、高纤维素、低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适当的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A、C,保证患者营养充分且合理[10]。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根据其恢复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康复计划,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饮食、运动等。并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指标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优势。观察组的血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要高于对照组,健康指数、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感情指数4项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舒适护理与血液透析相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明显效果,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和在临床上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海平.舒适护理模式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2:72-73

[2]蒋莉.血液透析中舒适护理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0:932-933

[3]金燕,沈卫利.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15:103.

[4]许梅.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8:1319-1320.

[5]胡玉纹.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3:338-339.

[ 6 ] F o l e y R N, P a r f r e y P S, S a r n a k M J.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J A m S o c N e p h r o l, 2013, 9 ( 1 2 S u p p l): S 1 6- 2 3.

[ 7 ] M a l y s z k o J. M e c h a n i s m o f e n d o t h e l i a l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C l i n C h i m A c t a, 2 0 1 0, 4 1 1( 1 9 / 2 0 ): 1 4 1 2- 1 4 2 0.

[ 8 ] I z u m i S, M u a n o T, M o r i A, e t a l. C o m m o n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s t i f f n e s s,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f u n c t i o n a n d l i p i d m e t a b o l i s m a f t e r m e n o p a u s e. L i f e S c i, 2 0 12, 7 8 ( 1 5 ): 1 6 9 6 - 1 7 0 1.

[9] Shams PN,Foster PJ.Clinical outcomes after lens extraction for visually significant cataract in eye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J].J Glaucoma.2012,21:545-550

[10]Su WW,Chen PY,Hsiao CH,et al. Primary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J].PLoS One.2011,6:e20056

(收稿日期:2016-01-18)

(本文编辑:高丛菊)

论文作者:娄玉萍,,姚美英,,杨瑞衡,,范明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娄玉萍,,姚美英,,杨瑞衡,,范明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