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开展分析李丽论文_李丽

新时期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开展分析李丽论文_李丽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能设备运行中出现的表计故障、接线盒故障、互感器故障等导致电能计量采集数据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升电能计量水平和数据采集质量、采取预防计量故障措施、落实运行维护、提升电能运维人员职业素质等提升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电能计量;表计故障;电能数据采集;用电信息采集

引言: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运营发展非常重要,提升电能计量运维工作的效率,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应对造成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保证电能计量运维工作的有效性,进而对电力企业的电能生产和输送以及统计实际用电量等方面提供帮助。

一、发生电能计量采集数据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表计故障

表计故障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也是常见的故障类型。对于表计故障的排查工作,可从引起故障发生的原因入手,其主要原因一般包括:电池电量过低电池内部发生故障;模块、液晶屏和表计软件等发生故障导致计量错误;数据存储操作因存储器或内部存储程序受损影响正常运行;内部软件程序出错或电子元器件老化等[1]。通过分析表计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故障进行排除,可以实现对电能表的有效维护。

(二)接线盒故障

由于接线盒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内部的金属片表面发生氧化,在与计量二次回路相接时会出现接触不良,发生二次回路故障。另外接线盒不能正常运行,还可能是因为接线盒的接线端过热或者接线盒端子螺丝松动。严格排查故障发生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数据异常。

(三)互感器故障

互感器故障发生的频率,相比于其他故障类型,发生频率较小,但可能造成很多的影响。如果互联器局部出现放电现象,会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互感器故障多发生于出现电流二次回路开路或电压二次回路短路现象时,此外,还可能是由于熔丝熔断、铁磁谐振及接线方式不正常等所导致。

(四)终端故障

导致终端故障发生的情况有很多,如软件、接口、载波模块及通信模块出现故障,或者终端黑白屏、时针错误等。

二、提升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提升电能计量水平和数据采集质量

提升电能计量水平,应重点关注采集设备和主站。现阶段我国电力改造的进程中,仍然存在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运行年限较长、性能衰减等情况,所以电能计量的水平还比较低,对于电能表和老旧采集设备应进行重点改造,为开展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奠定基础。电能表和采集终端设备的质量,影响着电能计量的准确率和成功率。电力企业应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规范,明确巡检周期,保证采集运维工作更好的发挥效用,提升电能计量的综合水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如果出现采集任务等问题,往往会影响电能计量的成功率,导致分布式电源发电客户智能表的电能计量采集数据的成功率正向数据高于反向数据,此时运维人员应重点关注设备反向数据采集功能设置和运行情况[2]。

提升数据采集质量,首先可以通过异常诊断系统和计量在线监测技术的支持,对异常数据进行诊断。比如对异常线损事件进行诊断,可以为提升数据采集质量奠定基础。其次是分析异常数据,其主要针对于同一厂家采集设备是否具有统一特性等异常事件进行分析。最后要预防异常数据。可以通过加强接口调试流程优化、定期开展采集终端及电能表对时、关注设备批次及软件版本控制等方式,解决黑户、虚拟户等问题,保证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采取有效的计量故障预防措施

在电能计量采集和运维的工作过程中,会不可控的出现潜在的故障,且故障的发生无法预测,电能的采集和计量工作会因此而出现偏差,相应的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潜在故障出现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预防电能计量设备发生故障,应设置防雷设备,避免因遭受雷击引起的自然灾害,保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电能计量工具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于二次回路的管理,应具备规范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随意更改和停用电能表的情况,严肃处理任意接入、改动和拆除等行为;加大对于电能计量倍率的管理力度,强化重审,在互感器发生变化后,迅速对电能计量进行重新计算和审核;在电能计量的相关设备进行封闭时,应确保电能设备的安全运行,以防止电能计量设备损坏,从而保证其正常运行;电能计量设备因为设备的磨损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使用寿命都会减少,电力企业应定期对电能计量设备进行检定,及时淘汰破损的计量装置,广泛使用寿命长及工艺优良的计量装置。

(三)将运行维护落实到位

加强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的监督管理,着重关注安装于发电和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设备,防治出现损坏现象。对于安装在用户处的电能计量装置,应减少设备受到损坏,做好封印工作。此外还应及时更换磨损设备,以保障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

发现电能计量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应及时反应给相关技术机构,以尽快处理故障。供电企业在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发生故障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供电企业人员在接到故障信号后,应在报告计量所后再赶往故障地点,对电能表及二次回路等进行检查,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处理。

应将电能计量设备故障的调查工作落实到位,发现故障时及时处理,防止电能计量出现偏差。对于差错电量应根据差错电量计算办法进行合理计算。供电所在电能计量出现偏差或出现窃电情况时,应根据发生电量差错的时间和原因追退电量,并将结果上报市营部审核,将审核之后的信息传递给抄表员。发生窃电时,应进行调查取证,同窃电方责任人书面认定窃电事实并签字,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后续处理[3]。

(四)提升电能运维人员的职业素质

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电能计量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于电能运维人员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是影响运维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电能运维人员应强化对于电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和水平,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

电力企业应完善对于相关人员的招聘和选拔制度,所选用的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电力计量采集运维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公平竞争,对能力较高的人员进行重用。积极开展员工的培训活动,搭建学习平台,不断的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老员工,设置计算机培训课程,提高其对于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能力。提升员工的自我学习意识和探索意识,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五)实现电能计量的智能化和集约化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计量工作中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电能计量工作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提升电能数据采集的水平,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应用集中抄表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电能计量采集工作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效果,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建立完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新时期,电力用户对于电力计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电力企业应不断的改革和更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强化监管电力供应质量以外,还应科学设计供电设施,尽量避免用户与电表的直接接触。电力企业通过改革计量方式,应用和推广自动抄表技术,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抄表误差。提升自动抄表技术的稳定性,应提高输电网络的通讯技术水平,首先应积极研究和开发新技术,逐渐提高采集器的性能和自动化水平,并应注意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其次应监控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以确保电能计量采集和处理的正确性和精准性。

江苏省作为全国用电大省,自2010年推广使用智能电能表以来,全省已累计安装智能电能表4200万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通过对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可以构建用户信息查询和管理中心,用户可以在网上对电能计量数据以及资费进行快捷查询,提升了对用户电能计量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结论:电力能源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电能计量的运维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重视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开展,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优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能够为我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侯艳,米晓霞.关于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建议[J].民营科技,2018(11):20.

[2]许万奎,王小军.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及故障处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8(08):161-162.

[3]纪超.有关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103-104.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新时期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开展分析李丽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