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研究论文_罗建军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研究论文_罗建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31-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由此可知: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出出有数学。生活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面理论能力,更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优化教学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研究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人才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推陈出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研究生活化情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是理论联系现实的重要体现,可以从根本上优化课堂和贴近教育改革发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这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研究必要性不容小觑。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研究

1.注重生活化导入

生活化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给学生学习带来较大难度,有鉴于此,教师要注重课程导入的方法,以生活化方式导入新课,带来学生一种熟悉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欲。便于学生从生活中掌握数学规律,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构建生活化环境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离不开情境的构建,促使学生沉浸扎在一种生活化环境中,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知识传授而要促使学生沉浸在生活环境中,促使学生真实感受数学知识的意义。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那些生活中的上学路知识,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和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3.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内容融于生活中,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以期最大限度优化课堂,在知识传授中,教师要将生活现象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促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思考和交流。,促使学生在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中,激发学习自主性和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生活化意识

培养学生生活化意识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高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以自身体验去观察生活,促使学生养成利用数学视角看待生活问题。为了又快又好培养学生生活化意识,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深层次研究中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此外,教师还要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不仅要课堂生活化,课后作业也要具有生活化,这有这样,才能稳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后作业生活化,课后作业要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写作业的主动性。假如教师照本宣科的布置作业,势必会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影响到作业完成的质量。这和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因此,课后作业要贴近生活,促使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成功乐趣,从而又快又好的完成作业。

言而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数学改革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生活化身情境创设,不断研究、勇于实践和积极反思,以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论文作者:罗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研究论文_罗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