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开发筹资问题的探讨_旅游开发论文

关于旅游开发筹资问题的探讨_旅游开发论文

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渠道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渠道论文,资金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全球最大的产业是什么?人们首推旅游业。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我国的旅游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十几年来,不仅旅游热点城市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较高的知名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就连旅游温冷点地区也不断加大步伐,积极开创旅游业而受益不浅。旅游业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的直接贡献以及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已人所共知,旅游业以为游客服务而创造价值的行业特点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旅游业已成为那些经济亟待振兴的地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然而旅游业作为商品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筹备各项服务时也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投入不断加大,因而资金问题日显突出。如何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加大了对资金的需求

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头几年,旅游业显示出“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特征。但是这一规律特征有其局限性和阶段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经济特点与我国旅游业投入特征的不适应便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还完全按照“投资少,见效快”的标准去看待、认识、指导实践,已不符合旅游业生产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形势,确定投入产出的模式。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态势,这表现在:

1、向高层次旅游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由于国门刚向世界敞开,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历史上有过辉煌也蒙受过耻辱的大国,长期关闭后,初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因而对外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蜂拥而至的各类旅游者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接待地的一切对他们都是新奇的、神秘的。此时他们的旅游需求最强点就是急切地想看看这个神秘的国度,即所谓“先睹为快、先知为荣、先得为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对中国了解程度的加深,这种神秘感逐步淡化、消失。旅游者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纯粹观光游览,他们除了对湖光山色、奇峰异洞、历史古迹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有着兴趣外,还渴求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娱乐和获得休憩,增进知识和开阔眼界。此时他们的旅游需求最强点为“求新、求奇、求乐”。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专项旅游,如探险旅游、修学旅游、度假旅游、民族风情观赏旅游等等。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开始向高层次旅游发展,即从单一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娱乐参与型发展。

2、向规模效益型转化。1986年我国的旅游业首次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这标志着旅游业同农业、工业等行业“平起平坐”,成了国民经济构成中的一个门类。这无疑给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生机,许多地区把旅游业摆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很多地方还将其分别确定为龙头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旅游业重要产业地位的确立,使人们更注重其产值和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竞争愈为激烈的现实表明,旅游业生产只有形成规模经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如此,如今,在旅游业已形成产业规模的重点地区,已开始加速实行产业升级,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寻求和建造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并逐步从分散经营和内耗竞争中走出来,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现企业集团化和经营专业化;在旅游业新崛起的地区,则一开始就注意高起点、大手笔,并按高标准、高品位、科学化的思路开发旅游建设。这一切表明,我国旅游业逐步向规模效益型转化。

许多地方旅游发展成功的经验都给人以启示:只有不断投入,不断更新,形成有规模效应,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才能保持旅游发展后劲。旅游业发展的这种新态势加大了对资金的需求,使我国旅游业投入产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实行高投入,实现高产出,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新决策。

二、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表明,由于旅游业发展到新的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而我国发展旅游业的资金缺口又很大,因而资金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造成旅游业资金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主观方面:由于早期宣传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征给人印象太深刻,以至一些人认为旅游业是“只出售空气、阳光和海水”,不需作太多投入。这种“轻投入、重产出”的观念和作法,必然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在一些地方,旅游业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因为它每年分得的计划内投资少得可怜,这样的投资,谈不上对旅游 业作进一步的开发,只能分散作为旅游设施建设的补助之用。

客观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国民经济实力还不是很雄厚,加之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地区财政收入有限,一些地区的财力只能保吃饭、保扶贫、保教育科技、保基础设施,政府对旅游业难以作出较大的投入。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也是造成旅游业资金不足的原因之一。

然而,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状况,不仅制约了一些地方旅游业的起飞,而且使一些地区已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呈现不少潜在的危机。

1、部分地区客源出现下滑势头。我们知道,旅游商品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了旅游商品的流通不象一般商品以物流形式出现,而是以旅游商品信息的传递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旅游者的流动表现出来。信息的传递或传播就是宣传促销。因此,宣传促销是沟通旅游业商品买卖双方的唯一途径。现代旅游业中,宣传被誉为旅游前进的“火车头”、“原动力”。世界上所有的旅游机构或旅游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在加强宣传促销机构,研究宣传促销策略。宣传促销已成为旅游组织或机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业务。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其目的旨在争夺旅游者和旅游代理商,扩大市场占有率。宣传促销是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开拓客源的重要途径,国外非常重视。1985年到1986年,美国瞄准前西德市场,耗资266万美元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战,使前西德1986年访美的人数增加了13%以上。号称“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都要投入二、三千万美元的宣传促销经费。旅游业发达的瑞士,每年要印刷300万份计600多吨重宣传品,免费提供给旅游者,另外每年还花钱邀请1000名外国记者来访问参观,通过他们进行宣传。据统计,旅游发达国家宣传促销费已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而我国因资金原因在宣传促销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旅游部门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经常开展高质量的有效的宣传促销活动。宣传促销费用不足,直接影响了宣传促销的力度。这样就造成了一些旅游新产品难以打入市场,而部分原有的旅游产品却逐渐失掉市场,使得有的旅游产品“未老先衰”,由此引发了部分地区出现或潜伏着客源下降的危机。

2、一些旅游景点魅力衰退。我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许多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我国旅游业初创阶段,人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聚精会神地抓景点开发,从而形成了一批具有极大魅力的景点型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最初的卖方市场变为如今的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但许多地方仍是“产品一贯制”,还停留在单纯观光型且比较粗放的初级产品阶段,靠吃老本过日子,这就很难适应国际客源市场日趋多元化的需求。这里有观念方面的原因。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同其它产业一样,长期受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影响,且又起步较晚,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有什么,卖什么”即以产定销的阶段,还没有走出“产品导向”的误区,转入“市场导向”的轨道。但是更主要的是资金方面的原因。虽然许多人已认识到只有另辟蹊径,潜心搞好产品开发,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而且不少地方也着意调整产品结构并做出了探索与尝试,其中包括深度加工、改造老产品,为一些传统项目增加新内容,促其“旧貌换新颜”,老产品予新包装,使其保持吸引力;努力开发专项新产品,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等。然而由于资金不足,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有限,一些很好的想法难以付之实践,一些可行的作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再者,旅游景点建设资金分散也是问题之一。从景点建设的投资看,国家虽然安排了一定的数额,但一般平均分配给各有关部门,无法集中使用。如分配给建委部门对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的建设投资,分配给文物部门对文物古迹的修复建设投资,分配给宗教部门对宗教寺庙的修建的投资……等等,均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进行开发投资,各有各的重点,很难集中在一个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建设。事实表明,一些享有盛名的老景点,因没有创新,没有游览的新内容,缺乏新鲜感,吸引力正在减弱,游客开始减少。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使某些旅游资源丧失原有的魅力。

3、旅游发展后劲不足。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切产品,包括旅游产品在内,都会经历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过程,有远见的企业家在产品还处于旺盛时期,就开始考虑开发第二代、第三代产品了。香港并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就靠区位优势、商务优势,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使旅游业长盛不衰。我国的一些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已推销多年,应该说已进入更新换代时期。不少旅游热点地区都有这样的感觉:如今本地区旅游业欲上新台阶,要有新起色必须在原来名牌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有竞争力的品牌,建造第二支撑点,寻求新的增长点。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态势来看,这就意味着要以大手笔做大文章,建造一批高品位、高档次、有轰动效应的旅游新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掀起新的旅游热潮,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不少地方在开发旅游新项目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一些好的新项目因此迟迟难以上马,原有的产品格局难以改变,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形成,使得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后劲不足之态。

上述情况说明,要使旅游业不断有新增长,必须改变“重产出、轻投入”的片面观念,树立“有投入,才有产出”的新观念,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克服各种潜在的危机,为增强旅游业的“造血”功能,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

三、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渠道设想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广开财路,为旅游业提供稳定而足够的资金,避免旅游业因投资不足而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已成为热点问题。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结合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资金来源可设想有如下一些渠道。

1、招商引资。引进外资是筹集旅游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拓宽引资渠道。采取合资、合作、独资、补偿贸易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大胆利用外资、侨资、台资。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要提供必要的开办条件;二是注重投资者实力和行业水平的选择,要特别注重引进实力雄厚的海外大集团,大财团投资;三是注重投资者地区优选和投资项目的效益,注意有效吸收外资和海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同时招商引资既要保证起步资金和项目启动,又要考虑投资效益的整体发展。除此,应允许中方以旅游资源作为股本、资产与外商合资、合作,以扩大利用外资的范围,弥补中方资金的不足。

2、多元化投入。所谓多元化投入就是要“解放思想变钱、千方百计找钱、精打细算挤钱、发动群众凑钱”。继续推行在统一规划下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走社会开发旅游、社会办旅游的路子。特别是争取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公司开办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内资。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

3、政府加大投资。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应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相应增加包括信贷规模在内的旅游业投资安排。在国民经济预算中,对旅游业的直接投入应比过去有较大增加,如云南省计划今后每年拿一个亿搞旅游业基本建设,山西省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作旅游事业发展经费,政府资金投入比过去都有大幅度增长。

4、建立旅游发展基金。从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来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所收经费在成本费用中列支。旅游发展基金征收的范畴、方式和数额根据各地情况而定。经费主要用于a、市场开发、促销及调研;b、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行业组织活动;c、资源开发导向和激发;d、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这种作法可以增强旅游业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以旅游养旅游为主的发展道路,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在一些地方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5、建立旅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旅游企业资产中占大头的是国有资产,而这些资产的管理权分布在众多行政管理部门手中。根据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这类国有资产应按行业归属建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该公司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全权对所管辖资产负责其增值保值。公司经营国有资产所获得的利润按一定比例缴给旅游管理部门以补充行业管理和行业服务所需经费。这种作法一方面使国有资产不易于流失,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创造了较为理想的客观环境,从而打破以前资源分化、不合理竞争的局面。同时也增加了旅游资金来源。

6、税金返还。在现有国有资产经营体制下,政府税务部门将征收的旅游企业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旅游管理部门。这样政府通过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将收取更多的企业所得税,旅游经济会更具活力。

7、建立股份制企业。旅游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迅速募集股金,集中大量资本从事大规模开发经营。企业在建设期内不需承担高额利息,由负债经营建设转为自筹资金为主的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员工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参股法人和个人共同关心企业资产营运。由于法人参股,社会各界更关心旅游行业。若条件允许,股份企业还可申请公开发行股票。股票上市将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财力不足的困难,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资金投资效益。

8、开征旅游税。这可为以旅游养旅游提供部分资金。征收办法由国家统一拟定,经过必要的法定程序颁布实施。旅游税专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9、组建旅游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是银行业务的拾遗补缺,开展信托业务,可发挥银行业务所不能替代的“委托、代理、租赁、咨询”的功能。旅游信托投资公司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其运用信用手段,广拓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通过委托存款、放款、贷款及金融租赁筹集资金,投资旅游项目,积极灵活地支持旅游业发展。除此,公司还可代理发行企业债券,为旅游企业筹集发展资金。

标签:;  ;  

关于旅游开发筹资问题的探讨_旅游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