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胆结石62例的外科治疗分析论文_刘富成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效果。结果:与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外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94%>79.03%)和并发症发生率(22.58%>9.68%)相对更高(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良好选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解除其病痛,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积极加以预防,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外科治疗;疗效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肝功能损伤逐渐加剧,引起肝炎症状、全身性症状以及消化道症状,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内分泌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导致胆汁淤积,增加了胆结石的发生风险。胆结石是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风险程度和治疗难度。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均可作为选择[1。其中保守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好,但都无法将结石取出,疗效并不十分理想,难以从根本上治愈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而外科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取出结石,减少胆结石对于肝硬化治疗恢复的干扰和妨碍,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受到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手术治疗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感染、出血以及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样会给患者的治疗恢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外科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在外科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外科手术方法(62例)和保守治疗(62例),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6/26,最高龄78岁,最低龄41岁,平均年龄(58.4±5.5)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4/28,最高龄77岁,最低龄43岁,平均年龄(59.1±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针对肝硬化的基础病因,对应采取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保肝对症治疗以及门脉高压治疗等方法,使用抗肝纤维药物。针对患者的胆结石症状,使用具有解痉镇痛、利胆以及抗感染等功效的治疗药物,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准备好手术用物及腹腔镜设备。经超声诊断后,确定结石部位。清洁和消毒腹部皮肤,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切开脐环上缘部位,作弧形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后,放置套管(10mm)和腹腔镜,对腹腔进行探查,观察胆囊、胆管,确认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切开上腹正中线剑突下3cm、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cm以及右腋前线肋缘等部位,作操作孔,分别将1个10mm套管和2个5mm穿刺鞘置入,置入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在腹腔镜下观察胆囊三角处,游离胆囊管和血管,夹闭胆囊管近心端(生物夹)和远心端(钛夹),将胆囊管切断,行电凝止血。游离胆囊,并将其切除、取出。完成手术后,冲洗腹腔,退出手术器械、套管以及腹腔镜,解除气腹,缝合手术切口。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观察外科治疗和保守治疗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的差异性,见于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n(%)]

3讨论

肝硬化的发生,主要受到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以及循环和代谢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出现肝细胞坏死,并引起肝纤维化,造成较为严重的肝损害。与此同时,在肝硬化的发生、进展的过程中,还会引起胆汁淤积和肝外胆管阻塞,导致胆结石的形成,增加了疾病的风险程度[2]。

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外科手术治疗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以及肝肾衰竭等并发症,预后不佳,反而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一般选择保守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保守治疗,以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为主。采用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保肝对症治疗以及抗肝纤维化等治疗方法,有效控制肝硬化的病情进展。同时使用解痉镇痛药物、利胆药物以及抗感染药物,缓解胆结石症状,另外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法。保守治疗的优势在于安全性良好,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避免造成损伤,但是保守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考虑到手术治疗的风险,应选择创伤性小、预后良好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显然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腹腔镜手术操作精细,能够清晰的观察腹腔、胆囊、胆管等情况,便于取出结石,并能够减轻手术损伤,降低手术风险。但腹腔镜手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积极加以预防,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91.94%的观察组患者得到治愈,9.68%的患者出现感染症状,11.29%的患者出现出血症状,1.61%的患者出现肾衰竭。而经过保守治疗后,79.03%的对照组患者得到治愈,4.84%的患者出现感染症状,9.68%的患者出现出血症状,1.61%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相比之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说明外科治疗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治疗效果,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师执刀,规范、精细的实施手术操作。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警惕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发症一旦发生,能够及时、妥善的予以处理[4]。

综上所述,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而提高外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会娟.肝硬化合并胆结石90例外科治疗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1):115-116.

[2]黄乃鹏.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34):56-57.

[3]兰辉.外科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治疗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7):237-238.

[4]郑现成.对比胆囊结石并发肝硬化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或者常规胆囊切除术的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61-62.

作者简介:刘富成,1982年6月,男,汉族,湖南邵阳,在职研究生,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

论文作者:刘富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肝硬化合并胆结石62例的外科治疗分析论文_刘富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