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论文_寇瑾

特殊人群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论文_寇瑾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医院 065800

摘要:儿童、老年人和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其口腔疾病具有特殊性,相应的治疗也与常规治疗有所不同,所以临床治疗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口腔疾病时要注意其与普通人的口腔疾病治疗的区别。

关键词:特殊人群;口腔疾病;特点;治疗

儿童的牙齿发育还不完善,常因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龋齿,且儿童要经历换牙的发育过程,在换牙过程中易出现乳牙滞留或乳牙提前脱落,造成牙齿发育不齐。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口腔的生理功能也越来越弱,导致老年人的口腔免疫力下降,易出现口腔疾病。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孕妇的免疫力降低,所以孕妇患口腔疾病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

一、儿童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

1.儿童口腔疾病的特点

儿童的牙齿发育尚不健全,双尖牙和磨牙的窝沟点隙较多,且牙面磨损较小、窝沟深,导致儿童龋齿的发生率高于成人。此外,大部分儿童喜食糖类食物,且刷牙方法不对、刷牙时间不够,这更增加了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儿童要经历一个换牙的发育过程,即乳牙脱落,恒牙按照一定顺序替代乳牙。如果有部分乳牙提前脱落,那么新生的乳牙很可能占据其他恒牙的空间,后期长出的恒牙则不能生长在正常位置;如果乳牙太牢固,迟迟不脱落,那么恒牙就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导致畸形或错位。因此,儿童的口腔疾病主要集中于龋齿和牙齿发育不齐。

2.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

针对儿童口腔疾病的特点,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以防治龋齿和矫正牙齿为主。龋齿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最常用的是龋坏组织充填法,利用补牙洞型固定填充材料,恢复牙齿功能,但只适用于能制作固位洞形的龋齿;龋坏面积较大的龋齿,不能制成补牙洞形的龋齿采用龋坏组织磨除法治疗;龋环比较浅,还没有形成龋洞的初期龋齿采用药物疗法,利用氨硝酸银的化学作用形成沉淀物堵塞牙本质管,使其内的细菌停止繁殖;初期龋齿还可以采用龋坏组织再矿化法治疗,控制白垩色的发展。矫正牙齿一般采用箍牙法,用牙套固定牙齿,逐渐加压,使牙齿慢慢恢复整齐。

二、老年人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

1.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下降,代偿能力也越来越差,导致牙齿出现缺损、咬合面磨损和牙龈萎缩,且余留很多残根、残冠。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导致牙冠变长,倾斜向缺牙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缺牙时间和缺牙部位不同,牙列中缺缝多,孤立牙多,所以修复非常困难。随着牙体组织老化,根管闭合,根骨融合,使根管治疗难以实施。老年人颌骨的骨密度下降,使牙槽嵴低平,缺牙区凹陷,且软组织松弛,粘膜组织变薄,造成牙齿固定困难。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下降,且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口腔疾病时存在风险。此外,年轻子女对老年父母普遍缺乏关心,导致老年人性格偏执、孤僻,缺乏安全感,轻易不会信任别人,缺乏沟通能力,给医患交流造成障碍。此外,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齿磨损、免疫力降低等原因,易患龋齿、牙列缺损或缺失、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疾病。

2.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

临床治疗老年人口腔疾病时,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以免漏诊老年人常患的龋齿、牙列缺损或缺失、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疾病等口腔疾病。没有累及牙髓的且无松动吸收的龋齿采用龋坏组织充填法。若老年人无牙周及根尖周炎且不影响牙齿修复,则尽量不拔出其口内的残留根冠,防止牙槽骨过度吸收,使牙槽嵴保持一定高度和宽度,用于承载义齿的咬合力,保持义齿的稳固。保留的牙根不能作为基牙的充填后平龈磨除,能作为基牙的残根行桩冠修复。身体状况允许拔牙治疗的老年患者按常规拔除残根在骨内不足5 毫米,严重根尖周病变、反复出现根尖瘘管、长期难于控制炎症、无法行根管治疗的弯根、细根、斜向位根等没有利用价值的牙。患有严重身体状况不允许拔牙治疗的老年患者行根管治疗,并用针头较细的进口麻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要在心电监护下拔牙。拔牙创口愈合后3个月后,可根据牙周状况处理义齿问题。患有牙龈炎和牙周炎的老年患者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实施余牙龈上龈下洁治术。此外,还要拆除不良修复体。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临床治疗牙列缺失时,经常将余留的牙齿全部拔出,换成全口义齿,此法操作方便,且牙齿整齐,护理容易,但此法会造成牙槽嵴失用性吸收,导致义齿固位差,严重影响咀嚼功能的恢复。因此,在安装义齿时,要尽量保留自然牙。

三、孕妇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

1.孕妇口腔疾病的特点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口腔内菌群失调,免疫力降低,造成口腔疾病频发。孕妇的妊娠呕吐会降低口腔唾液的PH值,使唾液的酸性增强,腐蚀牙齿,使孕妇患龋齿、牙髓炎、牙龈炎和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此外,孕妇的口腔疾病还会对其妊娠产生影响,如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可经血液运输通过胎盘,危害胎儿的健康;牙周袋中的细菌分泌的毒素会损伤牙周骨组织,是孕妇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影响孕妇进食,造成母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孕妇口腔疾病的治疗

临床治疗孕妇口腔疾病时,不仅要了解孕妇的口腔病史,还要了解其妊娠后的反应和营养状况,以确定口腔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其认识到口腔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危害,建议患者积极治疗。治疗时要贯彻无菌、无创、无伤害的微创理念,尽量减少治疗口腔疾病造成的痛苦。妊娠初期禁止行放射性检查,治疗以局部物理性疗法为主;妊娠中期可以在保护措施下行放射性检查,但要避开盆腔和腹部;妊娠后期治疗口腔疾病时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对孕妇的口腔疾病进行药物治疗时禁止使用镇静安眠类和激素类药物,尤其是妊娠早期,因为这些药物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此外,孕妇使用抗生素治疗口腔疾病时,要尽量选择头孢类抗生素,避免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儿童、老年人和孕妇因特殊生理状态导致其口腔疾病各有特点,结合三者的特殊生理状态治疗其口腔疾病,能够有效提高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鑫.儿童、中年、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疗特点[J].中外医疗,2009,28(21):172-173.

[2]贾晓钦,张颖聪,杨禾.孕妇口腔疾病的治疗和策略[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02):279-281.

论文作者:寇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特殊人群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论文_寇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