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文明的21世纪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_林业论文

面向生态文明的21世纪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_林业论文

面向生态文明的21世纪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建设论文,生态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中国林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生态世纪。具体地讲是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的新世纪。面向生态文明的新世纪,中国林业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如何把我国的绿色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这是我们必须认清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山川秀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跨世纪的角度讲,新世纪林业要有新发展。发展始终是人类执着追求的一个最基本、最崇高、最普遍的目标。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是造林绿化取得显著进展,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全国每年以人工造林533万hm[2](8000 万亩)、 义务植树24亿株的速度推进。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0.33亿hm[2](5亿亩),居世界第1位。“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等10 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初步构筑了我国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骨架。全国已有12个省(区)基本完成了宜林荒山造林任务。全国森林面积由80年代初期的1.15亿hm[2]增加到现在的1.34亿hm[2],活立木蓄积量由102.6亿m[3]增加到117.85亿m[3],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13.92%。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森林资源总生长量大于总消耗量,呈现出森林面积、蓄积量连年“双增长”的发展势头。二是林业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林业产业化不仅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而且是改革以来林业带有方向性的重大变革,将长期影响林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进程。林区多种经营、木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较快,林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变。林产工业、林机制造业、经济林果业、竹产业、木片业、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等都有较大发展。尤其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有了新的发展,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山区的支柱产业。1997年全国生产商品材5600万m[3],林业总产值达1900多亿元。三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森林案件查处和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已基本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使森林资源的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四是林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全国共有136个国有森工企业,4200多个国有林场,2100 多个国有苗圃,518个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近200个森林公园,3.6 万多个林业工作站,2470多个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15万多个乡村林场。我国林业已建设成为包括造林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荒漠化、林产工业、多种经营、科技教育等多门类的生态环境建设部门和以林业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部门。

我国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面向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生态环境恶化、结构转型、体制转换三大问题,这决定了今后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生态环境是由若干要素构成。就自然资源来讲,主要有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太阳能资源、风力资源等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再生性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等,是可以更新的,但是更新再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另一类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如矿产资源等,是会被耗竭的。自然资源的这些特点说明,人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的平衡。我国当前在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破坏了环境,加速了资源的枯竭,导致生态失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就主要生态要素而言,土是生命之本,水是生命之源,林是生态主体。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严重退化,水资源赤字扩大,森林资源形势严峻,导致我国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承受着比任何国家都大的压力。

1.生存之地在退化。土地是我国12亿人口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之本,如果保护不好,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发生严重的危机,不要说建设与发展,连起码的吃饭问题都将难以解决。目前,我国土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第一,以土地资源中的精华——耕地为例,一是人均耕地少。即使按新的土地详查数,人均耕地也不及世界人均数的一半,有666 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hm[2](0.8亩)的警戒线,463 个县低于0.03hm[2](0.5亩)。二是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低。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606.62万hm[2]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 三是耕地退化严重。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km[2],风蚀面积达188万km[2],两项合计,占国土面积的38%。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严重退化。四是近些年耕地大量减少。1986年到1989年,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耕地为466.67万hm[2],非农建设占地统计数为197.33万hm[2],实际占用数大约是统计数的2.5倍,为500万hm[2]左右。

第二,土地后备资源极为匮乏。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中国适宜于垦种农作物、种植牧草和经济林木的后备宜农土地资源只有0.35亿hm[2],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北地区, 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区。而这些宜农荒地中,绝大部分不能作为耕地垦殖。

第三,土地荒漠化在蔓延。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3 。 每年又以2460km[2]的速度在扩展。其中以风蚀为主的荒漠化面积有15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5.9 %。 全国每年仅风蚀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5亿元。据测算,全部荒漠化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全沙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67%。荒漠化继续扩大的趋势若不加以有效控制,还会使大量土地沦为不毛之地!

2.生命之水赤字在扩大。水,生命之源,离开了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淡水资源,主要指陆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水是比石油、煤、铁等更加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荣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量不到2500m[3],居世界第88位,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水供求矛盾愈来愈紧张,不仅工业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农业用水、农村用水也告急。我国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m[3],受旱面积约2000万hm[2],成灾面积达670多万hm[2]。有近1亿hm[2]草场缺水;在农村每年有8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面临吃水、饮水困难。据统计,1979年全国517座城市中有154个不同程度缺水,日缺水量达800万t以上,到1992 年缺水城市增加到300 多个, 日缺水量增加到1600万t以上,分别比1979年增加了1倍。这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绿色的生机在失色。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林业实行过度的重取轻予政策,砍得多,造得少;管得差,活得少;森林管理制度不完善,病虫害、火灾严重,使森林资源状况不断恶化,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不仅满足不了社会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不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近些年来,尽管森林资源有了一定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2%,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世界平均为25%),与林业发达国家更不能相比。二是天然林的劫难在加剧。我国的木材生产还是以天然林为主,而且超限采伐比较普遍。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国林木消耗量平均每年超过限额3400多万m[3]。三是林地流失问题突出。由于基本建设、开矿采石等原因,每年征占用林地达46.67万hm[2]。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垦和病虫害等原因,每年约有200多万hm[2]有林地逆转为无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特别是对大面积天然林的破坏更加严重。这样一来,每年造林面积有一半被抵消了。由于森林植被稀少,覆盖率低,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全国每年因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以上,因洪涝灾害减产粮食200多亿kg。 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业与工业生态化趋势,对林业形成新的压力与要求

生存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前进的永恒主题。它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逐步进入生态农业和工业化的阶段,而且工业化正向中期成熟阶段迈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一个重要标志。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齐全、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道路,这既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农业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其次要把工业转移到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上,但对可再生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应小于或者等于该种资源的再生能力。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资金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必须按照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大目标,建立新型的绿色工业,即生态工业。以耗用最少资源的方式,生产出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一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相处;二是对森林资源及林产品需求增大,同时,林业又面临森林资源投资不足、林地流失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木材可以进口,但森林生态环境是不能进口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已行不通。我们必须探索和找到一条生态、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路子。这意味着在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大力发展林业,防止其停滞甚至萎缩的问题发生。在目前我国经济效益还比较低,综合国力较弱,国家对林业建设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三)体制转换的市场化趋势, 要求林业必须由“计划扶持”转向“市场创新”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林业发展的。但由于林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公益事业,肩负着环境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实现林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难度比较大,由此付出的“学费”也可以比较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林业吃资源的日子比较好过。可以说,我国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为主要任务的森工企业,发展到今天,主要是“计划扶持”的结果。据统计,从1950年到1995年,国家对林业共投资289.83亿元,其中营林投资95.33亿元,营造人工林0.35亿hm[2](5.2亿亩)。 国家对林业的投资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础动因。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林业肩负双重使命,再加上有许多职能如森林资源管护、防火等不能推向市场,以及自身的弱质性,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市场的功能缺陷更容易在林业上体现出来。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发展林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需要政府的调控、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林业发展也必须由“计划扶持”向“市场创新”转变。具体讲,森林资源基地建设还处在第一阶段,即国家资金扶持后的初具规模阶段向以森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新阶段的转变时期。因此,林业特别是森工企业的体制转换,具有双重任务:一是森林资源基地建设责任主体的转换,林业要逐步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二是森工企业内部运营机制的转换,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经营体制。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林业内外部改革的任务都很繁重。就内部讲,核心是增强自身活力。目前,林业仍然缺乏活力,首先是长期以来国家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的政策造成的;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营组织形式仍然是过去传统型林业的延续。这需要通过改革来不断克服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尊重林农、林业职工的意愿和选择,通过在林业系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林业发展。

二、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面向生态文明的21 世纪中国林业的核心任务

解决21世纪中国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正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三大挑战和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根本出路在于认真贯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既面临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落后状况,又面临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发展战略出发,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科学地揭示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 李鹏总理又专门就这个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为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不会自己到来,要靠人们去探讨、去创造。将会有更多的人奉献出更多的创意,明天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因此,人们要通过制定绿色世界的蓝图、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实施。为了早日实现山川秀美的蓝图,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才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生态建设规划包括造林绿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草地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

1.林业生态建设。总体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使森林在整个国土上呈现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全、整体效益最佳的状态。具体目标构想是:

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5%,21个省(区、市)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任务,林业十大防护林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有的进入二期阶段;平原农田实现林网化,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9.5%,林业十大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基本形成规模,初步发挥整体的效能,生态环境可望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中期目标。2011—2030年,在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基础上,大约用20年时间,新增森林面积4200万hm[2],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力争使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远期目标。2031—2050年,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使全国的生态环境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大部分地区可望实现山川秀美。

在以上规划中,还要重点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以及沙区、山区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林业的优势,拓展林业发展的空间。规划还要与山区、沙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设优质、高效大林业,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2.防沙治沙建设。为减缓荒漠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急剧南侵的势头,要加大风沙区建设的力度。具体构想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大约13年的时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hm[2], 使重点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2011—203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00万hm[2], 使重点荒漠地区的治理大见成效。2031—2050年,全国可治理的荒漠化面积全部得到治理,基本上遏制荒漠化面积的扩大。

3.水土保持建设。我国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对其进行重点治理和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要统一规划,全面治理,其具体构想是:从现在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万km[2],建设和改造坡耕地670万hm[2],使黄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得到初步治理。从2011 —2030年,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85万hm[2],力争使全国60% 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特别是要使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大见成效。从2031—205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基本得到整治,使每一寸国土都蓄水、保土、生财。

4.草地生态建设。 草地资源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重大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其具体构想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首先加快“三北”地区,特别是重点牧区“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治理,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5000万hm[2],治理“三化”草地3300 万hm[2]。 从2011—2030年,建设高标准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万hm[2], 争取使一半“三化”草地得到恢复。从2031—2050年,不仅使“三化”草地得到全面恢复,还要在主要水系的中上游及南方草地进行保护、培育、改良和复壮。实现草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使草地资源做到永续利用。

5.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基于人类对自然界无度的索取,造成生态破坏、生物物种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防止更多的生物物种灭绝而采取的一项特殊重要战略政策。在制定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中,要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纳入整体布局中。要制定出一个类型齐全、布局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特别应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热带亚热带物种丰富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二)要完成新世纪林业建设任务, 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林业结构转型

明确了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不能够、也不等于可以自然而然地加快林业建设,还需要选择正确的途径,这个途径的核心就是优化林业结构。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优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其基本内容是:①加强基础产业。这属于投资规模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林业公益事业,也就是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如生态林、防护林、用材林等。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理论的要求,走公益林业、商品林业+产业化的道路。②优化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那些具有较大市场需求、较快增长速度、较高技术起点、较好经济效益、较强产业带动性的“龙头产业”,如林果业、林产品加工企业等,可称为支柱产业。③发展启动产业。这属于投资少,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产业,如森林旅游、林业花卉、第三产业等。④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林产工业是林业产业的主体,在林业产业中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只有林产工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要完成新世纪林业建设任务, 关键是下气力实现林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国林业要实现由传统增长方式向现代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首先完成林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向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要效益。

1.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使用的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对林业来讲,粗放型,指主要依靠消耗森林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特别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即资源的替代和资源的回收,实现经济增长。采用这种增长方式,不仅有利于实现林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合理确定林业发展规模,实行规模经营,建立专业化商品经济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提高效益的基本手段之一。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没有一定的商品率。按区域进行规模经营,就是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地情况,能够发挥本地优势和特点的林业项目,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群体生产力,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同时,要培育主体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实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综合措施,着力在机制转换、资产重组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科技进步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在宏观产业政策指导下,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组成不同层次、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努力跻身于全国大集团行列,不断提高规模效益。

3.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大幅度提高林业增长的科技含量,把林业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林业增长中贡献额。一是要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林业生产力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林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状况。我国每年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率只有33%左右,这是非常大的浪费。今后应在优良树种、品种、科学施肥、径流林业等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上有新的突破。二是要健全林业科技服务网络。要围绕培育支柱产业、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对林业职工和林农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林业科技的最终载体是职工和林农,他们的技术、文化素质决定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接受和吸纳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是加快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是提高劳动素质的摇篮。要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以此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要加强科学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这一点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这个方面的问题还很多,潜力还很大。从宏观调控政策上讲,要树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科学地搞好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就能节省投资与成本,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念,要充分发挥计划对林业工作的主导性、导向性、整体性,形成林业经济发展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利用立项、信贷、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济政策和手段,限制粗放经营,鼓励集约经营。

三、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面向生态文明的21 世纪中国林业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世界林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许多国家在资源紧张、生态危机和人口剧增的压力下,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一系列新的林业思想和林业发展模式相继出现。重新认识林业,开拓林业的新领域,已成为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如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命题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但不同的林业战略选择和林业发展道路,表现出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环境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因此,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既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又是世纪之交林业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

(一)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经济思想。因此,坚持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国策,即国家的政策,是立国之策,治国之策。而基本国策,是指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国家政策。基本国策的“基本”二字很重要,它说明这项国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根本的、战略性的政策,因而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和执行下去,如果遇到和其它具体政策发生冲突,协调时应以保护环境这项基本政策为准绳,调整其它具体政策和措施,而不是相反。这样,保护环境、优化生态环境就有可靠的政策保证,就不会迷失方向,走弯路,犯错误。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必须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认真反思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本世纪末,更是21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对传统发展思想进行认真的反思,深刻认识传统发展的不足与缺陷。

1.传统发展是以牺牲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它虽然成功地取得了丰厚的物质成果,却造成资源枯竭、耕地退化、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给未来发展造成许多压力与危机。

2.传统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加大未来发展的代价。如果说,过去靠资源无价、原材料低价的先天“优势”取得经济发展的话,那么现在这种“优势”正逐步丧失。因此,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路子绝不能再往下走。

3.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环境与发展的对立。它将经济与环境割裂,强化两者的对立面,忽视两者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面。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把握了它,有助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获得当代的意义。从工业革命之后盛行的传统发展模式至今已有两个世纪。回顾这段历史,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给我们一些新的认识和启示:一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传统发展模式,特别是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为继。它虽使一些地方富裕、发展起来,却给更多的地方造成贫穷和落后;虽然发展了生产力,却过度地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更关键的是牺牲了人类长远发展利益。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顾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平衡,经济就难以为继;同样,片面地就生态环境论生态环境,而没有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就没有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之中。三是生态环境恶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人类需要对其观念和行为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树立新的生态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寻求新的发展战略。

(三)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未来重大战略选择

国家前总理李鹏1992年6 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今和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十分突出。预计到下世纪初,我国人口将接近土地资源承载极限;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自然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这些问题,对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形成严重制约,因此,必须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因为:①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就会阻滞经济社会的发展。②经济是环境的主导。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积极影响。即通过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增加投入,发展新技术,使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二是消极作用。盲目发展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历史进程中,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不能在各个实践领域中孤立地决策和行动,决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21世纪是生态世纪。新世纪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事业。发展绿色事业,首先需要来一场全面的思想革命和观念更新,必须用新的思想来引导生产和消费。比如:用无公害化的“绿色产业”领导21世纪的产业潮流;用绿色科技占据新世纪人类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用“绿色产品”繁荣新世纪的“绿色市场”等等,从而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未来不是梦,未来是美好的。

未来的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在扬弃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基础上诞生的。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现在进入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就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主要强调生态系统内部增殖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生物群之间的共生互养关系;生态农业强调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合;生态农业表现为投入的节约性和农业风险的最低限;生态农业表现为生物结构群体成网络,立体结构模式多样化,功能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殖,应适合中国地形与环境条件复杂的特点。

以上这些主要特点充分说明,生态农业非常重视和遵循自然规律,重视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重视生态平衡与物质循环利用,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把握住这种趋势和方向,我们就能把握中国林业的未来。

发展生态农业,一是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普及农业生态知识,不断提高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的生态意识和思想认识,使生态农业建设变为广大农民和干部的自觉行动。二是必须坚持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三是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四是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链科学地结合为一体,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使生态系统的生物产品,实现多次增值。五是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吸收多部门、多学科的领导和技术骨干,运用现代生态学、农学、系统工程等知识及先进技术和手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总体规划。

未来的林业——生态林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施里达斯·拉夫尔爵士所说:“森林在我们星球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环节。它们是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一部分,没有它们,人类开始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以后也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注: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森林是人类的故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起源、生存到发展,从未与森林分开。21世纪将大力强化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它们的生态功能主要有:一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二是调节气候,增加雨量。三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四是净化空气,防治污染。五是提供燃料,增加肥源。六是从总体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生态失衡。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还其青山绿水的本来面目,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21 世纪林业肩负的一项历史性的艰巨任务。 进入90年代,我国不少地区制定了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进行了生态林业示范区建设,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这将成为未来生态林业建设的有力借鉴。具体讲:一是大办绿色生态工程。以全民义务植树和黄河中上游、长江上游和重点风沙区的六个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为重点,推进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整个造林绿化事业。二是实施绿色保护工程。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契机,推进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天然林大量消失,生物物种灭绝,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严重问题。在自然情况下,物种一方面进化,一方面也在自然灭绝。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干扰,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总之,天然林、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生物圈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财产,它不仅提供现时利益,更提供长远利益,保护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三是实施山区绿色综合开发工程,促进山区生态环境和经济面貌的根本改观。山区综合开发既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重大举措,又是振兴山区经济、促进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大计。实施三步战略,“决策山区、决战山区、决胜山区”,即分三个阶段进行,2050年完成。四是大办绿色产业。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实现五大转变:一是从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二是从初级粗放产业转变为科技为先导的优势产业;三是单一支柱产业转变为多元支柱产业;四是林业主体由二元格局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格局;五是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五是科学技术是牵动绿色事业前进的火车头。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为发展绿色事业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未来的工业——生态工业。工业革命开创了机器大生产的新时代,以机器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的出现,使世界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为社会创造和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发展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选择新的发展战略。生态工业,是未来我国现代工业新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工业,是指合理、充分、节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使一个生产过程企业的废料成为另一个生产过程企业的原料,实现物料多层次综合再利用闭路循环。生态工业和传统工业的区别主要在于力求把工业生产过程纳入全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系统,把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

生态工业主要强调如下4 点:一是工业企业生产不是单纯追求内部经济性,而是一个良性生态系统整体经济性;二是工艺设计十分重视废物资源化、废物产品化、废热废气能源化,形成多层次闭路循环,形成无废物、无污染工业体系;三是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管理工业区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四是实现投入少、消耗低、产出多、质量优、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工业。发展生态工业,要合理利用资源,确立资源的系统观;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工效,降低能耗;生产流程实现物料闭路循环,创建无废工业区。

总之,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生态世纪。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林业、工业发展的生命线,生态农业、林业、工业则是人类的生存发展线。新世纪将是生态农业、林业、工业发展的新阶段,是生态文明的新纪元。我们要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新世纪的到来。

来稿日期 1998年4月

标签:;  ;  ;  ;  ;  ;  ;  ;  ;  ;  ;  ;  ;  

面向生态文明的21世纪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_林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