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论文_李丽芳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65.6%,观察组满意度90.9%,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必要且有价值,要科学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癫痫;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214-02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致残率高,如果不及时有效进行干预和治疗,容易继发癫痫,严重威胁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质量[1]。笔者主要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6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9.2±5.1)岁;患病时间:5d到6个月不等,平均患病时间(3.3±1.4)月;疾病类型:脑出血10例,脑梗死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出血和缺血混合型7例。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9.6±5.5)岁;患病时间:7d到6个月不等,平均患病时间:(3.6±1.5)月;疾病类型:脑出血11例,脑梗死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出血和缺血混合型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疾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内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疾病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意识清醒程度等,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当患者癫痫发作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采取防咬舌措施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另外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予以吸氧治疗,保持呼吸顺畅,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解决,对患者进行守护,做好防护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治疗药物,口服纯中药抗痫胶囊系列,调整病房的光线,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养病患病,预防患者发生癫痫。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护理人员可协助医生找准患者出现继发性癫痫的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促使患者的症状得到快速缓解;平时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例如固定病床护栏、预备牙垫等防止患者发病时出现意外。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烟酒等,不能暴饮暴食。③癫痫过后,护理人员也要防止患者出现短暂性躁动,避免患者出现自伤或者他伤。④患者服药前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服药后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尽量将药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性。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紧张、自卑、恐惧的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更好的融入生活。⑥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内容以及注意事项、日常防范措施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的配合度。患者外出时要随身携带填写详细的自身卡片,以便患者发病时便于急救。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3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主要指标包括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每项指标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采用自制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分,满意:>8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检验,以(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32例,满意11例(34.4%),较满意10例(31.3%),不满意11例(34.4%),满意度65.6%;观察组患者33例,满意20例(60.6%),较满意10例(30.3%),不满意4例(12.1%),满意度90.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逐渐加深,脑卒中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疾病主要源于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脑功能临床缺失,致残率高,如果未加以有效治疗,容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失调,进而继发癫痫,给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3]。因此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治疗中,不仅要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更要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所以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患者予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防范、健康指导、用药指导等,可有效排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以及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治疗效果明显增强,如研究所示,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的同时辅助有效护理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必要且有价值,要科学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秀芹,马桂芬,刘书琴等.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2012,40(1):130-132.

[2]伍燕环,邓丽芬.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护理干预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80-81.

[3]胡云霞.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835-4836.

[4]曾广灿.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55-157.

论文作者:李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论文_李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