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成长论文_刘银珍

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成长论文_刘银珍

广东省兴宁市福兴五里小学 514521

一、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语言文明。语言是交际工具,是人的心声的表露。平时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掌握礼貌用语和体态用语。礼貌用语为:对长辈或向问话的对方表示尊敬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帮助要用“请”;别人帮助了你要“谢谢”;当别人感谢你时要说声“不客气”;当妨碍了别人时说声“对不起”;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说声“麻烦了”;早晨见面时要问声“您早”;午后见面时要问声“您好”;当与别人分别时要说声“再见”“欢迎您再来”等等。体态用语包括微笑、鞠躬、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要告诉学生在交谈时语气要温和,语调要平稳。

2.教育学生在行为上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要教育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孝敬父母是子女应有的纯真感情。在这方面,我们应向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学习。孝敬父母,首先要在思想上听取父母的教导和指点,其次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父母,尤其对于体弱多病的父母,要更加体贴、关心和照顾,积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外出时,要向父母说明去向、理由和所需的时间,并且要按时回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当面打招呼,可以给父母写留言条或委托别人转告父母,回来后主动向父母打招呼。

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负有重大的责任,理应得到学生的尊敬;反之,学生是否尊敬老师,也是学生文明程度的标志。尊敬老师,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上好每一堂课,其次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再就是对教师要有礼貌。每天第一次见到教师时要立正问好,不能直呼教师的姓名,要用尊称。上下课时要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接受教师递送的作业和物品时要用双手接。在发奖等郑重场合,不仅用双手接送,还应鞠躬,打队礼致谢,教师进行家访时热情接待。

要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尊敬和关心照顾老年人,对待老年人的举止要文明,和老年人说话要有礼貌,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团结友爱,不欺侮弱小,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不讽刺、挖苦、捉弄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必须给予应有的尊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待外宾,要热情大方,不卑不亢,以礼相待,尤其不应向外宾索要礼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事要请假,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这是一个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不与其他同学交头接耳,不搞与课无关的事。按时完成作业对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做作业要认真、努力、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洁净。

2.较高层次的学习习惯: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直到养成主动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主动纠正学习上的错误;敢于质疑问题,并力争解难答题,会使用工具书。

3.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经常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购买图书;能多角度思考问题,能独立钻研,能科学用脑等。

4.具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我们虽然坚决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不能随意增加课业负担,但也要让学生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萤学”“映雪读”的学习精神,不能高兴就学而不高兴就不学、好学就学而不好学就不学、喜欢的就学而不喜欢的就不学。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学而不是盲目学,要主动学而不是被动学,要全面地学而不是偏科学。

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精神的激发,会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学、会学、会自学、爱学习。久而久之,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也就具备了立足于社会的本领。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1.应让学生关心家务事。家庭是学生经常活动的天地,也是他们首先接触的“小社会”,家长若对子女的衣、食、住、行等照顾得无微不至,却不让孩子关心家里的事情,孩子干点活怕累着,办点事怕出错,渐渐地孩子就会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不管父母怎么累,也想不到帮忙。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和关心父母的情感,将来就会出现你舍不得孩子而孩子会舍得你的悲惨局面。因此,学校要把布置和检查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作为一项教育内容。

2.在校进行劳动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律,制定由易到难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低年级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这是劳动教育的第一课,要求做到“八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决不是什么人别出心裁地强加在小学教师身上的额外负担和附加任务,而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育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因此,小学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自觉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切忌时冷时热、时紧时松。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是教育学生保持已有的良好习惯;二是引导他们纠正现存的不良习惯;三是积极培养他们目前尚不具备的新的良好习惯;四是做到五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说服教育与强化训练结合、近期教育与长远目标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论文作者:刘银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成长论文_刘银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