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比较研究论文_陶爱萍

陶爱萍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 413500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6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3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1%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疗效更加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利多卡因;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主要致病机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发不稳定斑块破裂,在冠状动脉内发生急性血栓,心脏血供突然急剧减少,心肌细胞持续严重缺氧缺血而致[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恶化迅速,常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律失常会使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主要脏器难以灌注,发生晕厥以及猝死现象,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探讨比较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的疗效,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55-67岁,平均年龄(61.7±5.6)岁。梗死部位:18例下壁梗死患者,8例前壁梗死患者,7例前间壁梗死患者;对照组患者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1.5±5.5)岁。梗死部位:16例下壁梗死患者,9例前壁梗死患者,6例前间壁梗死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可比,(P>0.05)。

1.2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停止应用能够影响心率的药物,给与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静脉注射50 mg利多卡因,速度在2mg/min左右,维持一天。研究组治疗方案:在10min内静脉滴注150mg胺碘酮,速度1 mg/min保持6h 后,以0.5 mg/min速度维持一天。患者治疗前后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过程中每三天进行体表心电图检查一次,观察症状变化情况。

1.3疗效指标

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显效:症状均得以改善,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 超过70%,心率在原基础上提高超过15%;有效:部分症状改善,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超过50%,心率在原基础上提高10-15%左右,时间稍长;无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出现反复波动,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均成功完成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1%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导致破溃斑块处血小板聚集、粘附及释放,激活凝血系统,形成急性血栓,进而血管腔完全闭塞,病情恶化迅速[3]。常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对正常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残率较高[4]。虽然随着抗血小板、抗凝、扩冠及溶栓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其病死率与以前相比明显减少,但患者病死率、远期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仍然比较高。

目前治疗该病中比较常用的药物是利多卡因,其虽能减轻室性心律失常,不过疗效较差,药效时间短,难以使病死率下降[5-6]。近几年发现逐渐得到应用的胺碘酮疗效更好,其具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作用,半衰期更长,可以有效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延长,对心房传导纤维钠离子内流发挥抑制效果,进一步减少窦房结自律性[7-8]。另外,还可以完善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磷脂损坏减轻,从而对细胞结构、细胞膜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故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比较二者发现胺碘酮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相对于利多卡因而言,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案,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庆,马晓芬.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798-3799.

[2]宫伟民,吕小宁.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138例比较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5):665-666.

[3]汪海洲.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67-68.

[4]邓少雄,郭南鸥,洪美满.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不同范围梗死的心律失常机制及预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6):2018-2020.

[5]蒋达兴,丁继军.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63-1964.

[6]胡家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76-77.

[7]党松,王晞,胡娟,等.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2,11(5):323-326.

[8]吴海雄.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99-100.

论文作者:陶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  ;  ;  ;  ;  ;  ;  ;  

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比较研究论文_陶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