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脊柱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苏星华

关于脊柱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苏星华

苏星华

(永城市中心医院骨科 河南 永城 476600)

【摘要】 择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具有关节外表现的强直脊柱关节炎患者为试验对象,共116例,列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无关节外表现的脊柱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外表现情况和有效的治疗对策。结果表明,在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注意其关节外表现,做到尽早发现和早期治疗,临床治疗时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关节外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疗效。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关节外表现;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96-01

脊柱关节炎在骨科临床中较多见,指一组互相关联的以侵犯外肘关节、脊柱及关节周围结构为主的多系统慢性炎症情况,主要包括反应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等,整体人群的疾病发生率约为0.5%至1.9%[1]。脊柱关节炎患者同时可能合并关节外表现,并累计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进而损害关节外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笔者以本院收治的116例强制行脊柱炎患者为例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其关节外表现情况和临床治疗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于2013年6月开展至2014年12月结束,入选的研究对象均为该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所有患者的疾病情况均与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小组中轴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2]相符合,排除存在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以患者有无关节外表现对其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具有关节外表现)116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0例,年龄21岁至47岁,平均年龄(29.87±2.10)岁,病程35至198个月,平均病程(104.32±2.31)个月。以同期收治的无关节外表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对照组,共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年龄20岁至48岁,平均年龄(29.33±3.43)岁,病程36至199个月,平均病程(105.67±3.4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主要项目有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C反应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B27、血小板计数。

1.3统计分析

对本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关节外表现

临床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外表现主要体现为:眼部病变12例、心脏病变35例、肺部病变18例、肾脏病变15例、皮肤表现16例和骨骼表现10例。

2.2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水平差异不明显,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3.0760,P>0.05,详细数据分析见下表1。

3.讨论

脊柱关节炎的眼部病变表现为虹膜炎、急性结膜炎、葡萄膜炎等,主要症见流泪、充血、疼痛等,葡萄膜炎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为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睫状肌麻痹剂,依据患者的炎症程度用药[3]。脊柱关节炎合并葡萄膜炎的治疗应联合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

脊柱关节炎并发心脏病变的发生率高达64%,但是大约50%的患者在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只能发现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故应对怀疑心脏病变的患者进行心动图检查,以早期发现,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

脊柱关节液受累肺部病变的发生率在40%至80%之间,多呈进展性,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部分医师和学者认为与肺部感染、肺尖部机械压力变化、X线照射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治疗尚不能够有效逆转疾病变化,主要应用生物制剂进行关节症状的控制。

脊柱关节炎合并肾脏损害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治疗对策主要为原发病治疗,可使用应用柳氮磺吡啶等免疫制剂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肾功能保护。

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皮肤表现主要为结节红斑、旋涡状龟头炎、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等,临床治疗用药主要有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等。

脊柱关节炎患者的骨骼表现主要为骨质疏松,临床治疗应在基础骨质疏松治疗的同时应用TNF-α拮抗剂治疗,在改善病情活动的同时改善骨密度。

本项研究显示,脊柱关节炎存在关节外表现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上述指标可作为脊柱关节炎关节外表现的有效评价指标,在临床检查中应加强注意,一旦发现应给予早期对症处理。

表1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分析(x-±s)

分组HLA-27(%)PLT(*109/L)CRP(mg/L)ESR(mm/h)

观察组(116例)100.00388.70±6.4442.41±3.0970.19±2.50

对照组(76例)96.32307.20±3.4917.44±2.7045.80±3.26

X ?/t3.07608.89609.65908.7693

P0.11200.00000.01250.0030

【参考文献】

[1] 罗贵,赵征,朱剑等.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6):464-468.

[2] 赵征,王炎焱,金京玉,等.34例骶髂关节异常误诊为脊柱关节炎的磁共振成像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9):724-729.

[3] 金京玉,孙飞,王刚,等.误诊为脊柱关节炎的低磷软骨病26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1):847-851.

论文作者:苏星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关于脊柱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苏星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