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_知识经济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_知识经济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全球化的经济走向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竞争等一系列新问题。

早在十多年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就发现,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成员,他们听从事生产活动的结果,已不可能像统计有形资产那样可以准确测算了,在许多场合下,他们的产品是无形的、内涵极为丰富的“知识”。当这些大企业、大公司相继推出以这种知识为内涵的新产品,展开新一轮的竞争,抢夺市场份额的时候,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企业的资产,而且还代表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成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毫无疑问,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将越来越依赖对知识的积累、开发和有效利用;越来越注重企业内部成员知识的塑造和外部“知识型”人才的交流、合作和联合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需要有新的理念、实施新的管理模式。为了顺应这股潮流,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无在那些大企业中被提了出来,一些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等知名大公司,开始设立“知识主管”“学习主管”等高级管理职位,协调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乃至经营策略等诸多问题。

一、企业需要的知识

什么是企业需要的知识?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从西方的宗教改革到现代的计算机信息革命,对知识的定义有许多版本。当今最为流行的注释是:知识就是认知;知识就是信息。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认为,对事物的认知就是拥有了该事物的知识,或者说,我们具备了某种信息,同时也就具备了某种知识。

但是,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因为对企业来说,光有认识和信息还不可能形成企业竞争的优势。许多人尽管有很好的见识,也有许多信息,但却未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反,在许多大企业中由于管理不善,遏制企业成员卓有见地的创新活动之事屡有所闻。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人们将知识解释为认知和信息的做法,忽略了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即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的环节。只有在这一环节中,将有用的认知和信息真正融入企业每个成员的行动之中,才能化知识为力量,才能为企业创造需要的价值。

把对知识的理解化作具体行动的力量,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由知识引起的企业行为上,而不是认知或信息上。认知和信息只是知识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企业最终需要的产品。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要学习某项技术,可以求助技术书籍和参加这方面的培训,但书本和培训班传授的技术内容,仅仅是我们上述谈到的认知和信息而已。根据我们对知识的解释,真正构成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必定离不开实际操作能力,即能够提供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书本中的有关技术信息和在培训班上对该技术的认知只是为产生知识,即为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提供有效的操作行为创造了条件。

因此,真正能够使企业活动富有活力并取得成功的知识,应该具备这样两方面的特性:1.财产的特性——可以被开发利用的、有价值的认知和信息,它能够不断积累、保存、筛选和完善,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成员和部门所利用。2.实践的特性——能够根据掌握的认知和信息,开展发明、建造、编纂、组织、改造、转让、共享、应用和保护等一系列活动,并能够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企业需要的知识:即“所知+所干=知识”,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企业才可能构筑知识管理的大厦。

二、企业的知识管理

上述观点的形成,是出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竞争转移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竞争是一种相对缓慢的、可以预测的,而且为大多数正规的信息系统能够掌握的企业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以程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能够根据某个特定企业的性质,作出最大限度提高企业效率的承诺。而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则不同于前者强调最大限度的预测性,它强调的是预知性和适应性。它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经营的特征就在于“重新认识和定位”,即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重新确定企业的目标、目的和经营方法。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企业往往会面对形势的需要,作出根本性的、非线性的变动,取代以往预测性的、根据程序编排的反应。在一个知识创新周期加快的年代里,新的认知和信息的大量涌入,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对编制程序的专家来说都是难以预料的了;而如何提高企业成员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和指令时应有的预见性和反应能力,并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迅速采取行动,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

在一个对变化可以作出相对预测的信息时代,技术专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供应商能提供的知识管理,就是事先编制好的解决问题的程序。这些程序都是由技术专家事先设计,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模式,储存于数据库中,指望今后一旦遇到事先预测到的问题,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加以解决。这种知识管理就是一种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处理数据的规则,并保证数据运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信息管理。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系统只能适应稳定的、能预测的运营条件,它对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过去的20年里,据统计美国工业用于信息技术开发的投资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但是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收效明显。在同样的系统内投资同样的钱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可能对某些企业会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而对另一些企业,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这种失败的原因归之于某些企业制度上的疏忽,即在企业的管理人员中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正确含义,因此就不可能在企业全体成员中形成将正确的认知和有效的信息化为行动的共识;另一方面,当知识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的时候,企业将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而且还会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这样它势必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联合推进,需要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与竞争。然而上述失败的这些企业内部成员的知识,却没有同企业外部即社会共享的知识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因此就不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迎合整个社会的需要,也离不开社会的推动和组织,即需要有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大环境;而且还必须把知识管理落实到企业每个成员的行动中,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企业内部的小气候,只有这样,企业运营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效益;不然,信息时代知识管理的习惯模式就可能会落伍,成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被淘汰。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

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就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去适应企业发展、生存和竞争的需要。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信息数据综合处理的能力,而且更注重企业中每个人特有的发明和创造的能力,更注重企业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传统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根据规范和指令对信息加以处理。这种处理模式往往会导致对“知识”和“信息”认识上的混淆。事实上,知识和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存在于使用信息的人中间,而不是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知识不同于信息,它植根于人的头脑中间,知识的发明来源于社会互相交往、互相作用的过程之中,只有人类才在知识发明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而计算机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它仅仅只是工具而已。强调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管理不能充分体现人的潜能;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则注重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它强调的是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默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提高企业全体成员素质的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新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成员能够对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作出不同的、恰当的反映,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情况。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光靠企业原有的计算机数据库所拥有的那些信息材料和处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知识管理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灵活的管理方法,它要求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投入和参与,它对企业的发展趋势有全方位的理解,而且不会因企业已经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而束缚自己的手段;相反,它会根据各个发展时期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作出合理安排。

因此,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管理概念,它也是一种影响全局的战略方法,是一种提高人的行为能力的思维方式。它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运作至关重要,是促成知识转换,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效率,从而增强竞争力的可靠保障。它不是深奥的理论,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企业管理模式。

三、组织企业的知识管理

那么,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如何从过去“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模式”转变为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模式”呢?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知识经济时代所发生的基础变化(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知识经济却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形态);和主导型要素的变化(农业经济的主导型要素是生产工具,工业经济的主导型要素是资金,知识经济的主导型要素是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知识管理要解决的是怎样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及服务项目,怎样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企业全体成员的作用。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落实企业知识管理就必须:

(一)作出战略调整

1.过去,企业通过事先制定目标和措施,对企业员工和他们的行为实行约束管理,而新的管理模式应该把企业看作是充满人性的集体,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

2.不再强调企业刻板、僵化的办事规则和惯例,而应该根据随时发生的变化和外部环境重新调整和修改这些规则和惯例;

3.加强调查研究,防止简单化,避免作出不成熟的决定;

4.鼓励多元化,鼓励企业员工以主人公的姿态献计献策,发表不同的意见,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对应机制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5.尊重知识,包括尊重企业每个成员的性格和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氛围,同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丰富知识管理的内涵;

6.运用新的、灵活的技术,制定柔性的规章制度,建立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和外部人员共同关心、共享利益的沟通网络;

7.开放企业信息库,使企业成员有机会了解企业发展的各种情况,从而使他们获得应有的技能和权力,在企业经营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能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从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知识管理的新模式,除了强调营造交流氛围,沟通人际关系之外,还要在管理模式结构上进行转变以确保企业的运营能力。对信息系统而言,应开发新的软件,采用新技术确保企业成员能够更快、更好地吸纳新信息和新技术;对技术部门而言,应该使之更社会化,更公开,更灵活,更尊重用户;对实施部门而言,应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而不仅仅只是上交问题或按部就班地处理问题。只有真正形成企业全体成员能够融洽交流的一个整体,信息技术才能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发挥最佳的作用。

(二)确保措施到位

尽管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有所不同,但对所有的企业来说,必须能够有效地处理知识,尽最大努力将知识转化为效益,转化为价值,这才是企业成功的管理之道。要确保达到这个基本的目的,企业的知识管理应该从下列三个方面着手:

1.经营方面

进行有效的采集、分类,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在企业中鼓励知识创新,明确为什么要投资和开发利用知识,明确从哪儿着手,到什么程度,应从什么角度来考虑采取怎样的策略,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与谁合作,准备获得什么,放弃什么。所有这一切必须要有到位的措施,如:制定企业计划和经营策略,并通过知识管理使之得到实现;设计、制造和销售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改变经营方向,培育、开发、利用知识财产;走联合经营道路,促进知识的开拓和转换。

2.管理方面

在与知识有关的经营活动中进行决策、组织和指导,并监督知识的流向和使用,保证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达到理想的经营目的,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有:促进知识创新、获取、保留、转让和利用;监督知识管理操作程序和相关的落实部门的职能;决定知识经营活动具体内容,提供各种资源;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和实施办法。

3.操作方面

知识管理必须面向应用领域,必须将知识“市场化”、“实用化”,使知识的潜在使用者,即企业一般成员能够了解其应用价值和生产能力,并自觉将知识用于价值创造中,比如:鉴定知识的含量,确定可利用的知识;通过教育培训建立人才资源库,完善人才引进、提拔和奖励机制;实施研究开发,完善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和升级、定单分配和定价的全套过程;建立专家网络和咨询网络,共享知识。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即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重新认识企业员工发明创造和工作经验这样的无形资产,虽然准确量化这种资产的影子价格极为困难,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无形资产,企业的知识管理就会无从着手,面对千变万化的经营环境,企业就不可能会有光明灿烂的前途。过于强调计算机化的作用,可能会掩盖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受过教育的、有责任心的和富有想象力的企业员工,对企业来说比拥有先进的技术更重要。

标签:;  ;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