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_农产品论文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_农产品论文

发展冷链物流一举多得——国家发改委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论文,冷链论文,发展规划论文,国家发改委论文,多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我国的农产品流通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得到解决。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运输途中的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带动农产品跨季节销售

目前我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可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又可以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满足居民消费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居民开始逐渐关注、农产品的物流。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还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保护农产品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

此外,最近大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其中有成本上涨、产量减少、人为炒作的因素,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我国很多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因为冷冻保鲜能力不足,收获后腐烂变质,造成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国家发改委出台《规划》,按照这个目标任务,目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将得到一定改善,既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又障了居民的基本消费。

促进冷链运输发展

由于冷链物流的运输成本高于土法保鲜,国内食品企业在采用成本相对高昂的冷链运输方式上并不积极。据了解,如果使用全程冷链物流体系,食品企业物流成本达产品销售额的50%到70%,而采取土法保温或常温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可能只有2%。在一些物流企业的冷库里,大多都是海鲜、禽类、肉类,蔬菜水果太少,是因为成本太高,没人来存。而此次《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冷链物流行业面临一个不小的发展机遇。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张晓强指出:“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冷链发展滞后,我国蔬菜、水果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2%,且其中80%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相关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联系电话:0451-82620349

标签:;  ;  ;  ;  ;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