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及评估论文_颜家凤,张广蕾

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及评估论文_颜家凤,张广蕾

颜家凤 张广蕾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562400

摘要:目的 观察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64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将64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异烟肼及利福平常规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吡嗪酰胺进行治疗,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称为研究组,观察并比较参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抗结核完成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抗结核完成率75.00%(24/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抗结核完成率,并减少患者的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乙肝;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结合分枝杆菌引起,据统计,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肺结核合并乙肝的人数也日益增多[1]。肺结核合并乙肝的临床治疗比单纯的肺结核或者乙肝相对更难,所以其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2]。笔者就对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64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将64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异烟肼及利福平常规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吡嗪酰胺进行治疗,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称为研究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2.30±1.28)岁;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2.43±1.20)岁。参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给予参照组患者及研究组患者异烟肼及利福平,异烟肼每天0.3至0.4g,利福平:将600mg的利福平注射液溶于5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一天一次,在症状改善后,将利福平改为每天0.45g至0.6g口服。

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吡嗪酰胺,每天1.5g,连续治疗2月.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一天一次,每次0.75mg;左氧氟沙星一天1次,每次0.3mg。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三个月后停止使用,其余药物继续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参照组患者及研究组患者肝脏保护剂,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参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组间比较,患者性别分布、抗结核治疗完成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抗结核完成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抗结核完成率75.00%(24/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研究组有6例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占18.75%(6/32),3例发生功能损害,占9.38%(3/32),参照组有15例发生胃肠道反应,占46.88%(15/32),1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占37.50%(12/32),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早期肺结核病并无明显症状,也不一定会发病,在患者抵抗力减弱或者变态反应明显的时候,才会引发临床症状,肺结核患者如果及时被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可获得痊愈[3]。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主要表现为畏食、恶心、乏力、腹胀等。近年来,肺结核及乙肝的发病率均有上升,两种疾病均有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临床一般采用联合用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且联合用药的种类一般多于三种,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是临床治疗肺结核最经典的联合用药方案,但研究发现,上述联合用药方案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炎,对于合并乙肝的患者而言,采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会使肝损耗加重[4],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停药处理。所以临床需要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异烟肼会影响口服利福平的吸收,所以,临床将利福平的给药方式改为静脉滴注,具有起效快,避免首过效应的优点。同时加用乙胺丁醇,抑制结核杆菌的合成而发挥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同时左氧氟沙星也对结核杆菌具有抗菌作用,同时对肝脏的毒性低,安全性更高[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说明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肝脏损害少,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业明.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可行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3,03(36):254-254,255.

[2]袁新琼.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6(32):84-85.

[3]吴启文,赖小丽,叶伟生等.肺结核合并乙肝80例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3,03(15):155-155,156.

[4]苏国生,黎建源,程万里等.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126例治疗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30-31.

[5]曾秀忠,麦群娣,曹丽红等.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0):72-73.

论文作者:颜家凤,张广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及评估论文_颜家凤,张广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