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产妇羊水栓塞的效果体会论文_许银花

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产妇羊水栓塞的效果体会论文_许银花

甘肃省瓜州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讨论使用临床路径化护理应用于围生期产妇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待分娩的116例产妇。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根据随机分配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有52例产妇,对照组中有64例产妇。我院妇产科对观察组中的52例产妇实行路径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中的64例产妇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各项指标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的52例产妇羊水栓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的64例产妇。对照组中的64例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中的52例产妇。观察组中的52例产妇平均住院时要比对照组的63例产妇缩短。观察组中52例产妇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64例产妇。结论:临床产妇使用路径化护理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产妇羊水发生率,还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产妇对当次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羊水栓塞;临床护理路径;产后并发症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多种护理模式的出现也给患者带来了越来越好的医疗体验。近年来,产妇产程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概率逐年提升,而羊水栓塞的危险性也是众所周知的,死亡率排妇产科前列,选择怎样的护理模式也是降低产妇羊水栓塞发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院妇产科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对产妇实行路径化护理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本次实验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待分娩的116例产妇。观察组中的产妇年龄范围为22岁-36岁,平均年龄为27.6岁。对照组中产妇年龄范围为23岁-36岁,平均年龄为28.2岁。观察组中有47例产妇是第一次生产,占观察组的90.38%.对照组中有58例产妇是第一次生产,占对照组的90.63%。观察组中有3例产妇伴随胃肠道疾病。对照组中有6例伴随胃肠道疾病。患者年龄、生产次数以及是否伴有胃肠道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根据随机分配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52例产妇,对照组中有64例产妇。观察组中的52例产妇采用路径化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包括药物使用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中的64例产妇采用常规性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不同的护理模式来比较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产妇满意度。从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良性。

1.3.统计学方法 归纳分析产妇的产程数据并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统计整理。对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我院妇产科本次试验中,观察组52例产妇中出现了4例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发生率为92.30%。对照组64例产妇中出现了10例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发生率为84.38%。观察组52例产妇中有6例出现产后并发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46%。对照组中64例产妇中有13例产妇出现产后并发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69%。观察组中52例产妇平均出院时间为7.34天,对照组中的64例产妇平均出院时间为8.76天。在我院经过妇产科常规护理的64例产妇中有7例患者因为护理不得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满意度为89.06%。而接受过路径化护理的52例患者中中则只有1名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满意度为98.07%。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3.1.1预见性护理 由于羊水栓塞发生较为迅速并且严重时威胁生命,死亡率极高。羊水中含有丰富的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中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进入血液,极易发生肺动脉栓赛,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医护人员要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并且及时针对性处理。避免因为检查的疏漏而导致患者出现羊水栓塞。对即将分娩的产妇宫缩做详细的记录,出现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防止产程出现意外。分娩时避免用力按压子宫防止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造成产妇意外危险[1]。

3.1.2药物护理 产妇在分娩前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当产妇分娩前出现呼吸困难,寒颤等羊水栓塞现象时,需要及时注射地塞米松,注射量为20mg,另外也可以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量为800mg,首先静脉注射250mg,剩余550mg使用静脉滴注[2]。不仅可以改善和稳定溶酶体,还可以抵抗过敏反应,保护细胞。之后对羊水栓塞患者进行供氧,使用高浓度氧气面罩,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现象。使用罂粟碱来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症状,用量为23-78mg溶于20%葡萄糖溶液20ml中进行静脉注射,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反复注射[3]。羊水栓塞患者的迷走神经可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使用1.6mg的阿托品可以缓解该现象。羊水栓塞患者会出现肺血管痉挛现象,针对此情况可以使用8mg的酚妥拉明,可以提升心肌动力,添加5%浓度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速率为每分钟10滴,定期检查血压[4]。对于第一产程患者实行剖宫产进行分娩,并仔细进行缝合,防止二次出血[5]。第二产程患者实施阴道助产。

3.2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必要性 临床护理路径其实可以作为一种管理的工具来将护理质量提升,由于羊水栓塞的危险性决定了产妇护理工作的严谨性与预见性。本次试验我院通过对产妇进行路径化护理,不仅降低了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并且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我院不仅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和学习,并且对产妇进行宣教,减少了产妇的痛苦,同样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妙琴,钟丽红,陆丽等.羊水栓塞抢救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0):1518-1519.

[2]张敏,李延华.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羊水栓塞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45):106-107.

[3]武珍珍.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羊水栓塞的护理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118-118.

[4]吴艳霞,孙莉,刘学军等.羊水栓塞6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4):248-249.

[5]磨琨,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170-172.

论文作者:许银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产妇羊水栓塞的效果体会论文_许银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