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建筑行业因其风险高,事故多发、频发而被列为我国的高危行业之一,一直备受我国政府和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不到位,则易导致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则应把重点放在对项目的安全管控上,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项目就成了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沿阵地,如何守好这个前沿阵地,那就是要系统地做好对人、机、料、法、环的充分管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生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方法
1导言
我国的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来做支撑,农民工作为建筑施工生产一线的主体,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安全技能掌握程度偏低是普遍现状,若建筑施工企业在设备投入上配置低,提供的作业环境差,再加上安全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不高,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高发、频发也就无可避免,这就与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违背,不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安全的美好期望,为此,这就需要广大建筑施工企业依法生产、严格自律、规范管理、不断提高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方面
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一方面加大对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管与监督力度,这样的方法对于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意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一些企业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检查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对于安全施工管理而言具有复杂性、流动性、渐进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企业监管力度的薄弱监管体系的管理不具体,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实际生产安全生产问题的存在,此外,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问题。他们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经常不遵守安全规则和条例。
2.2人员素质方面
在人员素质方面,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的文化程度相比较低,对于安全施工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深认识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安全管理人员基数偏少,专门专项的管理人员少,针对这一问题企业更应该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培训制度。这样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整体,对于安全施工专业知识更加了解这家可以。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安全技术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项目施工难度也在增加这样就给安全施工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工程建筑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有关安全技术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未能及时识别施工危险的危险源。②企业未能为施工人员配置安全防护装置与配置安全防护装置未达到施工要求水平等问题。③当发生事故时安全救助措施与反应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有效的救助,这样对施工人员的伤亡增加约企业损失增多。④一个施工项目被众多施工队所分包施工,由于不同施工队之间的差异。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从而增大了安全问题的扩大性。针对于安全技术方面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存在着,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而造成施工人员作业强度增大,施工条件恶劣,施工作业并恶未达到标准。
(1)施工作业非标准化。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施工人员遍布在工地上进行工作,所以难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这对于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提升了难度。
(2)作业强度大。在施工过程当中因施工,工艺要求要求施工人员以手工作业湿地作业为主,这样劳动力增大,极易造成施工人员因乎略而造成安全问题。
(3)作业环境条件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工程施工施工一般在户外进行,户外场所工作环境较差,自然因素时常发生,在自然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还要继续施工,所以发生易发生事故。
(4)交叉作业、高处作业。一般施工工作在两米以上的称为高处作业,但是现在一般是高层建筑高度都达几百米,故在工程施工当中高处作业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作,正如建筑物内外的装修工作,管道铺设,模板铺设等都属于高处作业危险性极高。与高处作业,相反的是地下工程作业。一般地下工程作业都达到地下几十米,多个班组共同施工,这样造成了地下作业的交叉性危险。
3提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方法
3.1重视“人”这个关键要素。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人作为建筑施工生产的关键要素,他是决定一切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安全法制意识、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从业行为的规范与否。为此,施工项目应重点在从业人员的配置上、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培养上狠下工夫,要作为第一核心要务,只有抓住了“人”这个关键要素,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才能迎刃而解。
3.2使“物”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施工项目,在建筑施工设备设施、施工器具的选择上、在按章规范操作上多做文章,下大力气。如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设备、选择智能化程度高的设备,器具,并督促作业人员规范操作,安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3.3严把“料”的品质,以“质”促安。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须严格控制成品、半成品等原材料的质量关,保证用于生产环节的原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用施工质量促进作业过程安全。
3.4技术兴安。建筑施工,必须采取正确、规范的施工工艺、方法。大量生产安全事故表明,施工方案制定的不科学,不规范、或从业人员不按照技术方案执行,均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如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就是一起典型的违反施工技术方案而引发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教训深刻。
3.5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心情好坏,一个安全、规范、舒适的作业环境,不仅能让员工心情愉悦,更能促进员工规范生产,提升工作品质,从而保证生产安全。
3.6多做自我剖析,不断完善管理。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技术是核心,管理是手段,两者互补,缺一不可。因此,在做好上述(一)至(五)项工作的前提下,还需要结合项目实际,多做自我剖析,采取新的管理策略,不断完善生产安全管理。如开展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引入“6S”项目管理、开展项目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推行项目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手段,以达到提升项目安全生产水平,促使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要贯彻好以人为本的初衷,确保施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前提,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做到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奖励与惩罚办法,通过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安全施工的意识,营造良好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对于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督促进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安全施工守则进行施工建设,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J].建材与装饰,2017(48):197-198.
[2]胡春江.乡镇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47):131-132.
[3]夏华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门窗,2017(11):83.
[4]付云蒙,王福来.探析公路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42):232.
论文作者:张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