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陈学清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陈学清

玉溪市江川县路居镇卫生院 云南玉溪 652600

【摘 要】目的:评定腹股沟疝救治中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此次筛选2014年01月-2015年06月因腹股沟疝入住我院的70例患者,以不同疝修补技术为依据分组:传统组34例接受常规疝修补技术,分析组36例则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并对两种疝修补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传统组34例手术有效率73.53%(25/34),分析组36例为94.44%(34/36)(P<0.05);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比对表现出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救治时,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疗效突出,还可改善机体围术期各项指标。

【关键词】常规疝修补技术;腹股沟疝;有效率;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指标

腹股沟疝救治中,选择常规疝修补技术或者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均可实现治疗目标,但两种术式应用价值有一定差异,此次重点评定腹股沟疝救治中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合理利用的价值,并筛选70例于2014年01月-2015年06月因腹股沟疝入住我院的患者为救治对象,分别实施两种术式后,评估两组手术质量,期待能改善腹股沟疝患者病情,提升其病灶组织修补质量。

1.资料与方案

1.1临床资料

此次筛选2014年01月-2015年06月因腹股沟疝入住我院的70例患者,以不同疝修补技术为依据分组。传统组34例,14(女)/20(男);25岁至63岁,其均值(36.5±7.0)岁;该组接受常规疝修补技术。分析组36例,15(女)/21(男);24岁至68岁,其均值(38.0±6.9)岁;该组则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此研究对两组腹股沟疝病例上述信息展开对照后,均无突出差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疝修补技术

传统组34例接受常规疝修补技术:麻醉方式以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为主,对机体疝囊组织进行高位结扎,并对其腹股沟组织的韧带、肌腱组织进行有效缝合。此外,还需对患者腹股沟管组织的后壁进行常规修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无张力疝修补技术

分析组36例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技术:(1)对机体腹股沟组织进行逐层切开,并作斜向切口,使其长度介于5.0cm至6.0cm之间。(2)对机体腹外斜肌的腱膜组织进行切开,并对腹股沟管组织进行充分解剖,确保腹内斜肌成分充分暴露后,使其疝囊组织、精索组织处于游离状态。(3)定位疝囊组织,对其进行充分游离,直至机体疝囊组织的颈部后止。在此操作环节,医师需对患者疝囊组织性质进行判断,若其疝囊体积较小,通常不需切开,经由内环口将疝囊组织翻入患者腹腔内即可。此外,若患者疝囊组织体积偏大,需对其进行横断处理,并对其进行高位结扎,予以合理修整后,再对其进行内翻,并置入患者腹腔内即可。(4)于机体疝环组织中塞入适量锥形充填物,并对机体腹横筋膜组织以及充填物进行有效缝合、妥善固定。(5)将患者精索组织缓慢提起,将网状补片均匀摊铺于机体精索组织后侧,使腹股沟管被充分覆盖后,需对补片进行固定,(6)选择专业缝线对患者皮肤组织、腹外斜肌的腱膜组织以及皮下组织等进行有效缝合。

1.3 数据统计

选用软件版本SPSS20.0,以( ±s)代表文中相关计量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对照两组腹股沟疝病例相关信息,若比对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特征,表明(P<0.05)。

1.4 疗效标准

(1)手术有效率。“治愈”:术后,机体病灶组织已得到充分修复,症状已消失,随访一年未出现复发现象;“有效”:机体病灶组织已基本得到修复,症状已改善,术后半年有复发现象发生;“无效”:机体病灶组织修复质量不佳,症状也无改善[1]。(2)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长、手术操作时长和出血量等。

2.结果

2.1 落实不同手术后两组病例有效率比对

传统组34例手术有效率73.53%(25/34),分析组36例为94.44%(34/36),(P<0.05),如表1。

3.讨论

临床上将“腹股沟疝”细分成不同类型,分别是斜疝以及直疝等,若腹股沟疝症状未能得到及时修补,极易出现疝嵌顿现象,甚至出现穿孔或者坏死等问题,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性因素,所以需要引起重视[2]。临床救治腹股沟疝时,多以常规疝修补技术进行,但是该术式应用价值有限,除了会影响患者愈合质量外,还可能出现复发问题,而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则可取得显著效果。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强调对人工材料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对机体腹股沟结构进行有效保护,并对其腹股沟管组织的后壁进行充分修补,除了能提升修补质量外,还能够降低损伤性,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避免复发问题发生[3]。此次实施两种疝修补技术后,分析组36例手术有效率94.44%(34/36),优于传统组34例的73.53%(25/34),(P<0.05);分析组病例住院时长(4.57±1.26)天、手术操作时长(37.95±4.11)分钟、出血量(28.95±8.37)ml,同样优于传统组的(8.37±1.45)天、(63.02±3.49)分钟和(46.15±6.27)ml,表明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比对表现出显著性特征(P<0.05)。

综上所述,为提升腹股沟疝患者整体治疗治疗,建议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展开救治,除了能提升其疗效外,还有助于改善机体住院时长、手术操作时长和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可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天亭,张爱兰,刘雯雯,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青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9(6):72-74.

[2]杜汉朋,聂向阳,何永忠,等.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3):36-38.

[3]张广钰,李红燕,田小林,等.Ⅰ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结合切口皮下负压引流在老年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J].微创医学,2013,8(2):143-146.

作者简介:

陈学清 (1971年8月) 傈僳族 云南宁蒗 外科主治医师 本科 主要从事临床外科工作

论文作者:陈学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陈学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