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装配式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分析论文_高东媛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节能、易标准化、工期短、精度高、节省人力成本等优势,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某装配式综合楼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该装配式建筑中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低碳环保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安徽省六安市某公司研发综合楼,项目所在气候区为夏热冬冷地区。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3273.7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772.22m2地下建筑面积:3501.54m2。本项目由主楼及裙楼组成,主楼主楼层数为20层,建筑高度为79.100m;裙房层数为3层,建筑高度为16.200m;地下室为1层,建筑埋深为3.900m。

主楼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使用功能主要为厂区宿舍;裙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剪力墙结构,使用功能主要为厂区生产及检测办公等;地下室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剪力墙结构。

2.设计参数

2.1室外设计参数(六安市)

3.空调设计

3.1空调冷、热负荷及冷热源

经对空调区的负荷进行计算,本工程空调夏季冷负荷为 2890k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 1650kW。冷源选择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夏季制冷,机组设置于地下室设备用房,冷却塔设置于裙房屋面。热源选择2台燃气型真空热水机组,冬季供热;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机组设置于地下室。

3.2空调型式,控制方法

空调水系统为机械循环变水量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 7/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冬季空调供回水温度60~50℃。

办公室、宿舍及小餐厅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设置一台新风机。新风机房各层设置,处理室外新风。每台新风机进风管上各设置电动密闭保温风阀(开关型)1个,与对应新风机连锁启闭,亦可单独控制;大厅,多功能厅等大空间空调采用全空气系统处理空气。组合式空调机组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及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末端系统分区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竖向同程、横向同程布置。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补水泵根据水箱水位信号补水。冷冻水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供、回水主管间设置辅助压差旁通阀,空调泵采用定流量。各吊装空调末端冷凝水通过横管接至各冷凝水立管,就近排至机房、管井地漏、室外雨水井或地下室集水坑。

3.3管材与保温:

1、采用镀锌钢板风管材料,法兰联接。空调风管保温采用闭孔橡塑瓦块,壁厚30㎜。

2、水管:DN≤70时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DN>70时。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空气凝结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

3、空调水管保温采用闭孔橡塑瓦块,管径DN≤100时,壁厚32㎜,管径>100时,壁厚40㎜。

3.4暖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

1、制冷机、空调机、水泵、冷却塔及通风机等均选用高效率、低噪声产品。

2、凡会对室内外造成超标噪声污染的通风机及空调机均在其进出风管设消声器,在必要时进排风口设消声器或消声百叶。

3、风管、水管和吊装设备均采用减振支、吊架安装。所有风管与设备、水管与设备的连接均设柔性接头。

4、电制冷冷水机组、空调机组、水泵及通风机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

5、循环水泵均设置变频,既满足设计负荷要求,又能在部分负荷时节能运行。

6、空调系统根据负荷的需求,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容量输出和控制设备启停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7、空调风系统和通风系统的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规定。

8、空调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 EC(H)R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规定。

4.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

4.1高预制装配率提高建造效率及质量

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与现场装配,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的规模经济效益;改变传统建筑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的现状;促进国家建筑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4.2 标准化设计

建筑设计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2013,构件连接节点采用标准化设计,符合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要求。建筑部品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提高重复使用率。

4.3 建筑集成技术设计

各设备管线采用集中布置,所有管线及点位均预留预埋到位。设备管线不直埋于预制构件及预制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内。部分受建筑条件限制的管线必须暗埋,需在预制梁、墙板内预留套管或洞口,水平布置的设备及管线应结合建筑垫层进行设计,垂直布置的设备及管线应在预制构件中预留沟槽、洞口或套管。

设备管线穿越楼板及墙体时,预留洞口四周应采取密封及隔声措施;管井、设备用房等均应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水泵、风机等设备采取减振措施。穿过楼板的套管和管道之间应采取防水措施。所有预留套管、洞口和管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阻燃材料填实。

4.4装修机电一体化设计

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是在建筑物施工前进行建筑结构、装修、机电安装一体化;将室内装修的设计图纸送进工厂加工,将室内装修所使用的产品以工厂化机械制式生产,以工厂化的稳定的流程控制产品的品质,现场只做装配组装的室内装修方式。

采用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可以为电气、给排水、暖通各点位提供精准定位,不用现场剔槽、开洞,避免错漏碰缺,保证安装装修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浪费,实现企业施工成本节约。同时进一步对各专业管线设备在空间上的走向排列进行优化,大大提高了管线的美感及使用效果,保证了管道的可行性、美观性及实用性。一体化室内精装设计施工,大规模集中采购,装修材料更安全、环保,标准化的装修保障了装修质量,避免二次装修对材料的浪费,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本项目采用全装修设计,保证了装修品质,装修部品工厂化加工,选材优质绿色,杜绝了传统装修方式在噪声和空气上带来的污染。

5.结论

装配式建筑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特点。低碳化、绿色发展,成了绿色建筑主力军。机电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暖通空调设计。因此,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中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及设计安装的注意事项,希望对装配式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南嘉菥.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

[2]仇保兴.深度城镇化—未来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策略[J].中国勘察设计,2018(9).

[3]屈国富.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低能耗建筑设计探讨[J].房地产世界2019(6).

论文作者:高东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3

标签:;  ;  ;  ;  ;  ;  ;  ;  

某装配式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分析论文_高东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