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论文_郭蕴

网络时代,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论文_郭蕴

郭蕴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青树坪镇华国中学 湖南 娄底 417701

【摘要】网络时代,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当前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探索网络时代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开辟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84-01

“百年树人德为先”,德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教育活动过程。通过对中、小学生思想变化的调查,我们发现存在以下薄弱点。

一、网络舆论良莠不齐,学生思想观念上存在某些模糊与混乱

当代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敢说敢做,求新求异。他们对网络的诱惑缺乏免疫力。可以说,网络的发展会影响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他们的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失去了明确统一的导向。在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的社会大杂院里,无私奉献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已经淡化,甚至难以理解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而不知爱人,不愿分享,是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求知欲不浓,道德冷漠

当代青少年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钱。他们宽松地生活在美好的生活氛围里,备受父母的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有些小朋友偏重于个人感受,常以自我为中心,一心恋着电视、电脑、手机,无心谈什么学习,谈什么理想。电脑、手机的普及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很大,好多学生沉迷于网络,寻求刺激,完全不想读书,这是中、小学生的又一薄弱环节。

针对中、小学生的薄弱点,我校教师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并让德育教育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我们师生一起学习“强国”,认真领会“两会”精神。我们深入学生,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我们通过“阅读?梦飞翔”活动,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我们每天的午读活动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按照“流程”,学生会自觉整理好书籍和学习用品,端正坐姿,规范书写,潜心阅读。在领导、老师的长期教育、培养下,孩子们逐渐改正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了爱整洁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勤学习善思考的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第三,我们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室,有利于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为了生存,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打拼,留下子女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教育根本无法正确教育或引导孩子们健康发展,这些学生在神态上表现为郁闷,在行为上表现为吊儿郎当,在学习上表现为松松垮垮。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他们好像是缺乏养料,生了病的花草树木,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心理老师通过与他们促膝谈心,查找病因,对症下药,设计心理辅导活动。我们全体老师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用爱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远离了生活的阴影。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

第四,我们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用文化塑造有灵魂的教育。

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我们学校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既能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中、小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又能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认真研究新时代青少年思想品德特点,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渗透力。

参考文献

[1]《湖南教育》(2018总第1007期)《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创新的尝试》/周慈民、《让墙壁也会说话》/郭芙蓉.

论文作者:郭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网络时代,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论文_郭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