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_互动教学论文

“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我校从1984年开始的,以“乐能创”为主线的教育整体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是我校实施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的“乐能创”教育的主要教学结构模式之一。

一、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模式

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互动式”教学结构模式,是由优化“教学互动”的理论基础、主要目标、操作过程和实施策略四个部分组成。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以下三个理论假说:

1.师生统一主体说。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合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统一主体。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表现了主体性的本质特征——能动性和自主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当然主体,谁也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自主认识和自我实践的能力,只有求助于教师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都不可能是教学过程中独立的唯一主体。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而成为活动的统一主体。

2.教学最佳结合说。我们认为,师生的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形成这样的关系和过程:教师从教——教会——不教;学生从学——学会——会学,教与学在这交互活动过程中达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比量和力度应该向着相反方向发展;教从大向小发展,最后达到不教;学从小向大发展,最后达到会学,才能使教与学形成和谐的统一。那么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应该是A+B=10;其中A是学生的学,B是教师的教,10是最佳结合点。

A+B=10,才达到教学互动的最佳结合。A+B>10或A+B<10,都未能使教与学的互动达到和谐统一,也收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人境交互决定说。我们受了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启迪,联系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接受了班图拉关于学习行为的“人境交互决定”的理论假说,并把它作为表征“互动式”教学互动特点的理论依据。班图拉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交互作用所决定。”“人和环境并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它们都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性能。环境的潜能只有在特定的行为使之现实化之后才能起作用。同样地,人的潜能在未被激发之前,也并不发生作用。”“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员的行为会激起另一成员的特定反应,反过来,这些特定的反应又促进了交互的对应反应,从而共同形成社会环境。”

我们认为,儿童学习的心理机能也就是认知的、行为的和环境的诸决定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不是使儿童成为被环境力量所控制的软弱的对象角色,也不是使儿童成为任其选择的自由动因,儿童和他们学习环境是彼此交互决定的因素。唯一使儿童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让环境的潜能现实化、儿童的潜能被激发的方法,就是让儿童与环境进行和谐的互动。

我们试图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三个主要目标:

1.在教育互动中,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2.在教学互动中,调节教学关系和相互作用,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在教学互动中,加强儿童与情境的交互影响,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三阶段七环节”过程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中介(教材、教学手段和其它媒介)的交互活动行为的发展规律为主线,同时反映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的对应关系的教学结构框架。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三阶段”即:启动阶段,联动阶段和能动阶段。“七环节”即: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强化、拓展。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知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互动式”教学序列

三、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四大策略

我们用“教学互动”理论假说的观点,对各种教学策略方法进行筛选、改造、组合,形成具有优化“教学互动”特征的四大教学策略:

1.积极参与策略。“互动”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成了实现小学生主体性的操作上的有效落脚点。

(1)全员参与。可以抓住两个方面:一是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学习,让每个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按自己的水平进行自我学习,使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二是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以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广泛接触,并鼓励学生与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从而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人参与互动交往的生动局面。

(2)主动参与。课堂参与的效益不仅和参与的覆盖面相关,还要极大地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要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必须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良好情境,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要贴近儿童心理,选择好让儿童参与的合适时机和方法。

(3)差异参与。没有差异参与,就没有全员参与。要做到:参与的要求要有弹性;参与的方式要有不同;参与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调动不同类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差异参与”还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和评价,练习时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另一种是“分组教学”:一个班级在完成某一知识学习时,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能力大致相同的儿童在一起作业和上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与各小组能力相适应。

2.情感交融策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源之一。促进师生间情感交融,应采取以下策略:

(1)师生互爱。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师生互爱是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课堂气氛的好坏和师生间是否相互肯定和关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间彼此的好感程度。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充满乐观和具备耐心和能力之外,还要采取一些有助于更好地与学生交往的措施:教态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有畏惧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距离;经常和学生个别交谈,在教学巡视时,进行自发性的师生交谈,以打破沉默的交往局面,在交谈中要表现出兴趣和好感;在课堂交往中除了表扬和正面教育为主以外,也采用些不妨碍集体气氛的批评方式,如表示失望、悲伤以及意味深长的沉默等,并给予幽默、笑话、逗乐和爽朗的笑声以一席之地。

(2)人格平等。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三尊重”: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做出挫伤学生自尊心的举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

教师应该不时地用批判性眼光思考自己通常的教学态度,以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还可以用“角色对换”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交往沟通;某些时候,如老师在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作一评议,有意识请学生提意见,教师当即改正,以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

(3)教学民主。教学民主,除了一般地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采纳、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之外,还要采取“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策略。

观点开放:除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外,对一些不同观点,教师应持开放态度,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讨论性的不同解释和观点,对有些问题教师一时不能作出肯定或完整的回答,应对学生说:“我也不十分了解,待我查询一下。”

教学对话:教学对话,是具有“平等权利”的对话者,尽可能在“同一等级”上,在事先并未确定的道路上展开的语言交流活动。教学对话思维过程是由学生发起的直接从孩子到孩子,从提问到回答,学生直接面对他的同学们,与他们交谈、反驳他们、请问他们,向他们挑战,而表达不需要绕道通过教师来进行,这样有利于形成教学民主氛围。

3.人际合作策略。

合作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教学互动的又一必要条件。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是人际交往的环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体与群体的合作,是教学环境交互决定的重要变量,没有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

(1)语言合作。课堂中的人际互动交往和大部分信息传递,语言行为是一种基本媒介。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语言,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应有以下合作:

发言者不但要善于说,还要善于听,并给对方以发言的机会;参加对话者必须仔细听别人发言,正确理解别人意思,并针对别人意思发表自己意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注意语言的亲切感,这样可以架通师生之间的“心桥”;并运用口述语言的表达技巧,增强感染力,甚至用面部表情、神态变化、手势姿态或体态等非语言行为来增强表达效果。

(2)环境合作。目前课堂座位的“秧田形”排列,不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如有可能,小学以采用“马蹄形”、“半圆形”、“口字形”的座位排列形式为宜,因为只有互相面对面的形式,才能激起有利讨论、对话交流的气氛,而且这样还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

(3)个群合作。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师生互动。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互动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集体教育力量的发挥。因此,加强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这是“互动式”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课堂教学的“小组学习”活动,是最直接和积极的交互影响形式,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其他同学和差生的责任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组织小组之间、排行之间和性别之间的互动交往,如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组际讨论等,来促进群体之间的交往。

4.教学相辅策略。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教法与学法取得一致,相互适应时,才是最经济有效的学习,也只有这样,“教是为了学”才能真正实现。

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可分三类:

(1)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听讲”法、“示范——模仿”法。讲授示范必须适应听讲模仿。

(2)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法,教师提问应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可酌情采用验证、检查、复习性提问和扩散性、因由性提问。教师提问要注意:提问需清楚,具有耐心,给足够时间思考,提问的内容不宜太多,时间不宜过长。教师不应打断或干扰学生回答问题。

“激发——思考”法。就是教师通过设立一定情境——对思维的启发或“激发”,使学生进入思维的主动状态,通过独立思考和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课堂激发,可采用语言激发或无声激发。

(3)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组织——讨论”法。运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要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核心所在;向学生提供讨论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为讨论工作出主意、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抓住讨论结果。

“指导——练习”法。除了尝试性练习是运用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之外,一般的练习都是巩固性的。教师可以利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上发挥作用。比如:行动欲、游戏欲、好胜性,可在有限的范围内为练习和熟记使用,像练习的竞赛形式,是适合儿童天性的。练习手段和形式多样,使学生也具有主动性和行动乐趣的特点。学生在静静做作业时,教师应加强关注地巡视每个学生,消除“教学死角”,进行个别辅导。做好练习要检查学习结果,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掌握情况。

标签:;  ;  

交互式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_互动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