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负面效应的新特征与对策_人文精神论文

现代科技负面效应的新特征与对策_人文精神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新特点与化解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面论文,效应论文,思路论文,现代科学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了生产力迅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认识到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以及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活动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可能给社会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为了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避免或减弱科技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活动需要法律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才能实现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1 综述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王玉平[1]探讨了科技发展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分析了科技发展导致人文精神缺失、人类认识方法有待于系统化、政府对科技的盲目追求等问题,提出应完善科技立法与科技管理、提高科技人员道德素质、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科学技术的影响;胡桂兰、郭将[2]提出应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指导高科技发展,控制负面效应,使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詹颂生[3]主要从科技异化和人的异化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科技负面效应的对策;张兵[4]分析了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具体负面效应,提出应从人道主义角度避免科技的负面效应;王小兵[5]从科技与道德的相互作用进行阐述,强调用道德的方法引导科学技术健康发展,控制科技的负面作用;戴艳军、李伟侠[6]从道德评价、道德控制、道德自律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技术健康发展的观点;胡化凯[7]从技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辩证关系着手,提出了减少负面效应的对策;芦文龙、文成伟[8]强调了培养科技人员伦理意识、加强道德自律对于减少技术风险的作用。上述研究主要从科技负面效应的表现、科技异化导致的科技负面作用、科技伦理引导和科学技术发展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没有反映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新特点,没有突出法律制度在控制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中的作用,缺乏对科技人员进行伦理教育等内容。

       2 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危害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重要力量,科技不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内涵。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应用或滥用产生了与人类利益相悖的后果,并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产生了令人忧虑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2.1 生态危机

       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度的物质文明并没有为人类创造一个和平、幸福、和谐的社会。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掠夺已经使地球不堪重负。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从天空到地下,从海洋到陆地都出现了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9]。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加剧了地球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些工业废弃物含有重金属元素铅、砷、镉、汞等,人类因工业需求将其开采加工,使用后又未妥善处理,污染了土壤;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修路、筑坝、采矿、土地工业利用等活动导致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濒危物种数量逐渐增多。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掠夺和控制自然,导致自然自我恢复能力不断下降,生态危机不断扩大。

       2.2 社会危机

       科学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过度依赖科技产品,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Pad等高科技产品上,减少了其它社会活动时间;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但无形中却造成了面对面互动的减少,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和疏远。近年来新型犯罪手段也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出现,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设备进行网络赌博、网络色情服务、非法盗用身份证信息、未经授权侵入他人电脑系统、传播计算机病毒等屡见不鲜。

       2.3 人类自身危机

       人类自身危机指现代高科技领域正在进行的一些科学研究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造成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失效甚至混乱,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克隆技术和基因技术等现代医学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医疗保健领域,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然而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讲,人类可能运用克隆技术进行克隆人研究。而克隆人的出现将改变世代相承的人伦观念,打破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模式,影响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的夫妻关系,导致社会家庭伦理关系越位,带来家庭的不稳定。由于克隆人的人伦关系不清,在家庭、社会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在抚养、教育、遗产继承等方面都会涉及人类自身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危机。

       2.4 人性异化

       科学技术具有工具价值,不合理地使用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或危害,这是科学技术异化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一旦失去控制被人类不合理使用,就不再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工具,而是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使人类社会不断依附于科学技术,人类的发展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进入新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丰硕的文明成果,使人类不断走向繁荣,但也承受着因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代价。即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要求相背离,成为一种超出科学技术本身而具有负面效应的社会问题。例如对于核技术的和平开发与利用,可以给人们带来清洁、价廉的能源,但如果利用核技术生产和试验核武器,则可能毁坏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

       马克思[10]早就指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异化的社会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特别是在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人的主体性丧失也更为严重,人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甚至成了技术的附属物。

       2.5 人文精神缺失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石。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变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探求真理,追寻事物真相,坚信科学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美好的生活,引导社会健康发展。这就使得人类社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研究和发展科学技术。相对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言,人文精神重视程度不够,发展速度不断降低,导致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协调程度加深,甚至造成了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文精神逐渐减弱的不协调局面。

       当今社会,在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政府和企业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作为首要追求目标,在科研经费分配时非常重视立见成效的基因工程、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学和其它高科技等硬科学,而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社会科学却常常被忽视。其结果是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受到影响,科技人员以及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不断衰落。如果科学技术只是关心它在社会上的应用而不关心隐藏在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只强调技术的利用而忽视科技最终为人类服务的目的,那么科学技术就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失去了其本身真、善、美的要素。最终科技的健康发展必然受阻,其负面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3 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新特点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因利用科学技术走上了翻天覆地的发展道路,人类的脚步开始迈向月球,进入和探索茫茫宇宙。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反思。

       3.1 影响范围全球性

       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早已超越国界,科技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其负面效应也超出国家和地区的范围,变成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扩展,有些科学技术引发的灾难不再是给一个民族带来危害,而是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灾害。比如,计算机病毒对全球网络用户带来的危害,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爆炸污染的海水对韩国、中国、俄罗斯等环太平洋国家渔业造成的危害等。

       3.2 危害具有未来性

       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还威胁未来人类的生活,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未来危险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测和想象。比如,人们研究汽车,只关注如何提高人们出行的速度和舒适度,但没有注意到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导致雾霾天气,影响人类的健康。长期使用农药,让其大量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了危害。通过雨水的冲刷,农药对江河、动植物造成了危害。又如,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产生新的基因、新的物种或新的病毒,这些研究促进了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研究成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物种或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这些危害在短期内无法检测和确定,只有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对人类的未来造成了不确定的威胁。

       3.3 结果具有毁灭性

       在漫长的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铁器,其本身对人的威胁性小,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生产环境相对狭小,技术的负面效应造成的危害也不大。但现代社会进入原子时代、信息时代,凭借现有科学技术,人类可以探索遥远的银河系或征服深邃的海底,当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人类获得空前的解放,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11]。原子能技术如核武器是最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武器,并且能形成长时间的危害。核电站爆炸或核泄漏导致的危害同样具有毁灭性。

       4 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化解对策

       当今科学技术将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什么样或多大程度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思考、分析和评估。特别是一些重点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克隆技术、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原子技术等研究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采取多种对策削弱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1 加强政府管理,健全法律制度

       为了规范科技活动,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避免副作用,需要政府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国政府能不能用法律制度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的存在,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原因,不如说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视科学技术管理对于预防技术事故、减少技术灾难非常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可以对科技开发研究、应用以及成果转化进行有效监控,还可以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法律可以保障和监督现代科技活动的开展。法律对科技发展可以起到引导、组织和管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还可以预防和避免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约束科学技术非道德和反人类的滥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等法律在科技活动中起到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引作用。虽然我国针对科技发展、高新技术等领域制定了一些法律和法规,但立法相对滞后,立法层次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和惩罚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国规范科技发展的法律应不断完善和加强。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关于国际科技活动的立法还比较少,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关于科技活动的国际公约。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制定出科技工作者共同遵守的国际公约不会很遥远。

       4.2 完善科技伦理,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人类社会、自然界遭受技术事故的风险与日俱增,因而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价值评估和伦理规范。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可约束人们的不理智行为,但如何从人类内心唤起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从他律走向自律,这就要求人们思考应以怎样的道德准则引导科学技术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应有的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科技健康发展起着支持、导向和制约作用。进步的伦理道德对于全社会养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风气,对鼓励人们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工作者拥有良好的道德理想、道德品质、道德责任等道德素质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精神力量。科技工作者只有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才能真正把科学技术研究当作终身追求的人生理想。

       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伦理道德与科技发展具有善的同一性,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应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不能越过道德底线,科学技术离不开伦理道德的约束和伦理价值的指引,人们在科技研发过程中要以伦理道德的关怀为维度,不能以破坏人与地球的整体和谐而去追求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4.3 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

       人文精神是人的一种理性感觉,体现了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能正确指引科技发展方向。在当今科学技术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科学技术日益专业化,科技人才离哲学、艺术越来越远,造成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科技工作者与人文学者越来越成为难以沟通的两个群体。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凭借科技手段的犯罪行为迅速蔓延,对社会的危害日益严重。

       科技工作者需要有人文精神,负有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社会的义务,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发掘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让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类运用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出于邪恶目地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

       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醒对于科技工作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自觉依据道德理性和符合人类利益的原则进行科学研究,用知识为人类造福。现代科学技术是一种伴随不确定风险的活动,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要远远超过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应持有严谨的态度,思考、预测、评估所研究的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地向社会说明新技术的潜在风险。

       我国引进源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技术,但没有及时建立适应近现代技术和市场经济所需的道德机制,科技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缺乏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在培训科技人员时,应借鉴国外科技伦理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对科技人员进行伦理教育,使科技人员在研究领域内加强责任意识,预防科学研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对科技人员实行伦理和法律的双重约束,使他们不做、主动终止、拒绝、反对明显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科研项目,自觉地运用伦理价值规范以及伦理精神引导科学研究活动。

       4.4 坚持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迫使人类社会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主动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将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真正协调起来。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肩负起对自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人类才能在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思考科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考虑后代对环境的需要,为后代的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和环境。当人们运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成功地使生态潜力的增长超过人们对其利用与索取时,优化的自然环境就能反过来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追求真理。

       5 结语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导力量,最终造福于人类。只坚持可持续发展,制定完善的法律,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发展服务。

标签:;  ;  ;  ;  ;  

现代科技负面效应的新特征与对策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