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论文_李运伟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论文_李运伟

(河北正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深化改革,向前推进。本文结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如何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 问题 控制与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3-063-02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WTO规则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即: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现行的工程不实之处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政府的管理职能应从原来的微观管理方式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制定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为逐步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创造条件。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加入 WTO,我国经济进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这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其发展趋势有 2 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

(1) 国际化趋势

随着加入 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2) 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 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落后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工程造价机制正逐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也朝着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件日趋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不断增多。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目前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则,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纸上信息,忽略信息深加工。

(2)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

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

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内容主要为定额发布,几个信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发布,企业或公司介绍等;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四、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对策

1从业主方面入手。必须要业主转变观念,接受这种专业化的管理。一是选择好的业主;二是与好的开发商、投资商紧密合作;三是以被雇佣的身份参与到业主的项目管理班子中;四是逐渐建立与业主的伙伴关系;五是关注采用新的发包模式项目。

2从政府工程项目入手。一是提高领导的认识;二是作为强制性要求;三是要改革政府工程项目的组织模式(业主的组织模式);四是改变政府工程的发包模式,以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管理的转移;五是建立政府工程效益评价制度并落实到责任人;六是建立政府工程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制度;七是选择政府项目开展示范工程。

3要强调造价计划与造价控制过程。一是加强人员的培训;二是提高领导认识;三是促进计算机辅助管理。

4不断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一是发包模式的改变;二是鼓励和支持政府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私人融资、管理咨询、项目管理等模式。

5大力宣传好的案例。选择不同的业主项目,特别是政府项目。

6大力开展示范项目。从小的项目做起,积极在政府项目中展开,必须给予示范项目的相对独立性,避免干扰。

7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一是中外业务机构的合作,取长补短,以提供良好的业务;二是实践中采用的理想途径;三是我国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学习的好机会;四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成本。

8加大对专业人员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工作,如大学教育、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到国外公司学习、请国外专业人员到本公司工作等。

就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已经从被动消极地反映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估价活动,发展到能动地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已有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并吸收国外的成功的经验,与我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程鸿群.《工程造价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守义.《工程造价》.中国电力.2007年版.

论文作者:李运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论文_李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