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应试策略探究论文_张骏威

吉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应试策略探究论文_张骏威

(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 吉林 白山 134300)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对口招生语文试题展开分析研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 研究考生的答题状况,把握其得失,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寻找具体的可操作的校正措施,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口招生考试学年整体的复习效益。

【关键词】 中职 对口招生 语文试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062-03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重专业课学习而轻文化基础课学习,对语文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白山地区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从2003年开始,有组织地组织应届毕业生参加吉林省对口招生考试。在对日常教学和平时测试过程以及对高考考试成绩的分析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对对口招生考试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平常积累的知识来解答试题中的问题。

二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迁移知识的能力差。对口招生考试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情景有的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解决这些新角度、新情景问题所依托的知识却是在教材之中的,考生只需按题目要求,从时间、空间范围上与教材内容加以对应,稍加归纳整理即可回答。但许多考生不顾题目中的新要求,机械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导致答非所问或针对性不强。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一是找不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对有效信息缺乏概括归纳。依托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是对口招生考试试卷的主要特点。③概括归纳、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差。首先是概括归纳不够精练、准确,答案内容多而得分少;其次是分析评价能力差,不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思维角度单一、片面。④审题能力差。审题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考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最终主要表现在审题能力上。考生审题能力差表现在缺少解答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技巧,如怎样抓住问题中的关键内容词,条件限制词,如何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做到详略得当,怎样寻找答题途径,是依托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等,考生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是行文答卷仍缺乏答题技巧。主要体现在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无谓的文字重复,既浪费了时间,又挤占了试卷的答题空间;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如果从深层次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还应该是平时就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致做题时思维面太窄;日常练习只满足于"会做",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做对",特别是对答题规范的训练不到位。日常练习时要求不严,考试答题时心存侥幸心理;学生日常心理训练不过关,考试时受其它因素影响,不能自主掌握时间和答题节奏等,这一切说明学生日常工作还是不细、不实,不能从实战出发。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而对口招生考试又是一次综合性很强的选拔考试,要学好语文,考好语文,仅仅停留在观念上是不行的,必须寻找具体的可操作的校正措施,因此归结近几年的对口招生语文复习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与思考:

一是重视课堂质量,夯实语文基础。

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对口招生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从目前全省对口招生的形势来看,今后要想提高对口招生语文成绩,唯一出路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职业高中的课堂教学与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区别。首先要摸清学生的语文基础,职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往往较差,语文能力也较低。因此,有必要依据这一情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例如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现代文的阅读分析、文言文的阅读等等,这都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然而这些内容就必须贯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专门进行补充。

课堂教学除了内容的延伸,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练习法等等要善于综合运用。当然有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运用,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由于文言文的知识相对固定,这就要求学生能多阅读,并在阅读练习中掌握文言文的规律,像虚词的用法、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古诗词名句欣赏等等。

对口招生考试实际就是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知识,能力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学生的复习始终要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教学,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打好语文基础关键在平时,因此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堂教学对高三的复习质量有直接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从量的方面看,就是要全面复习,所有重要的概念、规律等内容都应学习掌握。从质的角度看,就是要将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对口升学考试复习中,拿出主要或大部分时间用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最后拿出少部分时间作专题或热点问题的联系。因此,夯实学生的基础仍然是语文教学需要首先解决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及能力培养的要求做到目标清楚,落实到位,扎实有效。

二是认真研读考纲,明确以本为本。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对口招生语文考试始终是依据对口招生考试纲要的要求来命题。考试纲要是带有官方性质的有关考试的指导文件,吃透各项考试要求是复习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无论是题型、范围,还是试卷结构和难易程度,考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在考纲的试卷结构中规定: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约20%)、现代文阅读(约30%)、文言文阅读(约10%)、写作(约40%)。在题型占分比例中规定:客观题(约40%)、主观题(约60%)。另外题型是:客观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个别题为默写填空题),主观题以问答题为主(包括写作)。此外,考纲还对考试目标层级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高三复习时必须首先认真研读考纲,从而使我们平时的复习具有针对性。要研究考纲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纲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

目前高职对口招生考试还是以考书本知识为主,特别是客观题和简答题考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例如近几年的填空题很多就出自课本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诸如此类的考题,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就要紧扣书本,细化书本知识,把书本知识与考纲要求相互结合起来,重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这些内容应该是语文考试的根、语文考试的本,是语文的保底工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以书本为本,并非不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相反要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通过语文知识的应用来提升语文能力。书本只是一种知识的载体。例如2009年的语文试卷中的第17题,分析"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就是借助课文内容来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的掌握程度。

另外,依托书本复习时,也并非重新上新课,而是根据考纲要求,确立起复习主线。其中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把四册语文书中的内容和有关知识点作适当的科学归类,做到纲张目举。比如,可以按四册书的顺序,归类成"现代文基础知识与阅读"、"文学作品欣赏"、"文言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等。第二,复习课应该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安排合理。由于复习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所以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复习提纲(包括学生的预习要求),课后要经常性检查,及时调整和补充。第三,以书本为本来复习,特别要重视每篇课文的重难点,要重视书本练习题的示范作用。近年来的考试题目有的就是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例如2010年语文试卷中的简答题21题"简述请示的主要特点",就完全是书本上面的练习题。当然有时会作形式和要求的改变。例如2007年的语文试卷中的简答题22题:"对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的分析"。

三是重视分析问题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针对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做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为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重问题意识学习。教材是按叙述的程序编写的,使用的是陈述性的语言。但是,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知识形成答案。这就需要在学习中能够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知识,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寻找知识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日常的知识序列变成运用的问题序列。

②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要明确思维定势的表现,掌握突破思维定势的标准及方法。

③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贯穿于复习、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切实提高解答各类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正确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简洁有序的文字表达能力。

④要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四是理清复习思路,安排各有侧重。

语文复习工作要求条理清楚,循序渐进,也要各有侧重,搞好穿插与衔接工作,要形成适合自身的复习模式。一般来说,高三语文复习可以分四轮开展:第一轮复习课文。要求一篇一篇进行梳理,做到全面细致。侧重从课文所涉要点,以问题形式切入,做到精思深思精练深练,以求一课一得,一文一得,一单元一得,一文体一得。 第二轮专题复习。根据高考试题题型,分"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若干专题进行复习。复习中应揣摩近年来单招题型及所涉知识点,以教材为蓝本,将第一轮复习中有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第三轮是综合练习。根据对口升学的要求,着眼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题能力,要把大体相近、属于同一类型的知识联系起来,引申类比,掌握其规律。可以选择性做10套左右的综合练习。同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强化薄弱环节。第四轮是模拟考试和自主复习。模拟高考的试卷、试场、考试要求,做几套试卷,增加心理适应性。同时要让学生自主复习,回归到语文课本。

以上四轮复习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各有侧重,互相融合的。例如作文复习,就应该穿插在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并形成系列。一般做法可以是:对于大作文,先复习文体写作--主要针对议论文;然后专题写作--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另外作文技巧--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等也要穿插复习。对于小作文,主要是系列性的应用文训练--以考纲要求的为重点。一句话,作文复习关键在平时,以议论文、材料作文为主攻方向。

此外,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也应该穿插在平时。因为,近几年的单招语文考试中,现代文段阅读的内容有不少是选自所学课文,所有的现代课文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集中复习完。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就要强调文段阅读的重要性,就一些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要多深入分析。也可以选择一些重点段落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出题,教师进行归纳引导。而基础知识专题和文言文的专题则可以作为第二轮的复习重点,集中进行较详细梳理巩固和训练。

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分析考试方向。

考试的信息(特别是命题要求与方向)的收集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可以分析新的考纲要求,也可以分析近几年高考试卷。这些对今后的考试有着预示作用,从而及时了解把握考情的变化,明确复习指导的方向。要认真分析研究往届的对口招生考试试题,尤其是去年对口招生考试试题,细致总结其考查内容范围、设问角度、答案设计、选材利用等方面的特点,准确把握对口招生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对口招生考试备考复习中的实效性。故在复习中,要研究知识的系统性、与知识之间的差异性、对口招生考试的方向性、知识技能的提升与知识方法和训练时机的关联性等。只有将这些关系研究到位,才能做到针对性,才能学有目的、练有方向。

最后,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对口招生考试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最终落脚到行文答卷上。对此,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

由上分析,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依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采取"临阵磨枪"的朝夕之功。对口招生语文考试的复习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应试能力为中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安排,分段落实复习目标与任务,提高对口招生考试复习的计划性;优化教材内容,提高复习的质量;坚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优化复习过程,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加大情感投入的力度,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口招生考试学年整体的复习效益。

参考文献:

[1] 纪拓,董强.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纲要[G].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教育,2008.8

[3]陈国强.浅析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考试语文"阅读"和"写作"备考的思路与方法[J]. 才智,2010

论文作者:张骏威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吉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应试策略探究论文_张骏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