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庞哲

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庞哲

庞哲

身份证号码:15040219890113xxxx

摘要:市政道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化建设的水平,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软土地基的施工特点,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与其它地质相比,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较差,在强烈的震动和地震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坍塌和液化的现象。若没有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会十分薄弱,也容易发生干裂的问题,严重威胁市民的出行安全。所以在建设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不可以直接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如何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分析施工现场的软土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 软土地基处理的特点研究

针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而言,其具有水含量高、压缩能力强、渗透力差等特点,因此,在道路施工作业开展阶段,强化对软土地基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对施工质量以及水平进行提升。

1.1水含量高

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是山区城市道路施工阶段比较常见地基形式,与传统的土质地基含水量不同,其含水量非常丰富。但是其渗水能力偏低,一些软土地基的含水量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通常而言,当软土层的含水量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其会很大程度上强化土壤流动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加固地基。但是,由于道路施工具有一定的繁琐性,故而,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先进的方式,合理进行加固,以便可以从根本上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进行提高,进而让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2压缩能力强。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软土的力学性质直接决定了的道路施工期间需要采用加固手段来强化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具体的道路施工作业开展阶段,通过挤压排水的原理,将土壤中存在的水分排除在外,以便促进土壤基层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提升。在实际的挤压过程中,如果软土地基中的黏土因为挤压而没有固结,那么就会为道路施工工作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不仅不利于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还严重制约了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

1.3渗透能力薄弱

在具体的道路施工工作阶段,如果软土地基中的含砂土以及黏土比例非常高,并且相关人员也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那么就非常容易缩短软土地基中的黏土固结时间,进而导致软土固结的速度缓慢,使得软土中有机物存在较多气泡,严重堵塞了排水通道,很大程度上对道路施工质量以及效果造成了影响。

2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2.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一般分为表层排水法与竖向排水法两种,主要指的是软土地基地表层开展有关排水工作。在多年自然沉降或车辆反复碾压情况下,软土地基地表层会形成一定密实程度上硬壳,同时能够承受一定竖向荷载压力。如果对其底层软土进行处理则需要将其地表层硬壳挖除,这样将会增加道路施工成本。通常来说,在含水量较高的区域采取表层排水法则能够获得较好成效。在实施地表层排水法施工时,需要全面分析此区域中的地基土质情况,判断其含水率是否过高导致地基土质变软的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判定,采取措施将地基表面积水顺利的排走,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在地表层以下特定深度的目的。在运用地表层排水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地基填筑前需要对道路两侧排水沟渠进行设计,确保路面具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在填筑土地基前使积水快速的排放至道路两侧沟渠排出,切实整体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强夯挤密法

强夯技术主要是依靠重力原理,在重力作用下让具有一定质量的夯锤从足够的高度落在软土路基的土层表面。在强夯的作用下,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结构和特性,比如降低土层孔隙率、提升土体坚实度。强夯挤密处理法主要是应用坚固、稳定、耐用的材料填充软土土层,然后进行相应的夯实处理,以此实现软土路基强度的提升。这种方法在碎石、碎渣集中的施工环境中使用。

2.3客土技术处理

为了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施工进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客土技术完成整体转换土基的工作,尤其对于高沉降量、高含水量的上层土壤来说,必须使用客土技术的整体剥离特点,使用砂石垫层以及混凝土搭建一个新的地基表层,保证新的地表基层的沉降量和含水量等指标符合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增强市政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市政道路的使用安全。

2.4稳固剂表层处理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使用生石灰、熟石灰、水泥、土壤离子稳定剂进行混合,浇筑进软土里面,以此来改变地基的压缩性以及强度特性,保证施工大型机械的施工环境。根据软土的实际情况软土表面处理厚度通常保证在3cm~6cm之间,如果处理厚度不够加固效果不明显,太厚的话施工成本会大大提高。在用水泥和石灰石处理之后的地表层必须要经过压实和保养。用水泥、熟石灰或离子稳固剂稳定处治土应在最后一次铺设后立刻进行压实;生石灰稳定土,必须在铺设一开始进行压实,生石灰水解结束后再次碾压。

2.5砂垫层法

在软土层施工过程中为了加速沉降速度、缩短固结时间,通常会在软土地基的表层铺设一层厚度约为0.6~1m的砂垫层作为软土固结所需的上部排水层。在铺设砂垫层时通常采用的是中砂或者是粗砂,砂石品质良好,颗粒均匀,大颗粒砂石含量不得超过总量的3%~5%。借助推土机进行铺设,在铺设过程中不宜出现集中的荷载作用,加载的速度要与地基的承载力增加速度相适应,防止出现塌陷。如果遇到透水较差的土质时,为了防止砂垫层被覆盖应该对砂垫层做出防护措施。

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软土地基表层处理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内容时对表层加以处理,然后再开展施工准备工作。需要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地基的强度,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改善软土地基的土质,可以使用垫层内具有韧性的材料代替传统的泥浆材料。

3.2客土技术处理

客土技术是用优质土与软土转换来开展施工的技术,他能够保证地基的沉降指标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令基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选择具有较强透水性的土质,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位下填土的施工环节中,需要使用不具有透水性的土质,填筑需要以中心为出发点,逐渐向两侧扩散,填筑的厚度应控制在14cm。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客土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垫层法、置换砂垫层方法以及强夯挤淤法,这几种施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可以避免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

3.3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技术以重力为基础,利用物体自高空自由落体的压力进行压实软土地基的工作,使用人员需要对加固的深度进行控制,最好将深度的范围控制在6-10cm 之间,这样可以减小5 倍左右的压缩量,可以提升地基4 倍的强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令土质的承载水平得以加强,确保软土质的有效压缩,降低土质内部的空隙,提高土质的强度。强夯处理技术的应用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体现出高效、快捷的特点,因而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会对其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出现路基沉降、路面开裂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做好软土路基处理工作,掌握其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切实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剑雄.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

[2]郝志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5).

[3]周夏磊.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6-67.

论文作者:庞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庞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