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法论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_孔子论文

从方法论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_孔子论文

从方法论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论谈论文,思想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不是他个人的思想,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他的思想曾受到冷遇或批判,随着时代的前进或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他思想的重要性,成为全民族思想文化的凝聚力量,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周室衰微,诸侯纷争,群雄割据,强凌弱,众暴寡,而在学术思想方面,逐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诸子百家中,对如何治理国家,都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意见。儒家主张敦伦理,重道德,法家主张法治,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孔子针对“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刑法思想,提出“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思想,把教育放到治国安邦的首要地位。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讲到中国哲学时,他说:“在我们看来,法律的制定以及公民法律的体系包括有道德的本质的规定,所以道德即表现并发挥在法律的领域里,道德并不是单纯地独立自存的东西,但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定。所以中国人既没有我们所谓法律,也没有我们所谓道德。”当然,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但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敦伦理、重道德的教育思想,一直占着统治的地位。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孔子学说论述公私生活,井然有序,是一种伟大完美的政治哲学体系。这并不完全是赞美夸张之词。

一、重新认识孔子的中庸之道

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都是遵循辩证规律发展前进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4页)在社会生活中,事物有量变的过程,也有质变的过程,量变为质变作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完成。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安定与动乱,中国封建社会就是按其内在的规律缓慢地向前发展的。一个哲学家或一个社会改革家,正确认识与把握这种过程是很不容易的,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

孔子处在春秋时期,当时社会大动乱。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目的是想“治国安邦”。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孔子提倡私人办学,这是教育上很大的变革,许多民间子弟有了入学的机会。孔子中年曾在鲁国担任过一些官职,一生主要是从事私人讲学活动,周游列国,也是推行他的治国安邦的主张。孔子编纂了《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他讲学的教材。在讲学中,他提出“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黑格尔的抽象概念不是从具体事物概括出来的,而是从他的绝对观念出发,然后回到具体事物中去。正因为如此,他把孔子的哲学贬为道德的哲学。实际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客观世界的研究,是有不同的侧重面的,而孔子是侧重社会政治生活。在社会生活方面,孔子是提出了许多光辉的辩证的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展。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中,中庸思想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他为人处世和行为的重要准则。在中华文化传统中,一种主张以刚克柔,一种主张以柔胜刚。孔子认为刚太过,柔不足,都是不可取的。孔子提出了“过犹不及”的思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要正确解决问题,就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度”。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议论子张与子夏孰贤时,孔子认为“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进而问他“过”与“不及”何者为好时,孔子认为“过犹不及”。两者都不是正确的认识方法与思想方法。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才是正确的认识方法与思想方法。这种认识方法与思想方法,在一定的情况或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协调了社会的矛盾或人际的关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行为和做事方面,孔子提出“中行”,在《论语》中有“允执其中”,是合理至当的意思。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在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孔子既反对急躁、冒进,又反对畏缩不前,条件不具备,冒然行事,必然发生错误,条件已经成熟,不去奋斗,就要失掉机会。在行的过程中,要“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意思是说,礼的作用,要注意行中的人际关系,并旦要做到和谐、恰当和恰到好处。同时,《论语》中还进一步提出了“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的思想,就是说,要反对认识与解决问题绝对化,这是与中庸之道相违背的。绝对化的思想方法,是不可能做到尊重客观,不犯主观性或片面性的错误的。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事物的同一与矛盾。遵循这样的认识规律,人们在认识与解决问题时,既不能盲目附和或折衷调和,又不能固执己见,否则,便不可能正确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或思想方法,在他的伦理道德中、政治经济思想中以及教育思想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在孔子的时代,一般的说,是处于奴隶制逐步解体,封建制逐步确定的时代。奴隶制是不尊重人的个性的,奴隶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在当时的条件下,孔子首先提出要尊重个人的人格或个性。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与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是相联系的。在这个基础上,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如果人人都能恪守这一原则,天下才有可能为“仁”。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孔子和子路有一段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孔子把“修己以敬”和“修己以安百姓”结合起来。这种民本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利益或问题,就要同时考虑别人或社会的利益或问题。决不能损害别人或社会的利益来满足个人的私利。这种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是长期起作用的。就是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既有对立的方面,不同的阶级某些方面有不同的是非标准,又有相同的是非标准。如果离开共同的是非标准,社会是不可能前进的。孔子所处的时代,人际关系从纵的方面讲,可以概括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君主要以礼貌对待下臣,臣要奉君尽职。孔子认为要父慈子孝,父亲要慈爱儿子,儿子要孝敬父母。从横的方面讲,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一个人不敬爱自己父母、兄弟,不可能敬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在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为政》)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仅仅做到在生活上赡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和犬马没有多大区别的,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敬爱,并且要从自己行动上体现出来。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出以个人家庭为单位,但是,孔子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精神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兄长都不尊重,是不可能尊敬别人的父母兄长的。我们说,一个革命者要热爱全人类,历史实践证明,这两者并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的解决,才有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总的看来当时是封建专制思想占着统治地位,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孔子的思想充满着民主的精华,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孔子提倡德政、仁政,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学而》)。这就是执政者自己必须能起模范作用或表率作用。执政者先修己后安人,以自己人格之完美,仁爱之心和恭、宽、信、敏、惠的精神说服别人,征服别人,然后才有可能治理国家或天下。又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总之,《论语》中,孔子多处发挥了这种治理天下或国家的思想。

从政者做到了身正,上可以“事君”下可以“使臣”。“事君”一方面要忠,而尽心竭力,就是“能致其身”(《学而》),“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乡党》)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人格,孔子说:“勿欺之而犯之。”(《宪问》)就是不讲假话,敢于当面直谏。从政者使民一定主信,孔子说:“民无信不立。”(《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政》)“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从孔子这些思想来看,他深刻地认识到治理国家必须取信于民。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思想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对人民的压迫与痛苦,但这种民本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民的痛苦,尊重人民群众独立的人格。

执政者或君子这种处世哲学如果受到冷遇的时候,可以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听凭社会的自然发展。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君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孔孟学派提倡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在一定情况下,是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的。

孔子的经济思想是和时代相联系的。孔子初次到卫国,一看到人口众多,便赞叹:“庶矣哉!”随从弟子冉有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他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他说“教之。”(《子路》)在富民思想中,孔子是把生产与节约联系起来,要“惠而不费”(《尧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在治国中,孔子提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这三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孔子处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现在社会已极大的前进,生产力发展到惊人的高度,但他提出的基本原则或道理仍然是适用的,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或道理,社会就不可能真正的前进或正常的向前发展。

社会和自然一样,都是遵循辩证的规律向前发展的。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这只有相对的意义。中国封建社会在遵循辩证规律前进中,社会常常呈现出稳定与动乱的情况,动乱不仅有外部的作用,主要还是社会自身矛盾发展的结果。在新的社会变革之后,首先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同时也给被统治阶级即劳动人民带来了利益。随着社会矛盾的继续发展,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也发展起来,甚至达到对抗的程度。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的儒学思想,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曾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整个社会辩证发展来看,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有它保守的方面,不足的方面,甚至妨碍新社会的出现。孔子没有看到当社会矛盾发展到不能调和的时候,新社会的建立与出现,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二、关于教育与教学问题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又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论语》不少人认为就是一部教育学。孔子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家,他是想通过教育改造社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改革家,是想通过修己安人,即把“修己以安百姓”放到重要地位。孔子的仁学集中到一点,就是阐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邦有道”的目的。

孔子毕生从事教育工作,认真总结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一)编纂《尚书》。上起于《尧典》,下讫于《秦誓》的《尚书》,包含了二千年的历史文献。(二)作《春秋》。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三)整理《诗经》。《诗经》是当时民间流传的诗作,经孔子整理集中起来三百篇,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四)整理《周易》。经过孔子整理的《周易》与《老子》一书并行,其中不少辩证思想,影响了我们民族思想的发展。(五)对《礼》、《乐》等传统思想资料的整理与传授。在《论语》中记述孔子论礼、礼仪、礼制、礼法等内容是很多的,说明孔子是重礼的。

孔子在整理古籍和总结传统思想文化中,不是照搬过去的东西,而是要进行“损益”。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为世,可知也。”(《为政》)

孔子在整理古籍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教育和教学中,提出一系列辩证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在后来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不是推翻或否定孔子曾经提出的教育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而只能在这个基础上丰富这些原则与方法,包括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与教学实践。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中,孔子提出辩证的思维方式,具有普遍的意义。例如,“学而时习之”这一命题,经过资产阶级教育学与行为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学习的阶段性与间隔性,就使“学而时习之”的命题,进一步的具体化了。

孔子在办学过程中,实行有教无类。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无诲焉。”(《述而》在他的弟子中,有富累千金结驷连骑的端木子贡,有高车驷马轻裘长铗的公西子华,有深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有煮藿烹薇作饭佐餐的曾参。这种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处于学在官府的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要很好的结合起来。孔子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子罕》)“岁零,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很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环境顺利与不顺利的时候,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很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他提出礼、乐、射、卸、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

在注重教育全面性中,孔子曾经提出智、勇、仁。他说:“智、勇、仁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其中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辉,符合认识的规律,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和继承的民族文化遗产。

首先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是和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相联系的。在《论语》中,常常同一的问题,作不同的回答。例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这就是针对冉由、子路两人的不同气质,采取两种不同的回答方法。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如何?”子曰:“也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皆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分析的态度,要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作不同的回答。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一重要辩证思想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如果一曝十寒,是不可能学到东西的,必须经常复习或练习,才有可能实现,“温故而知新”。仅仅这样,还是不可能掌握真正的知识,必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才有可能掌握好知识的精神与实质。孔子有切身的体会,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多少学问家毕生穷经,却没有什么大的收获或创见甚至成为书呆子,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都是没有做到学与思辩证的结合。这个道理,古往今来,都是普遍适用的。

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发挥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统一观。孟子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孔子的学生赞扬:“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罕》)这都是他的弟子讲的,而孔子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孔子在这里,反对自己是圣人或天才,而是勤奋的结果。同时,教与学又是统一的,既要教学生,又要向学生学习,才有可能实现教与学统一的思想。

同时,孔子还十分注意学习和应用联系起来,而不是死背硬记已有的道理或知识。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然,孔子讲的应用和今天讲的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今天我们讲的实践,已经涉及到社会和自然的各方面,深入事物的本质的改造。

最后,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孔子说要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作为一位教师,决不能不懂装懂,要采取“不耻下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子与学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而行,或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来述说对教师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子罕》)

三、如何认识批判孔子儒学问题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他既总结了夏朝和西周以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对中华民族文化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步形成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美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孔子儒学是作了贡献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从根本上否定孔子及其儒学,就等于否定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势必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

对于孔子及其儒学的批判,几乎是从孔子及其儒学创立时候起就开始了,不过,历史条件不同,批判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不一样的。远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到战国时期,庄子曾针锋相对地批判孔子的儒学束缚人性的思想。汉武帝曾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学思想进一步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孔子的儒学长期在中国的思想领域中占着统治的地位,维持了社会的秩序,敦厚了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虽然后来有不少学者对孔子儒学或某些方面提出了异议或批评,总起来说,仅仅限制在学术的领域,而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所有物。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很令人深思的,为什么孔子儒学长期被人们责难或批判,而长期没有被打倒,不仅如此,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根据事物发展的辩证的规律,在社会发展的安定与动乱过程中,孔子儒学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中,是很重要的伦理道德学说与理论武器,离开了这些学说与武器,就要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特别是这些道德规范,早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在近代批孔运动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其儒学进行了冲击,而洪秀全是建立在上帝教的基础上的,并且洪秀全及其一起革命的人物,大都充满着儒家的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洪秀全反孔的真实目的,是想冲破儒学农民群众的思想束缚,站起来造反,这在当时是有革命和进步意义的。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对于孔子及其儒学的批判,呈现出一幅极为复杂的情况。康有为、梁启超的托古改制,目的是想使改革运动顺利进行。维新派人物大声疾呼的批孔运动,是想冲破“君王之网罗”,“伦常之网罗”等等。到了五四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进行了批孔运动,特别是提倡白话文,是有进步的意义的。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革命运动发生了深刻变化,批孔运动是和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不批判儒学加给人民群众精神上的枷锁,革命运动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总之,在近现代史中,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所进行的批孔运动,往往是通过批判孔子,来达到他们不同的政治目的,如果他们是代表先进的阶级,就具有革命的和进步的意义,否则,便不可能有革命和进步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前进,孔子及其儒学阐述的哲学及社会的人际关系,将是永恒的,而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总的说来,既是数十年动乱局面的结束,又是新中国建设的开始。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与民族传统的文化相对立的,而是必须和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孔子及其儒学概括了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如何正确对待孔子及其儒学,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  ;  

从方法论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