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治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吉化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_民主管理论文

发挥政治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吉化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_民主管理论文

发挥政治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吉化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促进经济发展论文,优势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吉化共有中共党员2.8万人,党支部1542个,二级党委30多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后,吉化党委注重在新形势下发挥政治优势,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本着“要发扬,要发展”的原则,在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体制格局、活动载体五个方面努力创新,明确提出了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塑企业和职工的新形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实现党建与深化企业改革的有机结合

近三年来,吉化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生动的改革实践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涵。吉化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深化企业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改革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改革,使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改革的每一步过程中,充分有力地体现出来。

抓好班子建设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吉化党委把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同建立企业新的领导体制结合起来,用“三句话”的指导方针,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新的领导机制。经上级批准,集团公司率先实行了党委书记和总经理职务一人兼。与此同时,在9个单位先进行了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一人兼的试点。取得经验后,果断地在全公司推广。现在,公司的二级单位,除医院和学校外,全部实行了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一人兼。在此基础上,还在部分单位实行了党政副职交叉任职或交叉分工。通过党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互相介入,培养复合型领导人才。1994年末,吉化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党委常委进入董事会或监事会,交叉任职,履行双重职能,担负双重责任。为了避免和防止在党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相互交叉情况下出现独断专行或偏重一手的现象,吉化党委制定了《党政班子议事规则》。经过实践验证,新的领导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班子建设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班子成员的指数减少了,以前大厂15名,现在减为7—8名,中型厂减为5—6名。人员减少后,由于工作上的加强协调和配合,效率提高了。

提高企业党组织政治领导能力,必须抓好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吉化党委做到常抓不懈。公司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特色理论为指导,结合吉化改革实际,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知识;学习股份制企业特别是境外上市公司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理论。从去年开始,他们又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对厂处级干部进行轮训。三年来,先后举办轮训班24期,轮训809人次。各单位举办不同类型培训班156期,培训科级干部、党员26300人。各基层单位都建立了党员理论学习培训和考核制度,坚持定期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参加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染料厂领导班子用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统一全厂党员、干部和职工思想,确立用两年时间完成五大技术改造项目的目标,全厂上下一条心,以特区速度打攻坚战。硝基甲苯技术改造投资1380万元,1994年7月16日开工,1995年1月开车拿出合格产品,从动工到出产品仅用180天。2:3酸改造项目自1994年8月开工,1995年6月18日投产,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电石厂领导班子学习特色理论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企业改革新路,创造了“厂中办厂”的运营机制,构筑了生产效益型、成本管理型、服务创收型等多种管理方式,使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连年大幅度提高。

提高党组织战斗力,至关重要的是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吉化党委结合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对公司15个党委、100个党支部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加强股份制企业党的工作的暂行规定》、《加强合资企业党的工作暂行规定》、《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关于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党组织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职责、参与生产经营和行政工作等问题,作出了具有操作性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改进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开展了创建标准化党支部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符合当前党支部工作实际,具有操作性的车间党政议事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培养制度等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党支部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吉化党委注意认真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他们以《党章》提出的党员标准和八条义务为依据,联系本单位工作特点,自下而上地讨论制定了《党员行为规范》,全公司38个二级单位的党组织都制定成文,并由公司统一汇编成册,发至基层党支部。《党员行为规范》既有共性内容,又有体现不同行业特点的特定内容。化肥厂合成气车间党支部在规范中规定“党员觉悟要高于群众,行动要先于群众,贡献要大于群众,心里要想着群众”。染料厂按照《党员行为规范》,对党员实行“三派一带”制度:派党员到艰苦工作岗位挂职岗位扭转被动局面;党员带头帮后进转化。8#车间离心机岗位以前经常跑料,支部派四名党员担任四大班的组长,这四名党员按照《规范》做,工作认真负责,很快改变了班组面貌;2:3酸收率提高了0.4个百分点,离心机岗位成为文明清洁免检岗位。

为使党员更好地加强党性锻炼,吉化各级党组织注意把经常性的党员教育与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结合起来,以活动带动教育,以教育促进活动。染料厂、化肥厂、动力厂、机械装备公司等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党员工程”活动。年度大检修是工作最紧、任务最繁重时期,大检修现场上,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染料厂12号挖土方现场,12个党支部的240名党员头顶炎炎烈日,苦干了一天,完成了3000立方米的土方任务。化肥厂供水车间清理清水池淤泥,又脏又累,党员主动承担了这一艰苦任务,党支部书记杨泰奉,第一个下到7米深的池内,党员、团员、积极分子纷纷跟上,自愿组成一个30多人的突击队,手磨出了血泡,身上脸上溅满了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硬是顶着刺鼻腥臭味,清除了四个池中近2000立方米的淤泥,为工厂节约资金3万元。在动力厂5#炉改造工程中,党员干部带头组成突击队,肩扛20多公斤的风镐,面对坚硬的碳化硅,在直径不到2米的作业面内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提前完成了任务,丙烯精馏塔重420吨、高82米,是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中的一台关键设备,这个塔采用日本进口高强度特质钢制造,技术要求高,工期紧,国外制作周期为7个月。承担制造任务的装备公司机械厂,党员、干部带头发挥勇于吃苦和无私奉献精神,焊工班长孙永胜等十几名党员吃住在厂,带领职工日夜奋战,光焊条就用了8吨。心血和汗水换来3个月制作“塔王”的奇迹。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困境面前,更见党员楷模。由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原因,水泥厂近两年濒临困境。有的人劝车队的党员:凭开车的手艺,到哪不比在这强。这些党员坚定地表示:工厂没搞好,我们心里有愧。为了早日使工厂摆脱困境,他们带领职工千方百计为企业多创效益。长春市一项重点工程每天需用150吨水泥,但要求务必天天送货到施工现场,不能因水泥供应贻误施工。吉林至长春路途遥远,他们起早贪黑运了20多天,保证了工程急需,为工厂争得了信誉。在完成工厂运输任务的同时,还在市郊区河滩边搭帐篷办沙场,为工厂积累财富。除夕前一天,厂里一台设备急需更换,他们二话没说,连夜出车到沈阳,昼夜兼程拉回设备。设备安装完,传来新春报晓的钟声。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迎来工厂的春天。

创造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这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根本点。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深化企业改革,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要在政治上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要加强民主管理,听取群众意见,在制度上保证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职工群众对企业领导的有效监督”。吉化党委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原则,体现在各项工作之中。

在组织和制度上确立职工主人翁位并赋予相应权力。从集团公司到基层班组,都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组织体系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公司和二级单位每年都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企业大政方针,审议行政工作报告,确立年度工作目标和远景发展规划;工会主席参加党委常委会、厂长(经理)办公会、党政领导联席会,直接参与企业各项工作的日常领导;职工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各项管理以及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讲评。吉化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在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下。为了保证民主监督的权威性,吉化有这样一条规定:经民主考核和职工评议,领导干部政绩不突出,群众又不满意的予以解聘。

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1993年,吉化进行股份制改造。针对股份制企业是否实行职代会制、工会组织如何设立、如何坚持民主管理等问题,派人先后到兄弟单位学习考察。在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国家和上级工会的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确定实行股东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两会并存”的原则。起草了《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关于理顺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关系,加强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民主管理的意见》和《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工作标准》等文件。股份公司成立后,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成立了工会组织,保证了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使。1994年,公司进行住房制度改革,为了积极稳妥地搞好这项工作,3个月里连续3次召开民主管理联席会,研究讨论方案和有关房改具体问题,最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在特别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房改方案,使房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深化改革的每一个步骤中,注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1993年,公司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和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劳动法》正式实施后,公司又对全员劳动合同进行修订工作。职工代表行使职权,讨论审议通过了吉化集团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关于修订全员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使改革收到实效,进行试点。公用事业总公司,是吉化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试点单位,这个公司的全体职工都直接听到了改革宣讲。工作中不急于求成。开始时,有的职工想不通,领导干部耐心地找他们谈,有的多达十几次,从而保证了职工情绪稳定。改革措施实施后,职工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三项制度改革在公司整体推开后,公司工会从维护职工的权益出发,会同劳动人事部门联合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由于工作抓得紧,落得实,从而使全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和精简压编工作健康发展。各基层单位通过上新项目、创办第三产业、开辟厂内劳务市场等多种渠道安排富余人员,有效保证了职工群众的基本劳动权利。1995年10月,集团公司根据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实际情况,决定调整职工工资。制定方案时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公司职工代表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调整工资必须解决以往分配中存在的技能高、贡献大的不多得,技能低、效率差的不少拿的问题。公司采纳了这个意见。几次修订方案,决定推行“考试考核、公平竞争、分层选优、区别晋级”的新办法。由于推行新办法,使职工学习文化技术形成了新的热潮。

为切实加强新时期的民主管理,吉化把民主管理的触角伸入生产经营领域,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企业生存、振兴、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民主咨询听政会是吉化经营者就生产经营大事听取职工代表和专业技术部门意见的民主管理形式。参加议政和咨询的职工代表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经营者在听取广泛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决策。职工代表检查制是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职代会精神落实情况及工厂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建立“双参”活动站,由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这在吉化也已经形成制度。每次活动抽调基层职工代表若干人,并选一名职工代表担任站长。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或参加企业召开的生产经营会议,参与决策;或深入业务科室,与业务人员同工作,同管理;或对企业进行民主检查监督。

近年来,吉化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一方面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强化了民主参与意识。职工代表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主人翁地位,使企业管理具有全员性。另一方面提高了职代会和工会的地位。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管理,实行双向监督机制,使生产者和经营者彼此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营造了企业和谐氛围,推动了生产和建设的发展。

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培育“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吉化党委深切地感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部分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为此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对企业提出新挑战,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技术素质,距离与国际经济技术接轨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必须加强文化技术教育;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对职工的道德观念、纪律观念提出了新要求,但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倾向影响,职工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着缺乏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淡薄、纪律松驰等不良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需要。企业转机换制是一场深刻革命,必然触及职工切身利益,需要引导职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体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吉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吉化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两个30万吨项目建设是登上吉化发展第三个台阶的重要标志。建设大项目,发展大化工,既需弘扬吉化精神、吉化作风,又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化装置,搞好大生产的能力。因此,建设吉化,发展吉化,迫切需要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再塑吉化人形象,培养跨世纪的吉化人。

吉化党委把再塑吉化人形象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公司和二级单位两级领导班子,坚持把再塑吉化人形象作为党政的共同任务和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方针目标,纳入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好典型,弘扬先进,正面激励,造就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群,使吉化人形象标准和行为规范具体化、生动化。通过月评十件好事、季评最佳、汇聚闪光点、评选职工明星等形式,及时发现和培养典型,运用典型推动工作。先后树立了化肥厂合成气车间钳工班长张贞泉、化建公司焊工张建文、研究院助理工程师朴顺子、电石厂乙醛车间值班长李守成、江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女子清欠队、北方化工总公司联合化工厂车间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郑军、长虹密封材料厂厂长尹淑卿等先进典型。

这些典型犹如一面面旗帜,具有强烈的示范、激励、启迪和感召作用。吉化党委抓住典型,利用报纸、电视、巡回讲演、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敬业爱厂热情。现在,吉化各个单位、各条战线、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典型,形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宏大典型群。

坚持自我教育原则,避免空洞说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吉化党委始终坚持的原则。三年来,运用大讨论方式,开展了“我与三项制度改革”、“我与合同制”、“我与吉化改革大家谈”、“今后三五年,吉化怎么走”等活动,引导职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事明理,在讨论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公用事业公司是个拥有21个分公司、近5000名职工的大单位。这个公司负责290多万平方米、近千栋楼(平)房、5万多户的房产维修和采暖供热。后勤战线连着生产一线工人的心。提高服务质量是公用事业公司的工作重点。事业公司党委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开展以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档次为中心内容的“换位思考”教育活动。活动中注重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不搞坐而论道。总公司领导率先带头换位思考。他们站在职工的位置上,动员职工大干,领导深入劳动现场带头大干。在夏季职工大修时,公司领导和机关人员送去西瓜和绿豆汤。倡导职工发扬奉献精神,领导者做表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节假日不休息,而且奖金拿公司最低数。职工与服务对象和用户换位思考。各基层单位结合本职工作,分别开展了“假如我是用户”、“假如我是孩子妈妈”等具有个性化的讨论。换位思考活动,不仅融洽了相互关系,也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经济建设中心,为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吉化坚持把再塑吉化人形象舞台设在生产经营的主战场上。1992年以来,开展了“岗位培训”、“岗位成才”、“岗位达标”、“岗位建功”等专题活动,举办各种技术业务培训班2200多期,开展练兵活动2000多场次,创造“岗位分等晋级”、“优学优用”、“一岗多备”等一些新作法,涌现了一大批工种排头兵、技术业务明星,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明显提高。公司每年都开展提合理化建议、献策攻关、双增双节、提质降耗、扭亏增盈等单项竞赛,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增加生产、多创效益上来。

吉化不仅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注意围绕改革中的难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改革的强大威力。北方化工总公司是安排吉化全民所有制职工子女就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过去主要靠全民企业让利和国家优惠政策生存和发展。到1993年底,北方公司拥有16个生产单位,3万多名职工。股份制改造后,全民企业不再向集体企业让利,北方公司面临如何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搞改革。首要的是把富余人员从工厂岗位上分流下来,开辟再就业的新路。北方公司党委引导职工开展了“多元就业兴北方”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开阔了职工视野。广大干部和职工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就业渠道。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多元就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北方公司把安置富余职工的工作做到了外地,公司领导多方联系,找到了到外地出劳务的门路。还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解除了青工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在,北方公司已经组织下岗职工到浙江、北京、广州、深圳、长春等省市和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出劳务。

吉化党委坚持对职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用先进思想和道德观念占领职工的业余时间和空间。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文化宫、少年宫、老年宫、老干部活动站、体育场、游泳池等文化娱乐场所,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运动会、歌舞晚会、艺术展览、文艺比赛,电视文艺节目常年不断,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群众在活动中增进了身心健康,陶冶了情操。从而,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标签:;  ;  ;  ;  

发挥政治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吉化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_民主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