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的民间宗教及其认知价值--以白莲宗教与比嘉宗教为主要考察对象_白莲教论文

古代小说中的民间宗教及其认知价值--以白莲宗教与比嘉宗教为主要考察对象_白莲教论文

古代小说中的民间宗教及其认识价值——以白莲教、八卦教为主要考察对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白莲教论文,宗教论文,民间论文,古代论文,对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关系述略

在中国民间社会,宗教以其超人的神秘力量与权威意志成为支配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通过各种庄严的或者带有娱乐性的、神秘的而又随时可行的仪式吁天祷神,借以安定心灵,消灾除厄。虽然,道教和佛教竞相在民众之中招收信徒,但是中国民众宗教方面的需要似乎非佛、道二教所能满足得了,于是在民间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创教祖师。这样,中国历史上,各种名目的民间宗教不断出现,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我国古代小说中与民间宗教相关或专门描写民间宗教的作品不在少数,可以分为笔记小说和通俗小说两部分。笔记小说作为古代文言小说体裁的一种,大多以随笔记录的形式写成,其主要特点是内容驳杂,篇幅简短。笔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补正史之缺,帮助后人更多了解当时的社会。本文所说笔记小说就是指这类随笔杂录,是广义上的小说。相对于通俗小说而言,笔记小说对历史上的民间宗教作了较为细致和客观的描写,具有史料的价值。而古代通俗小说虽也涉及到了民间宗教,但是由于加进了作者的想象和虚构,已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除了一些集中描写某种民间宗教的小说,多数作品我们只能从故事背景和字里行间探寻其和民间宗教的联系。

下面,我们就以《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所著录的作品为统计对象,将涉及到民间宗教的古代小说罗列如下:

我国部分古代小说所涉民间宗教一览

小说篇名及作者所据版本

 所涉及民间宗教

所叙内容

1 《太平广记》卷

 中华书局1986年9

弥勒教 叙唐代弥勒教早期运动:“青城县妖人作

二八九“陈仆

  月新1版

弥勒会。……伪作陈仆射行李。云:山

射”

东盗起,车驾必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

(宋)李昉等

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军府未谕,

亦差迎候。至近驿,有指挥索白马四匹。

察事者觉其非常,乃羁縻之。未及旋踵,

真陈仆射速辔而至。其妖人等悉擒缚而

俟命。颍州俾隐而诛之。”

2 《稽神录》卷三

 清宣统三年(1911)

明教

叙明教事迹:“乃召巫立坛治之。鬼亦立

  “清源都将”上海藜光社铅印本

 

 坛,作法愈盛,余巫皆不能制,亦惧而

(北宋)徐铉

去。顷之,二女及妻皆卒。后有善魔法

者,名曰明教,请为持经一宿。鬼乃唾

骂某而去,因而遂绝。某其年亦卒。”

3 《老学庵笔记》

 1926年上海扫叶山

明教

叙明教之传播:“闵中有习左道者,谓之

  (南宋)陆游房铅印本

 

 明教,亦有明教经甚多,刻版摹印,妄

取道藏中校定,官名衔赘其后,烧必乳

香,食必红蕈,故二物皆翔贵。至有士

人宗子辈众中,自言今日赴明教斋,子

尝诘之此魔也,奈何与之游?则对曰:

‘不然,男女无别者为魔,男女不亲授者

为明教,明教遇妇人,所做食则不食。’

然尝得所谓明教经观之,诞谩无可取,

真俚俗习妖妄者所为耳。又或指名族士

大夫家曰:‘此亦明教也,不知信否。’

偶读徐常侍《稽神录》云:‘有善魔法

者,名曰明教。’则明教亦久矣。”

4 《菽园杂记》

  《笔记小说大观》

五斗米  叙五斗米道、太平道之缘起:“兵书浃水

  (明)陆容 第十四编第二册,

道、太  张公问予三官所由始。尝考之汉熹平间,

  台湾新兴书局有限

平道

汉中有张修为太平道,张角、张鲁为五

  公司1985年6月再

斗米道,而鲁尤盛。盖自其祖陵、父衡

  版  造符书于蜀鹤鸣山,制鬼卒祭酒等号。

有疾者,令其自书氏名,及服罪之意。

作三道,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

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天地水三官,

三官之名实始于此。”

5 《留青日札》

  上海古籍出版社

 白莲教

叙白莲教及其他民间宗教之害:“今烧香

  (明)田艺蘅

  1985年9月第1版

名念佛婆者,人家老妇,衰败无所事事,

乃怕死修善,结会念佛,如古白莲教,

皆为师姑、尼姑所引,因而成群倾国,

老幼美恶无不入会。淫僧泼道拜为干娘,

而淫妇泼妻又拜僧道为师为父,自称曰

弟子,昼夜奸宿淫乐。其丈夫子孙亦有

奉佛入伙,不以为耻。大家妇女虽不出

家,而持斋把素,袖藏念珠,口诵佛号,

装供神像,俨然寺院。妇人无子,诱云

某僧能干,可度一佛种,如磨脐过气之

法,即元之所谓大布施,以身布施之流

也,可胜诛邪。亦有引诱少年师尼与丈

夫淫乐者,诚所谓欢喜佛矣。戒之戒

之。”(“念佛婆”)

“元孛木鲁翀子翚曰:‘释如黄金,道如

白璧,儒如五谷。’当时以为名言。余则

以为释不如铁,道不如石,盖二氏无益

于世,徒耗五谷耳。……惟释害人最大,

在元有白莲教、满摩教、回回教、头陀

教,各自有宗,犹道之符水教,儒之道

学教,其乱天下一也。儒之有道学即五

谷之有异体稊稗耳。”(“三教”)

6 《万历野获编》

 中华书局1959年2 白莲教

叙明初沿用元末红巾军的称号进行白莲

  卷二十九“叛月第1版

教起事:“元末韩林儿起,称小明王,改

  贼·再僭龙凤年  元龙凤,为史所载久矣。其时相去无几,

  号”

又有袭其年号者。陕西妖贼王金刚奴,

  (明)沈德符

于洪武初聚众于沔县西黑山等处,以佛

法惑众,后又与沔县邵福等作乱。其党

田九成者,自号汉明皇帝,改元龙风。

高福兴称弥勒佛,金刚奴称四天王。后

长兴侯耿炳文讨平之。”

7 《万历野获编》

 中华书局1980年

弥勒教

叙唐赛儿起义之事:“永乐十八年,山东

  卷二十九“叛11月重印

鱼台县(当作“蒲台县”)妖妇唐赛儿,

  贼·妖妇人”

本县民林三妻。少诵佛经,自号佛母,

  (明)沈德符

诡言能知前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为人马

相斗。往来益都、诸城、安丘、莒州、

即墨、寿光诸州县,拥众先据益都,指

挥高凤等讨之,俱陷殁。上命使驰驿招

抚之,不报。乃遣总兵安远侯柳升等讨

之,贼众败去,余党渐俘至京师,而贼

首不得。上以赛儿久稽大刑,虑削发为

尼,或遁女道士中,命北京、山东境内

尼及女道士悉逮至京师面讯;既又命在

外有司,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姑者

悉送之京师,而赛儿终不获。一云赛儿

至故夫林三墓所,发土得一石匣,中有

兵书宝剑。赛儿密之,因以叛,后终逸

去,盖神人所佑助云。”

8 《涌幢小品》卷

《笔记小说大观》

白莲教

叙白莲教徒勾结异族势力侵扰边境事:

三十二“妖人

 第二十二编第七

 “成化中,山西崞县民王良学佛法于弥陀

物”

 册,台湾新兴书局

 寺僧李金华。见人辄为好言劝谕之。忻

(明)朱国祯

 有限公司1985年6

州民李钺闻而悦之,愿为弟子,所谈皆

 月再版虚幻事,从之者至数百人。遂谋不轨。

相与言曰:‘吾佛法既为人信服,由是而

取天下,亦不难,但边兵密迩,虑或相

挠阻,若遇鞑虏通谋,令其犯边,因与

官军出御,乘间而起,事可济也。’于是

良与钺撰妖言数十篇,谓皆梦中佛所授

者。众皆跪拜争观。”

9 《涌幢小品》卷

《笔记小说大观》

白莲教

叙白莲教徒之异能:“四十三年,京中白

三十二“妖人

第二十二编第七 莲教有逆谋,其党执伪告身二卷,省粮

物”

册,台湾新兴书局

  药一包,首之首揆徐存斋。闻之兵部杨

(明)朱国祯

有限公司1985年6

 虞坡,以兵往。北人皆奉此教,传有飞

月再版 刀飞枪之法,无敢前者。徐之家人与原

首人挺身往,乃就缚。”

10 《涌幢小品》卷 《笔记小说大观》

 无为教

叙无为教传播的秘密性:“令人尽卖其产

三十二“吴建”  第二十二编第七 业以供众,曰乱且至。彼蚩蚩者业,皆

(明)朱国祯

册,台湾新兴书局

  汝业也。禁人祀祖先神衹,以预绝其心,

有限公司1985年6

 惟祀教主,号曰无为。昏夜则聚男女于

月再版 密室,息烛而坐,不知其所为。”

11 《五杂俎》

 《笔记小说大观》

 五斗米

叙五斗米道之缘起:“张道陵初以妖术惑

(明)谢肇淛

第八编第六册,台

道众,治病者令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湾新兴书局有限公

  陵死子衡传其道,衡死鲁复行之。”

司1985年6月再版

12 《五杂俎》

 《笔记小说大观》

 三一教

叙三一教创教之由及教首林兆恩事迹:

(明)谢肇淛

第八编第六册,台

  “吾闽中又有三教之术,盖起于莆中林兆

湾新兴书局有限公

  恩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

司1985年6月再版

 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而吾郡

人信之者甚众。兆恩死后,所在设讲堂

香火,朔望聚会,其后又加以符录醮章,

祛邪捉鬼,盖亦黄巾、白莲之属矣。兆

恩本名家子,其人重义气,能文章,博

及群书。倭奴陷莆后,骸骨如麻,兆恩

捐千金,葬无主尸以万计,名遂大噪。

其后著三教会编,授徒讲学,颇流入邪

说而不自知。既老得病心疾,水火不顾,

颠狂逾年,乃死。此岂真有道术者?而

闽人惑之,至死不悟也。今其徒布满郡

城,其中贤者尚与士君子无别,一二顽

钝不肖者,借治病以行其私,奸盗诈伪,

无所不有。其与邪巫女觋又何别哉?余

十三四时,见三教书,心甚不然,著论

以辟之,今亦不复记忆。及既长,入闽,

观其行事,益自负前言之不妄也。”

13 《承运传》天一出版社1985年  弥勒教

卷一叙明太祖分封十王,分投各地。周

不题撰人 版

王行至汝宁地界,金宝为红巾刘猛所夺。

太祖命李文忠征讨,反被飞剑所斩。刘

猛领兵攻少林寺,少林主持大徒弟姚广

孝大破之。太祖封姚为护国少师。

14 《醒世恒言·灌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弥勒教

叙恶霸张委为强占秋先的花园,诬陷秋

园叟晚逢仙女》

1956年7月第1版

先是行妖术之人:“张委道:‘见今贝州

  (明)冯梦龙

王则谋反,专行妖术。枢密府行下文书

来,天下军州严禁左道,捕缉妖人。本

府见出三千贯赏钱,募人出首。我明日

就将落花上枝为由,教张霸到府,首他

以妖术惑人。这个老儿熬刑不过,自然

招承下狱。这园必定官卖。那时谁个敢

买他的?少不得让与我。还有三千贯赏

钱哩。’”

15 《喻世明言·沈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莲教

叙白莲教勾结异族势力侵扰:“原来萧芹

小霞相会出师

 1958年4月第1版

是白莲教的头儿,向来出入虏地,惯以

表》

烧香惑众,哄骗虏酋俺答,说自家有奇

(明)冯梦龙

术,能咒人使人立死,喝城使城立颓。

虏酋愚甚,被他哄动,尊为国师。其党

数百人,自为一营。俺答几次入寇,都

是萧芹等为之向导,中国屡受其害。”

16 《拍案惊奇》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

 白莲教

叙白莲教游僧之劣迹:“只得招道:‘身

三十四“闻人

 1985年7月第1版

 系本处游僧,自幼生相似女,从师在方

生野战翠浮庵, 上学得采战伸缩之术,可以夜度十女。

静观尼昼锦黄

一向行白莲教,聚集妇女奸宿。”’

沙巷”

(明)凌濛初

17 《型世言》第八

九州出版社2001年  白莲教

叙民间白莲教起事:“行至长沙,有干无

回“矢智终成

 2月第1版

籍的人倡为白莲教,拥一个妖僧为主。

智,盟忠自得

有一妖镜,妖僧照时,就见他头戴平天

忠”

冠,身穿衮龙袍,其余或是朝衣朝冠,

(明)陆人龙

或是金盔金甲,文武将吏,也有照出驴

马畜生,都求妖僧忏悔,信从了他。”

18 《型世言》第四

九州出版社2001年  白莲教

叙白莲教传播之秘密性:“又听两个光棍

回“寸心远格

 2月第1版

拨置,到县中首他创做白莲佛会,夜聚

神明,片肝顿

晓散,男女混杂,被县里拿出来打了十

苏祖母”五,驱逐出院。”

(明)陆人龙

19 《三遂平妖传》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弥勒教  叙北宋时王则起义于贝州事。故事在南

(明)罗贯中

 1983年12月第1

  宋时已在民间流传,罗烨《醉翁谈录》

 版

妖术类已有“贝州王则”之目可证。书

叙蛋子和尚盗得九天秘笈,在圣姑姑主

持下,和左黜儿一道,炼成七十二般道

术。圣姑姑之女胡媚儿,托生改名永儿,

嫁河北贝州王则。圣姑姑便偕蛋子和尚、

左黜儿等众妖人,辅佐王则哗变起事。

朝廷委派文彦博率师剿杀。两军相持之

时,蛋子和尚遵照神佛意旨,化为甘泉

寺老僧诸葛遂智,会同马遂、李遂,用

“天罡正法”击破“地煞邪法”,圣姑姑

被罚在白云洞守护天书,王则被凌迟处

死。

20 《三教开迷归正  《古本小说集成》,

三一教  叙明万历年间林兆恩与弟子宗孔、僧宝

演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光、道士袁灵明兴三教盛会,创三教会

(明)潘镜若

一之说,祛邪除妖,破除世人痴顽迷惘

事。潘镜若借小说倡导三教合一之说,

特追崇林兆恩。其在卷首凡例中说:“本

传独重吾儒纲常伦理,以严致政,而参

合释道,盖取其见性明心,驱邪荡秽,

引善化恶,以助政教。”

21 《新编皇明通俗 《古本小说集成》,

 白莲教  叙北斗七星转世为山东巡抚赵彦、登州

演义七曜平妖

上海古籍出版社 总兵沈有容等人,赖魔女裴月娥、周玉

全传》 如反正辅佐,荡平白莲妖道,剿灭徐鸿

(明)沈会极

儒义军故事。小说形象地反映了明末朝

廷政局腐败,城乡经济崩溃的黑暗现实,

以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的悲

惨生活情景,艺术地再现了白莲教起义

波澜壮阔的斗争画面。

22 《梼杌闲评》

《古本小说集成》,

 白莲教  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叙明熹宗天启

不题撰人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间,东阿县一带,以刘天成之子刘鸿

儒为首的白莲教正在兴起,魏忠贤、田

尔耕为泄私愤,便派田的侄子田吉为县

令寻隙弹压,结果逼反了白莲教。后白

莲教造反终被剿除。

23 《女仙外史》

岳麓书社1987年9

  弥勒教 小说以明初发生的所谓“靖难之役”为

(清)吕熊

 月第1版故事背景,叙明永乐年间,山东蒲台女

唐赛儿系嫦娥转世,故号月君,自幼反

对礼教,喜抱不平。后得天书,乃精习

法术,以拥立建文帝之名,于青州聚众

起事,建都济南。朝廷震恐,集众兵进

剿,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归于失败。

24 《永庆升平》

《古本小说集成》,

  八卦教 叙清康熙年间江湖英雄马成龙、马梦太

不题撰人上海古籍出版社 等人协助朝廷搜剿肃清天地会八卦教的

故事。书中写八卦教组织遍布全国各省,

其教徒有村夫走卒,亦有巡抚大员,组

织严密,势力极大。

25 《永庆升平后

《古本小说集成》,

  八卦教 《后传》内容接叙《前传》故事,直至朝

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 廷将遍及全国的反清组织天地会、八卦

(清)贪梦道人 教的全体成员斩尽杀绝,最后生擒教主,

“灭邪教永庆升平”。

26 《樵史通俗演

《古本小说集成》,

  白莲教  第四回叙明天启皇帝十六岁即位,其时

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下民穷财尽,东疆吃紧,失了辽阳、

(清)江左樵子  广宁等地;山东亢旱,兖州一带兴起白

莲教。官兵进剿白莲教,教主徐鸿儒粮

尽援绝,出城就缚。

27 《归莲梦》

 《古本小说集成》,

  白莲教  叙美丽少女白莲岸,系莲花转世,夙有

(清)苏庵主人  上海古籍出版社 仙根,路遇白猿仙翁授天书一卷,据柳

林寨为基地,创立白莲教,自称女大师,

率白莲军纵横天下。白莲岸爱上了书生

王昌年,便把王昌年的情人崔香雪劫到

柳林寨中,以便日后同嫁王昌年。白莲

大师屡败官军,活捉了总兵崔勋,但在

得意之时,王昌年却被官府发现。于是

白莲岸不顾众将领的反对和劝阻,一意

孤行,以投降自首为条件,以为可以救

出王昌年,不料官兵不赦首领,白莲岸

临刑时靠仙术解尸逃回山林。柳林军散

伙,各奔前程。一场轰轰烈烈的义举竟

被白莲大师的儿女私情毁于一旦。这是

一部反映白莲教武装斗争而人情味浓重

的作品,可以从中看到延续元、明、清

三代的白莲教武装起义的浩大声势及其

失败的部分原因,有着重要的历史认识

价值。

28 《云仙啸》

 《古本小说集成》,

  弥勒教  第四册“一碗饭报德胜千金”叙元朝至

(清)天花主人 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年间,天灾人祸,饥饿和疫病使百姓

死亡相藉,流离失所。隐退的清正官吏

黄通理舍饭济民,市民刘三黑用领来的

舍饭,救活贫穷书生曾珙。后来曾珙被

义军领袖刘福通聘为参谋,领兵攻取泗

水。与此同时,官府诬陷黄通理激起民

变,刘三黑欲救黄,揭竿而起,却失败

被捕。曾珙闻讯前来营救,刘三黑遂加

入红巾军。

29 《娱目醒心编》 《古本小说集成》,

  白莲教  卷五“执国法直臣锄恶,造冤狱奸小害

(清)草亭老人 上海古籍出版社  民”叙明嘉靖年间,王良倡立白莲教,

副贼李福达,饶有勇力,亦以幻惑愚民。

后王良就戮,李福达易名张寅,逃往太

原府徐沟县,与大户张姓夤缘结交,认

为一家,编立宗谱,以冀掩人耳目。俟

缉获之势渐宽,遂挟财物到京,以重贿、

美女得武定侯郭勋庇佑,援例输粟千石,

竟补授山西太原卫指挥。后被人首告,

又得郭勋相助,御史马录反坐罪,李福

达仍为指挥。及嘉靖晏驾,四川白莲教

蔡伯贯事败,搜出其与李福达往来书信,

方将其满门抄斩,马录复为御史。可见

白莲教与上层官府之勾结。

30 《彭公案》

 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八卦教  小说第一百八十八回至第二百一十四回

(清)贪梦道人 本

  叙马玉龙等平息天地会八卦教事。

从下页“我国部分古代小说所涉民间宗教一览”表中可以看出,仅《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收录的涉及民间宗教的小说就有三十种之多,所涉民间宗教八种,其种类有明教、弥勒教、五斗米道、太平道、白莲教、无为教、三一教、八卦教等,涉及最多的民间宗教是白莲教。由此可窥民间宗教与古代小说关系密切之一斑。

虽然有这么多的古代小说触及到了民间宗教,虽然小说体裁既有笔记小说也有通俗小说,既有章回小说也有话本小说,虽然小说题材涵盖了志怪小说、市人小说、历史演义、公案小说、神魔小说、人情小说等多个范围,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我国民间宗教与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却乏善可陈。在宗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文学研究界总把目光锁定在儒释道三教,忽略了我国民间宗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有鉴于此,下面我们以白莲教、八卦教为主要考察对象,就我国民间宗教与古代小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索。

二 白莲教、八卦教在古代小说中的复杂反映

明清时期是中国民间宗教蓬勃发展的时期,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教派不下二十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白莲教,以至于在一般的概念中,白莲教成了这一时期民间宗教的总称。

白莲教相传得名于东晋名僧慧远,直到南宋绍兴三年(1133),江苏吴郡沙门茅子元创白莲教,“劝诸男女同修净业,自称白莲导师,坐受众拜”①。白莲教这种允许世俗男女同于禅堂之中共修净业,的确为以往的佛教史上所未有,在中国宗教史上是个创举,同时它也由此招致了“男女通淫”的恶名。明代的白莲教从整体上已不具备南宋茅子元创教时期的特点,众多的白莲教支派也从来没有统一过,它们从活动方式到对统治者的态度往往迥然有别:一些支派仍被民众用来对抗现行秩序;一些支派的宗教领袖则发生蜕变,走向社会上层,甚至干谒公卿,参与当权者内部的斗争;有些支派则误入歧途,沦为异族侵扰的工具。

白莲教在明代达到了它发展历史上的最高潮,到了清代,另一支影响巨大的民间教派——八卦教倡兴于世。八卦教康熙初年由刘佐臣创立于山东单县,是清代一支体系庞大、变化多端的教门。在它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教名:五荤道、收元教、清水教、八卦教、天理教、九宫教,还有一些异名同教,如空(孔)子教、圣贤教、先天教、后天教、明天教、老理教、在理教等。八卦教以八卦派分支系,各自收徒,每卦都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这个宗教体系中又出现了离卦教、震卦教、坎卦教、乾卦教等教名。由于八卦教的某些支派在后来与其他教门发生融合,又出现了义和门离卦教、一炷香离卦教等名目。更因为八卦教与白莲教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所以在某些史料中,它又被称为白莲教。

我国古代小说中涉及白莲教和八卦教的作品不可谓不多,涉及白莲教的就有十二种小说,通俗小说有《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拍案惊奇》、《型世言》、《皇明通俗演义七曜平妖全传》、《梼杌闲评》、《樵史通俗演义》、《归莲梦》、《娱目醒心编》九种②;其中全面反映白莲教的是《皇明通俗演义七曜平妖全传》(以下简称《平妖全传》),此书六卷七十二回,卷端题“吴兴会极清隐道士编次,洪都瀛海嫩仙居士参阅,彭城双龙延平处士订正”③。卷首有文光斗天启四年序,云:“吾友会极目睹其颠末而视奕者也,乃为之传以记其治乱之由。……会极,吴兴氏,为淮南十洲沈太史公孙。”④据此,则本书作者当为沈会极,号清隐道士。本书演天启二年徐鸿儒起兵事,序文作于天启四年,则本书写作时间当在天启三、四年间,是一部近距离反映白莲教起义的时事小说。

八卦教运动在小说《永庆升平》及其《后传》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反映。《永庆升平》又题《绣像永庆升平全传》,二十四卷九十七回,不署撰人。根据书前郭广瑞所作序云,咸丰年间即有艺人演说评词《永庆升平》,但未能有人刊刻传流于世。后郭广瑞根据演说录成四卷,又应宝文堂主人之请,增删补改,编成此书。郭广瑞字筱亭(一作晓亭),自称燕南居士,生平无考。《永庆升平》所叙为康熙年间清廷剿灭天地会八卦教的故事。《永庆升平后传》,清贪梦道人著,《后传》内容接叙前传故事,直至清政权将遍及全国的反清组织天地会八卦教的全体成员斩尽杀绝为止。小说间接反映了清末会党活动的情况。

我国古代小说对白莲教和八卦教等民间宗教的描写,基本上都是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不是将其指斥为“邪教”、“邪说”,就是大肆渲染其“妖人妖术”,或是将其诬为“男女通淫”,字里行间,充斥了大量“邪教迷人,蛊惑人心”的荒唐描写。如表中所列,《涌幢小品》卷三十二叙白莲教“传有飞之法”;《喻世名言》卷四十写白莲教首萧芹吹嘘“自家有奇术,能咒人使人立死,喝城使城立颓”;《型世言》第八回写白莲教一妖僧“有一妖镜,妖僧照时,就见他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永庆升平》中写八卦教首吴恩能“呼风唤雨,拘神遣将,撒豆成兵”,以及《拍案惊奇》卷三十四叙一游僧“可以夜度十女,一向行白莲教,聚集妇女奸宿”,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基本思想倾向,都是把民间宗教定格在“叛反国家,杀害生灵,屠毒百姓,上干天怒,下招人怨,兴立邪教”的历史坐标上。在这里,民间宗教中内在的反抗精神的亮点被遮蔽和扭曲了,剩下的只是满纸怪力乱神,左道旁门之术。

尽管小说作者多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对民间宗教持贬斥鄙视的态度,但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小说,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民间宗教从起事、发展到被剿灭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复杂情况,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上的民间宗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述描写白莲教和八卦教的小说,首先并不讳言民间宗教起事乃是当时腐败朝政所致,并通过小说人物之口,明确道出民间宗教有争天下、当皇帝之心。

据《明史》记载,天启二年,徐鸿儒利用山东遭灾,官府不予救济的有利时机,率领白莲教徒在山东郓城徐家庄起事,很快占领了位于郓城、巨野间的梁家楼,徐鸿儒被拥立为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建立起农民政权。后起义军攻打滕县,县令姬文胤驱士兵守城,军士“望贼辄走,存者才数十”。姬问军士何故如此,军士回答说:“祸由董二。”董二“是故延绥巡抚董国光之子也,居乡贪暴,民不聊生”⑤。这个历史真实情况在小说《平妖全传》第十二回中就有所反映,只是作者将董二化名为董一经:

俺县里有个董尚书公子,叫做董一经,他诨名叫做董钟。你说他怎的叫做董钟,他性如烈火,就似悬挂的一口钟,挽着他些儿便嗡的响起来。……他平日霸占良家子女,放子母债,准折人家田产、羊羔起利,倚势欺贫,县官是他家小厮,但是少他利债,迟了一日就送在县中拷打,那怕他就卖儿女妻子,比官钱粮还不同,也没一个人敢议论他。这的不是不成世界了。⑥

小说第八回也写到“山东膏腴之地,贵者八两一亩,少次五两一亩,甚有地亩无人耕种”,“在家食用不过是树叶、草根,略略放些豆沫、秫糁而已。穿又没的穿,吃又没的吃,钱粮又被公差把田地都弄尽了;况有本地乡官、土豪侵占、欺骗。如此光景,人心思乱,主公一呼,揭竿而起,无不响应”。这都道出了官逼民反的历史真实,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民间宗教何以会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提供了启迪。

民间宗教一方面强调“官逼民反”,另一方面则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反映八卦教的小说《永庆升平后传》第四回就通过人物之口写到:

我们是我家会总爷立的天地会八卦教,我们是替天行道,普救众生,只以剪恶为本。你们自知有君,岂不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乃仁人之天下也,为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这段话透露出八卦教首领在传播宗教和发动反政府活动时,有争天下、当皇帝之心。他们“替天行道,普救众生”的人生理想,他们对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当“有德者居之”的认识,具有某些民主思想成分。其实,强调“官逼民反”,打出“替天行道”,这都是以《水浒》为代表的绿林文化的特质,这种现象并非仅存在于八卦教中,弥勒教、白莲教起义也表现出相同的特点。这是民间宗教与佛道的区别所在,也是民间宗教不为当朝统治者所容的原因。民间宗教以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幸福生活的理想,而不像佛道那样,只流于心理的抚慰,这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底层民众来说显然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在组织路线上,民间宗教往往与官府交好,注意打入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打入上层社会内部。白莲教首领李福达即是如此。李于弘治年间参与白莲教起事失败后,携带重金到北京,买通官府,得到武定侯郭勋的信任,并由此引起嘉靖初年朝廷的著名党争——李福达案,最后以群臣败诉、郭勋及其所庇护的李福达胜诉而告终⑦。小说《娱目醒心编》卷五“执国法直臣锄恶,造冤狱奸小害民”就详细叙述了此事的始末(参见列表第29栏)。

《平妖全传》所反映的徐鸿儒领导的白莲教起义也是如此,其中第七回写到白莲教“聚有二万徒弟”,“就是衙门中隶书门皂,大半是他弟子,可以朝呼夕至的”;第五十九回写到知府要差人密拿白莲教首周印等,但典史禀说:“老爷叫小的所拿之人,乃是大族之家,交游世宦,无限钱财,手下有数百个手脚了得的乡兵,小官怎的敢拿他?”反映八卦教起义的小说《永庆升平》更写及清政府的直隶巡抚吴联是八卦教的忠勇王,山西巡抚王千层和河道总督卢定河俱受八卦教镇北侯之封,福建水师提督李天保拜八卦教威毅侯、平西大将军,江苏巡抚吴德还与八卦教首吴恩是一家兄弟,受封一字并肩王;第二十四回还写到永平府抚宁县一个叫张忠的行伍出身的人,原“任南路所把总,被撤。他又投在保定府协标当差,那时他就归了八卦教了。教中人给他用银子走动门路,他方升本汛的守备了”。可见八卦教采取打进去、拉出来的方式,已把众多的清廷官员罗致门下,其阵容声势不可小视。

这些朝廷官员何以会加入天地会八卦教?对此《永庆升平》第四十九回有一段描写:当时钦差伊大人来到山西,早就加入八卦教的山西巡抚王千层被当场戳穿头上烙有八卦教特有的“顶记”,即头上“有钱大的一个疤痢”。于是钦差大人立即叫人把他捆了,问说:“王大人,你乃是封疆大臣,为何归顺天地会八卦教?你要实说就是。”王千层说:“伊大人,我到如今也不说了,你也不必细问。我当年作知府之时,与卢定河我二人是同乡的朋友,他原来由幼小入了天地会八卦教,劝我入教。我问他有甚么好处,他说:‘能修炼长生不老,益寿延年。’我故此也就与他等入了天地会,到如今我才知道是叛逆,我也无法了。封我二人为镇北侯之爵,如得了大清江山社稷之时,我等都凌烟阁上标名……”这就告诉我们,八卦教往往以同乡朋友的名义拉人入会,打的是“修炼长生不老,益寿延年”的幌子,而暗中许愿的,则是功名富贵,升官晋爵,故此对官员的吸引力很大。

正因为民间宗教有争天下社稷之心,而且将其组织发展到朝廷官员,因此必然招致当局的极大恐惧和残酷镇压。反映白莲教的《平妖全传》第五十九回就写到民间宗教的首领们被捕后的遭遇:

抚院将解到各逆随到审明,即时枭首示众。有功府县官员各各叙功,余党出示榜文,晓谕解散归农。但有吃素之人,即时斩首,不论在会不在会,到处随擒随斩。那个再敢吃斋?那些原吃斋的人,牛羊猪,五荤三厌,一齐都吃了。那些道妈妈把那五部大策书,日里不敢烧,夜里却都烧了。穷的当件东西也买些荤腥在家放着,怕官府有人来查点。

官府滥杀无辜和百姓人人自危的情景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同样,《永庆升平》中也写到了朝廷对八卦教的残酷镇压,第五十七回写到清代一地方官员的话:

知县王文超说:“你杀的祁家庄小淫人恶少年祁文龙,共一百零三口,我已派人验过,头上俱有顶计,都是天地会八卦教中人。康熙老佛爷有旨意,无论军民人等,头上有顶计,杀死无罪。”

这里,不仅“一百零三口”格杀勿论,甚至只要“头上有顶计”,一律“杀死无罪”,根据康熙老佛爷的“旨意”,其镇压的残酷性可见一斑。

但明清两代,民间宗教如大河波涛,激起了成千上万芸芸众生的宗教情感,呼唤起一次次底层社会的民众运动,他们屡起屡败,屡败屡起,冲击着封建统治的秩序,改变着专制制度下的世道人心。我国古代小说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多侧面地反映了民间宗教的起因与过程,扭曲与异化,特质与真实,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特别是鉴于有关古代民间宗教的资料非常缺少,古代小说中有关这方面的描写就显得特别可贵。

三 从小说有关描写看民间宗教传播的若干特征

细细研读古代小说中有关白莲教、八卦教和其他民间宗教的描写,会发现它在不经意间也传递出有关民间宗教传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颇具代表性,可视为中国古代民间宗教传播的共同特征。

首先,是民间宗教传播的秘密性。由于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民间宗教的活动往往都是昼伏夜出,夜聚晓散,闪倏无常,不可踪迹。《平妖全传》第十二回就生动描绘了白莲教这种传播特点和场景:

当日已晚,次日五更起会,四外八方道众都是预先传了帖子,至日都来了。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有挑着粮食的,有驴驼的,有马背的,有车子推的,就似马蚁黑阵阵的,一簇一簇家来。这一来男妇到有六七千人。……他众人白吃饭,只是来听些五部六册的糟粕,胡谈道,也都有些规矩。至初六日早,男女罗拜叩首,跪着说法,以迷引迷,以讹误讹,说法的不明,听法的不懂,胡里胡涂,各各赞扬。

此外,《型世言》第四回,《平妖全传》第十二回、第四十六回都写到了白莲教这种“夜聚晓散,男女混杂”、“夜聚晓散,男女不分”、“出没无常,最宜提备”的特点。历史上的白莲教也正是如此,嘉靖三十九年,都御史章焕上《经略中原疏》,就谈到白莲教这种“闪倏无常,不可踪迹”、“逐捕之后,莫知去向”⑧的特征。文史互证,可见民间宗教传播的秘密性是一大特点。

民间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往往都有各自的特殊标志或暗号,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易于识别,同时也和民间宗教的秘密性有关系。元末弥勒教起义时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又称红巾军;白莲教也维持了它参与元末弥勒教起义的一贯标志,头裹红巾。《平妖全传》第十八回就写到“这一回比起首行兵便不同,都是红巾,旗号鲜明,人强马壮”。八卦教的标志则是“头上俱有顶计”,所谓“头上顶计”,按照《永庆升平》第三十七回的描写,就是在头顶“打上火掇子顶记,打完用白蜡油一搽,从此头顶上就有钱大的一个疤痢”。此外八卦教还有“舒手先见三(指先伸出三个手指),反搭二钮扣,腰中白布缠”等暗号(《永庆升平》第八十四回)。可见一些特殊标志和暗号是民间宗教传播过程中的共同特征;是民间宗教秘密性的必然产物。

其次,民间宗教的首领往往会自夸或被他人神化为具有某种“异相”和“异能”的人,以招揽更多的信徒盲从。民间宗教的教主多落实于某个活着的凡人,并不虚无缥缈;而其作为教主的特征,则来自他肉体的某种标志或某种特异功能。因为有异相、异能,所以能迷惑众多教民,为其效力。早在元代末年弥勒教起义时,蕲州徐寿辉就因为身有异相,“一日,寿辉浴盐塘水中,身上毫光起,观者惊诧”,于是被“共拥”“为主”,举兵起事⑨;明成化七年,陕西李奉先因“僧张通者,以星命推其后当极贵”,于是萌生反明之意,“集强悍之人同谋作乱”⑩;明天启三年,陕西韩城县“妖人”刘买得,因“儿时左臂有痕,每自呼为团龙,因集奸民李毛头等煽乱”(11)。历史上每多这类因有“异相”而萌生造反之意的现象发生。

小说中也甚多这类描写,如《平妖全传》第七回就写到一术士沈晦为白莲教首徐鸿儒“宝盆照相”的情节:

沈晦曰:“主公若见疑,晦有宝盆一面,能照前生后世今生,一照便知分晓。”即命高糜取出宝盆一面,上有龙章凤篆、八卦灵文,三尺六寸五分为圆,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重三十六两,按三十六罡星;底有周天星斗,背有山河社稷之象,霞彩烨烨,耀日争光,不知是何处得来的怪物。沈道取法水一盆,令鸿儒照面。照见头顶平定冠,身穿赭黄袍,腰系碧玉带,王者之相。

这类“宝盆照相”之术,虽属无稽之谈,但在信徒的眼中,却成为教首奇相异能的显示,而教首们则利用了广大民众的盲目信仰,把对教首的神化推向了极致。

类似的描写在小说中很多,如《型世言》第八回写长沙地带一干白莲教徒拥一个妖僧为主,“有一妖镜,妖僧照时,就见他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其余或是朝衣朝冠,或是金盔金甲,文武将吏,也有照出驴马畜生,都求妖僧忏悔,信从了他”。所写同上如出一辙。除了异相,还有异能,如《永庆升平》中的八卦教首吴恩,就被描绘成一个“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呼风唤雨,拘神遣将,撒豆成兵,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奇人;还有反映弥勒教的《三遂平妖传》中的王则,也是先“遇着一个异人”,“说道我久后必然发迹,替我背上刺一个‘福’字”,后又得仙姑指点,异人相助,学得不少旁门左道的法术。这些身具“异相”、“异能”的教主教首的思想烙有很深的封建印记,所以他们不可能把贫苦民众引上真正的幸福之路。

再次,民间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还会打出关心贫苦大众的旗号,借用巫术和医术来布道。民间宗教家大都擅长各种与神沟通的法术,充满灵异的经咒,其中最能赢得人心的是妄称法术具有医疗疾病的特异功能。他们往往掌握一些粗浅的治病方法,特别是民间偏方,或施医舍药,或按摩针灸,再加上一些类似巫术的神秘手段,使教门更具吸引力,不少信徒就是为治好病或因病被胡乱治好而入教的。如明代在闽南一带盛行的三一教,就是“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12)。清代作为八卦教同教异名的清水教教首王伦,“尝为县役,因事责斥,无以为生,遂抄撮方书,为人治痈疡颇验。择受病男妇之精悍者不受值,均感其恩,愿为义儿女报德”(13)。可以说,以治病健身为诱饵,是民间宗教扩大自身影响最为有效和普遍的一种手段。

小说中的描写也是如此,如《永庆升平》第二十五回就写到教首毕道诚受异人传授,有天书三卷,一卷讲“吞丹炼气”,一卷讲“点石成金”,还有一卷“是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妙法,各种的起死回生的妙药。常常以看病为名,因此把这会中越聚人越多”。小说第四十九回写到被八卦教拉入教的山西巡抚王千层,开始也是因为听说入教“能修炼长生不老,益寿延年”,故此入了教的,后来“才知道是叛逆,我也无法了”。可见,练气功,治疾病,求长生,图延寿,是民间宗教拉拢信徒的惯用手段,一旦入了教,就身不由己了。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现象,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古老。对生命的思虑是宗教存在的基石。人们创造宗教,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不是为了死亡。和佛道等主流宗教一样,各种民间宗教也是人类恋生情感支配下的产物。但民间宗教与主流宗教的不同,在于他们将救世的含义落实于在现世中打破一个苦难世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从而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民间宗教传播过程中的种种特点,都和这个背景有关。

本文仅以白莲教、八卦教为主要对象,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的关系做了一些粗浅的考察,并由此兼及民间宗教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征。由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面的广度上,有数十种小说涉及近十种民间宗教;而且还表现在某些点的深度上,其中白莲教和八卦教即为明清两代多部小说集中描写的两种民间宗教。二、这些涉及民间宗教的小说大都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把民间宗教视为“邪教”、“妖术”,把教徒诬为“教匪”、“妖人”,反映了统治阶级和在统治阶级影响下一般民众对于民间宗教的偏见;但与此同时,这些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事实,反映了民间宗教从起事到发展壮大再到最终被剿灭的历史过程及其传播特征,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特别是鉴于有关古代民间宗教的资料非常缺少,古代小说中有关这方面的描写就显得特别可贵。三、这些小说在写及民间宗教传播过程时,往往把教首宣扬成一个具有特殊相貌和本领的异人,竭力张扬其本人和教派的各种法术和特异功能,这种做法的结果,使统治者和一般民众常常将其和“妖人妖术”联系在一起,民间宗教抗逆的精神亮点反而被模糊和异化了。小说客观上反映了古代民间宗教的这种通病。四、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的联系涉及到很多方面,有些联系是明显的,有些联系是隐蔽的;有些作品是集中描写的,有些作品是曲折表现的,其中的情形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花功夫仔细梳理,这方面正有着大量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本文仅是围绕白莲教和八卦教作一初步的探索,以期引起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注释:

①转引自《元代的白莲教》,第189、191页,杨讷著,《元史论丛》第二辑,元史研究会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世界书局曾于民国十一年六月出版了名为《白莲教演义》的历史演义小说,该书将白莲教从宋元符年间创教到晚清义和团运动这中间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一一叙来,涉及到白莲教的起源、教中经典、诅咒、符箓、法术以及各样善恶事迹,是有关白莲教历史的一部专门小说。但因出版于民国,故未统计在内。

③④《古本小说集成·皇明通俗演义七曜平妖全传》(上册),“前言”,第1页,明清隐道士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⑤《明史》第二十四册,卷二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⑥《古本小说集成·皇明通俗演义七曜平妖全传》,明清隐道士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以后所引小说凡不注明者,均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本。

⑦《明史》第十八册,卷二○六,“列传第九十四·马录”。

⑧《明实录》第四十七编,《世宗实录》卷四八六,嘉靖三十九年七月壬辰条。

⑨转引自《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一分册,杨讷等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⑩《明实录》第二十四编,《宪宗实录》卷九三,成化七年七月庚辰条。

(11)《明实录》第六十八编,《熹宗实录》卷四二,天启三年十二月乙亥条。

(12)《五杂俎》卷八,明谢肇淛著,《笔记小说大观》第八编第六册,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5年版。

(13)《梦厂杂著》卷六《临清寇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标签:;  ;  ;  ;  ;  ;  ;  ;  

古代小说中的民间宗教及其认知价值--以白莲宗教与比嘉宗教为主要考察对象_白莲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