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工作机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郑州市x社会工作机构为例论文_段晶玮

河南省社会工作机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郑州市x社会工作机构为例论文_段晶玮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层见叠出。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社会工作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社工机构不可避免的在发展中出现种种问题,如机构人员流动性大、内部管理存在漏洞、行政化严重等。

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观察与研究,通过对社工行业从业人员的访谈及观察,希望找出河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优势及问题,通过对机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方式的探寻,为河南社会工作机构如何更好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机构;机构发展

一 引言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落地生根并得到了良好发展,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近20年间进展飞快,社会工作机构及行业也发展迅猛,且保持良好上升势头。政府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社会工作学科及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受制于内外部种种因素,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劣势,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却也在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实用运作模式。本文选取在整个中原地区而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机构,通过分析该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其解决途径及措施,从而探讨社会工作机构如何更好地发展,探寻更适合本土社工发展的方向路径。

二 郑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现状

目前,郑州市有近60家社工机构,持证社工约2000人,整体呈现出市场供不应求的特点。

2016年,郑州市投入500万元进行市级政府服务项目购买,项目类型涉及社区综合服务、党群服务、低保、社会救助、儿童青少年服务、老年服务等多个领域,促进了郑州市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

但在发展趋势整体向好的情况下,郑州市的社工机构也存在大部分机构都有的问题,即缺乏职业认同感、薪资待遇低等。目前,郑州市助理社工月薪大概在3000元左右,中级社工月薪3500元左右,高级社工尚没有相关政策出台。

2018年1月9日,郑州市出台《关于推动全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争取到2020年,郑州市每个区至少建立1个社工机构孵化基地”、“实现到20225年每个县市至少建立1个社工机构孵化基地”。

三 对郑州市x社会工作机构的分析

(一)X社会工作机构的基本状况

x社会工作机构成立于2014年,是在郑州市民政局注册的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及日间托老、养老服务的公益性民办非企业组织机构。该机构在成立至今的四年间,以党建作为引领,依托社区,根据居民及社会经济组织的需求,开展托老、助残、未成年人社会教育、企业社工、居民健康管理、居民社区大学、社团文化活动、社区矫正、社工督导、社会工作培训、专业评估等服务,多次获得市级省级表彰,已经成为中原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标杆性单位。到目前为止,该机构先后组建并投入运营了22个社区服务中心,孵化出了志愿者联合会、摄影爱好者联盟等数十个社会组织。同时,x机构与河南省内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作为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共同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

组织架构上,x机构采取的是理事会总领职能部门和执行部门,职能部门和执行部门平行的结构,理事会总管机构事务。职能部门下设五个部门,分管机构的社会工作研究发展、志愿者管理、信息、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并为执行部门提供支持;执行部门即x机构成立的22个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开展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X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薪资待遇问题。在社会工作行业从业者普遍薪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根据笔者的了解,x机构的员工,每月收入最低的只有不到1500元,执行部门囊括的22个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如站点站长,月收入也刚刚达到郑州市的平均月收入水平。

2、员工职业认同感较低。由于专业化水平欠缺,以及工作人员缺少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背景,加之以x机构的日常工作多显得琐碎冗杂,因此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执行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当笔者问道:“你会怎么向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介绍社会工作?”,部分工作人员的回答是“高级服务员”。

而x机构对员工的后续培训及专业发展策略制定,过分强调机构价值建设,采用硬性要求灌输中心文化,忽视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3、工作人员专业程度欠缺。以x机构的人事部门为例,仅有一人拥有人力资源师证书,一人拥有社会工作师证书。在x机构下辖的22个社区服务站点中,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员工比例约为12%,且绝大多数为实习生;这些站点中,具有社会工作相关证书的职工占比约为7.7%。

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元且复杂的。一方面,不仅是x机构,社会工作机构整体聘用工作人员的门槛较低,无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非专业人员占到很大一部分比例。

四 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社工薪资待遇

社工机构应当依照相关政策,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设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以达到激发工作热情的效果。在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时,人资部门应当全面分析机构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标准,同时建立针对机构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的考核机制。薪酬制度的建立,应当在遵从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完善薪酬制度,满足社工物质生活需要。

(二)加强专业能力建设

机构的宗旨、使命和远景的专业性定位是实现机构专业能力建设的前提。因此,机构应当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实现机构定位。当前,社工职业仍处在发展阶段,专业人员短缺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而社工人才因为种种现实因素,不愿意继续在社工行业工作,因此政府及机构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包括资格认证、注册制度、管理制度、从业标准、薪资标准、培训制度、考核标准等在内的完善的职业体系。

专业化是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机构的专业化发展可从两个角度实现:一是通过开展大量的专业服务,总结提升,在实践中锻炼社会工作从业者的专业技能;二是通过学术研究,挖掘可开展服务的突破点,以学问促进机构整体的专业化。

(三)规范内部管理

在西方国家,报告制度和审计制度是政府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监管措施之一,我国的社工机构在机构管理工作当中,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经验,将实用制度做出合理调整后引入机构内部治理,同时对社工机构的违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还应当重视建立社会工作行业评估指标和标准,通过行业评估、认证等方式,促进行业内部的自律,淘汰不良社工机构,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民政部.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Z].2014.04.17

[2]郑州市民政局,《关于推动全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01.09.

[3]杨梨.政府购买服务:民办社工机构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07)

[4]毛明华,陈赟畅.从社工人才大量流失看社会工作发展——基于当前社工毕业生流向的思考[J].社会工作,2007(8)

作者简介:段晶玮(1998年10月—),女,汉族,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5级本科生,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机构发展。

论文作者:段晶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河南省社会工作机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郑州市x社会工作机构为例论文_段晶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