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公园系统构建刍议论文_靳晓静

合肥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230001

摘要:公园绿地的数量不断的增加,面积也在逐渐的加大。城市公园系统是城市人们游戏和休息的主要的场所,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的环境以及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在城市建设中首要应该考虑的因素是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违背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将城市发展理论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合肥市城市公园系统进行研究,得出一些系统建设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公园系统

1城市公园系统内涵

城市公园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各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自身的差距,对城市公园的定义也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园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重新认识[1]。城市公园系统的首要遵循的理念就是生态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首要的问题,公园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城市空间的结合要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对城市的建设有着很大的作用。其次就是需要注意游憩作用。这是因为城市节奏逐渐加快给城市居民带来很大的疲惫感,能够随时随地的找到放松的地方是对周围生活的最大的改善。在建设城市公园系统的时候应该不断深化休息的作用,将原有公园美化的作用减弱。不仅仅只是注重外观的美化,还需要注重内在的统一,能够达到最佳的功能组合,实现城市公园的系统设置。

2合肥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现状

2.1公园绿地景观

合肥市公园景观建设的现状主要通过研究景观面积与整体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析的,不管是公园的绿地面积还是相对面积建设都是十分缺少的,在合肥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绿地建设也是十分贫乏的,合肥是省会城市,聚集了很多的人口,正需要大量的景观绿地来丰富人们的生活,让居民能够有休憩与娱乐的场所,目前来说,需要在建设城市公园的时候,也应该要缩小各个地方之间的差别,进而做到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

2.2公园景观破碎度

城市公园受到城市空间用地分配的限制,在建设城市的时候主要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斑块状,虽然很多的公园都是带状的,也可以将其看作是长条形的斑块。所以在对合肥城市系统的景观破碎度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对基本的额数据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空间复杂程度以及人类的基本活动对景观格局进行研究[2],提供基本的理论建设,使得各个区域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3合肥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策略

3.1将自然环境作为依托

将自然环境发展作为优先原则,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首要原则就是将城市的自然环境保护好,城市里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构成城市公园系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城市公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合肥市自身的自然环境的特色建设城市公园。

3.2强化边缘效应

将城郊景观进行充分的融合,不断强化边缘效益,与城市和其他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城市景观的设计应该从基本的城市建设边缘来看的,并没有逃离出及基本的城市空间,除了能够将城市功能凸显出来以外,还应该将其进行充分的融合[3]。城市中的公园对于外界来说虽然是封闭的,但是也不能够使用过宽的过渡带,边缘效应应该十分有限,城市与其他的用地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外部的额轮廓也都不是十分的规则,不断加强与周边空间的联系。

3.3增加小型公园

通过从居民游憩的角度来考虑,大多数人还都是希望工作与居住的场所附近有公园,不用走长的时间就能够到达目的地,不断加强整体功能的连贯性,将公园尽可能的分布在平均分配,降低居民使用公园的难度系数,不断加强城市公园系统的整体性。合理研究公园的服务半径,避免服务半径不合理,造成公园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利用,大型公园的建设是十分有限的,也是有着很大的误区的。应该加强合肥市公园建设修建[4],主要类型就是小型公园的建设,最大程度上完善系统的难度,增加公园的使用频率特性。

3.4开发可再生景观,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再生空间指的就是在建设空间的时候考虑到资源的可再生性,这是相对于自然空间来说的[5]。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可再生空间,在有限的城市建设中,可再生空间一旦增加的话,城市公园系统的构建应该具有战略性的发展,由于城市建设以及相关的建设占据着大量的空间,城市公园不管怎么建设也都是只能够实现城市短暂发展,这就使得空间景观的可再生性有着深远的意义。最大程度的改善城市基本环境,增强城市空间可再生的基本功能,对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6],建设起城市公园建设的绿色网络,城市建设空间也就不能够被忽略。

参考文献

[1]李美慧.北京城市综合公园功能变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戴荣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建筑文化思考[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

[3]王力国,常延聚.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影响要素探析[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

[4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

[6]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

论文作者:靳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合肥城市公园系统构建刍议论文_靳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