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人才市场建设第二战场--何县副主任谈农村人才市场_人才市场论文

开拓人才市场建设第二战场--何县副主任谈农村人才市场_人才市场论文

开辟人才市场建设工作第二战场——何宪副司长谈农村人才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市场论文,开辟论文,战场论文,副司长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可否认,人才市场已经成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大都市,几乎月月有大型交流会,天天有固定的集市,很少有人不知道人才市场,很少有人没去过人才市场。但是,在广大农村,人们对人才市场却还十分陌生。如果占人口近80%的农民和在国民经济中起基础作用的农业,游离于人才市场之外,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很难说已经真正发挥。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因而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记者采访了人事部流动调配司副司长何宪,他说:农村人才市场是1997年人才市场建设工作的重点。

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的必要性

喜欢对工作进行理论思考的何宪副司长,首先分析了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的必要性。

何宪说,农业现代化需要人才市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毛主席早就说“以农业为基础”,改革开放中也一直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而要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人才的支撑。人才市场应该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使现代化人才流向农村,服务农村。

农业结构变化需要人才市场。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农业转变为三高农业,养殖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农业结构的变化需要人才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而人才结构的变化有赖于人才市场促进人才流动和人才培训来实现。

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发展的成功道路。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上规模,上档次,实现新的突破。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较落后,需要懂市场、善开拓的经营人才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人才市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任务的提出,既要求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也要求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人才的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原来在农村不太被重视。对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怎样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合理使用的研究和关注不够,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措施。农村人口多,但人才所占比例小,合理利用、配置人才显得更为重要。农村人才市场不仅促进人才的流动和使用,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当有专长的人才,通过市场能力得到了发挥,事业得到了发展,收入得到了增加,这本身就会促进人们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就会产生更多更有用的人才。因此,农村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功能,提高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效率。

何宪说,目前我国仍属农业国,农民是人口的多数,是主体,人才市场必须对准这块主体,为农业和农村服务。我们有1800个人才市场、3000多个人才交流机构,其中大部分是区县一级人才市场和交流机构。大部分的县都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很少,事业单位也主要是几所学校和医院,县级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场的目光如果只盯在这些单位,简单照搬中心城市的人才交流的方式方法和工作对象,局面就难以打开,作用就难以发挥,工作的重要性就难以体现。县级人才市场应该建成以农业、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人才市场,重点为农村人才服务。

农村人才市场的特殊性

何宪副司长把农村人才市场简要地定义为:“地县以下,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人才市场。”他认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十多年来主要在城市开展,它在中心城市开展得早些,其模式本以中心城市的条件、背景、需要而形成,后来中小城市都沿用了这种模式。但这并不是人才市场和人才交流中心的唯一模式。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必须深入研究农村特定的环境、机制和特点,把握农村人才市场的特殊性:

1.农村人才的特殊性。城市人才市场中的人才大多是中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有干部身份的人。农村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科技开发型、技术推广型、经营管理型、能工巧匠型。他们的生成方式与城市人才有很大差别,有的受过中等以上教育,有干部身份,与城市人才一样,而大部分则没有学历、职称和干部身份,但又确有才能,有一技之长,在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判别这些特殊的人才?怎样适应他们的特点开展服务,使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农村人才市场需要研究的问题。

2.农村用人制度的特殊性。农村用人常常是因一时、一事、一个项目,用人时间较短,方式很灵活,缺乏成套的规则、制度。人才市场应该适应这种状况,如可用合同、协议规范用人。

3.交流方式的特殊性。城市主要通过人才交流会或中介机构的登记、查询来实现人才市场的交流。农村人才分散,联系不便,怎样才能迅速地掌握和传播人才供需信息?能工巧匠们适合摆摊设点的集市交流吗?要研究农村的特殊性,交流方式要简单、实用,易于为农村人才所接受。要根据农村特点调整人才交流的方式方法,而不能简单搬用城市的方法。

4.市场服务的特殊性。城市人才市场的服务,是以人才招聘为主、以档案管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村的需要、农村的人才特点与城市不同,农村人才市场的服务重点是否可以放在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上?掌握各类人才和技术的信息及需求状况也是重要的,农村人才市场也要成为信息中心。

5.市场运作的特殊性。城市人才市场以双向选择为主,政府宏观调节手段较多,制约起来较容易。而农村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多、更广,对它的约束有难度。怎样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对市场双方进行指导,对中介机构提出适合农村市场特点的要求,需要深入研究。

鉴于这些特殊性,农村人才市场不能照搬城市人才市场的模式,要通过研究、摸索,逐步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市场模式。

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工作的初步设想

何宪副司长说,农村人才市场工作要加强研究、积极探索、逐步推开。

1.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湖北、安徽、辽宁等省的一些市县对农村人才市场工作进行了尝试,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有关问题,形成初步为大家接受的工作方案。

2.借鉴城市人才市场的有效做法。农村人才市场与城市人才市场虽然各有特点,但二者都是人才市场,必然有共同之处。农村人才市场虽然不能照搬城市人才市场的模式,但在信息工作、服务手段等方面可以借鉴城市人才市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农村的特点运用和发展。

3.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农村人才市场工作。要选择农村人才市场搞得好的地方,确定为全国的典型,学习他们的经验,研讨如何结合各地实际推进农村人才市场建设。今年计划在湖北荆沙市召开农村人才市场建设现场交流会。

4.制定政策,使农村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工作虽然刚开始,但也要加强政策引导,规定原则,明确发展方向。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搞一些政策性、指导性的文件,使农村人才市场工作在全国有章可循。

农村人才市场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何宪副司长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他一边认真地思索,一边不停地述说,象一个严谨的学者在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农村人才市场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的需要、困难、面临的实际问题都不一样,人才市场要因地制宜,切实地为农民服好务,切忌一哄而上,流于形式。如有:的地方需要建立人才市场场所、机构,有的地方则不必建立,而可以参加邻近地区人才市场的活动。有的几个县可组成一个中心人才市场,增强市场的辐射力。有的地方乡镇企业发达,可能更接近城市人才市场的运作方式,也应该允许。

2.农村人才市场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的负担本来很重,国务院一直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人才市场要贯彻以服务为主的原则,反对乱收费、高收费;坚持自愿接受服务的原则,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强迫农民接受服务。

3.农村人才市场与城市人才市场要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强调农村人才市场,但也不能放松、放弃城市人才市场。两块市场不能截然划分,有的市场既为城市服务,也为农村服务,是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农村人才市场需要城市人才市场的支持,农村需要从城市吸引专业技术人才,这对城市合理利用人才也有好处。同时农村也有人才向城市流动,如农村建筑队进城。两块市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搭起城乡人才交流的桥梁,结成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网络,形成完整的人才市场体系。

何宪副司长告诉记者,1997年在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的同时,对城市人才市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人事部门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总要求,改进人才市场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变被动、零乱的服务为主动、规范的服务,为此将开展“人才市场标准化服务”活动;人才市场必须有充分的供需信息,计划在济南召开人才市场现代化手段现场研讨会,推动人才市场信息工作现代化,使人才市场信息跟上现代化通讯的步伐;根据人才市场的规模、质量,对人才市场进行评审定级,激励人才市场争先创优,促进中心城市人才市场的发展。

标签:;  ;  ;  

开拓人才市场建设第二战场--何县副主任谈农村人才市场_人才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