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技术成为了社会普及化的应用技术之一,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不可或缺的联系和意义。在计算机技术之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核心和关键,它在数据管理的过程中显现出极为重要的信息安全和使用安全功能,可以满足社会安全的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应用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概述
1.1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传统数据库技术由于对数据的处理过于分散,从而使得数据难以真正发挥出其功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相较于传统数据库技术,它能够在数据之间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联系,并且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起相应的结构模型,这使得各数据之间既能够保持联系,又使得数据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因而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据的作用,同时在更大程度上还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调取和使用效率。
1.1.1组织性
计算机数据库中的信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排列起来的,各文件和信息之间都是存在着某种联系,再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结构体系。此外,一个数据库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特点。
1.1.2共享性
实现数据的共享是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有效存储和高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而这也是建立数据库的意义所在。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数据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利益的资本,数据的共享更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的重要一步,所以建立具有良好共享性的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数据库的共享性不仅仅体现在不同国家、地区、部门、个体之间数据的联系与共享,还体现在数据库内部信息的共享,以共同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
1.1.3独立性
数据库的独立性分别体现在其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主要是指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进行改变的,例如数据库中数据的性质、类型可以进行调整或者是向数据库中增添新的数据等。物理独立性主要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不会对其数据库原有的逻辑结构产生影响,其程序的运行方式也不会被改变。
1.1.4可控性
数据库的可控性除了对数据库的造作控制以外,主要是指数据库冗余的可控性。冗余主要是指数据库中重复的数据。当数据库中出现大量冗余时,用户在调取数据时,常常会收到重复的数据,这会对信息的准确度和用户的工作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可以设置数据库中的系统自动删除重复的数据,但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保留一定的数据冗余度,帮助用户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
1.2分类
1.2.1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技术
计算机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备份和有效恢复,并使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如果计算机数据库存储设备出现异常故障,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时,则可以利用备份和日志事务备份资料,对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加以恢复。
1.2.2计算机数据库密码保护技术
源自于计算机内部的故障也会导致计算机数据的损坏,由于一些非法用户为了获取用户计算机网络ID或密码,将会采用非法的手段加以盗取,这必然会损害计算机用户的安全,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害。因而,从保护计算机用户安全的角度考虑,需要采用计算机数据库密码保护技术,以防范非法人员对计算机用户的非法侵入和损害,避免个人重要数据信息丢失或篡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输入输出管理技术
计算机数据库输入输出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具体来说,计算机用户认证技术包括用户身份验证和用户身份识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包括浏览器数据控制和修改数据库情况控制技术。
1.2.4计算机数据库安全模型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还需要建构多级安全模型和多边安全模型。其中:多级安全模型依照秘密级别的不同,可以分为秘密级、机密级、绝密级,通常应用于数据库安全保护和军用计算机数据库之中,它可以防范高层次信息向低层次信息流动的可能性,并确保高层次级别访问低层次数据库的有效性。而多边安全模型则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计算机数据信息加以防护,避免数据信息的泄漏。
1.2.5运行监控
计算机数据库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加以实时的监控,并随着应用的不断延伸和拓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渐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增添了影像、声音、图形等复杂的存储对象,使之成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性能还将不断增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防篡改、防盗取能力必将成为首要问题,而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从而增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安全性。在结合运用传统账号保护、密码保护等手段之外,还会延伸出多种抗风险软件,增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抗风险管理能力。
2.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举措
2.1促进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理论,在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理论与技术实际应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领域中的问题才得以显现,进而可以开展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深入地剖析其中的问题,并将解决措施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提高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实际适用性。可见,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关键的前提性作用,它可以极大地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
2.2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应用的安全性能提升措施
数据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在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于数据管理的过程中,要防范网络诈骗、木马病毒等不良事件,防止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被非法篡改或盗取,为此,要增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应用中的安全性能,要认识到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的共享性是其优势,同时也并非绝对,一些关于机密和隐私的数据还不能实现共享,相反还要加以合理的保护,如:账号、密码、医疗档案、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要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用户访问权限加以控制,并对数据实施加密技术,允许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合法访问、浏览和操作。
2.3提升计算机数据库的完整性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是通过对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实现管理功能的,为了确保和提升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需要有效地拦截非法数据,获取用户的操作反馈信息,采用正确的途径选择,实现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数据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同时,还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实现对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定义约束,以降低客户应用开发量,确保一致性与完整性。具体操作为:从窗口操作输入的数据要设置安全屏障;从其他地方操作输入的数据要由服务器终端加以安全保护;要设置层层把关的多层保障等。例如:要对客户端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并在服务器端设立表触发器,实现对数据的缺省、规则和约束。
3.结束语
信息时代让许多企业的日常运转会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能为企业的决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凭着自身的特征和优势可以有效地融合各种数据,转变了原有的分散化的数据处理方式,实现有效控制和高效管理。不仅要让用户享受到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信息共享优势,而且还强化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完整性,提升数据运行效能。
参考文献:
[1]王志宇.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J].兰台世界,2016(23).
[2]余广宏.实时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效果[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0).
论文作者:周洪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计算机论文; 数据论文; 数据库技术论文; 数据库论文; 用户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