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习惯养成 深度融合筑幸福人生论文_杨旭东

家校合作促习惯养成 深度融合筑幸福人生论文_杨旭东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225100

摘 要:提起家庭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有说不完的话,羡慕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教育孩子?新家庭教育实验十分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既然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关键词:新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幸福人生

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一直以来,邗江区实验小学对养成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坚持“着眼长远、着力基础”的原则,创立了“卜老师说习惯”这一平台,教育学生明理;以“童子功”修炼为抓手,指导学生实践;以“流动红旗”评比、“星级中队”评比为保障,全面推进,不断促进。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重点,一日一反馈,立体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尚的礼仪习惯、健康的心理习惯和长效的卫生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家庭教育倡导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完整教育,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生呢?

一、家庭教育中的习惯养成

1.从“细微”入手,循循善诱。要养成定时起居的好习惯,这对于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对孩子的一生健康都大有裨益。让孩子养成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挺难。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和时间观念都较差,有时晚上会因为种种原因推迟睡觉的时间,如果家长听之任之,就无法保障习惯的养成。因此,家长在此过程中要多加督促、坚持和及时鼓励。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成自然。其次,要养成良好的整洁卫生的好习惯。

2.借“诚信”之力,做好表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提醒望子成龙的家长: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这点和新家庭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守信用,讲诚实,它是做人的根本,要是你这一点都不能做到,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标准了。一个人在社会立足,靠什么?就是靠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父母是一个随意承诺、没有原则的人,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按照你的轨迹走,后果可想而知。没有信用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也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

3.养“感恩”之心,渗透心灵。我觉得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孩子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让孩子知道感恩,要让孩子明白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道理,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回报,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自然、感谢生活。现在,有些父母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自己紧衣缩食,却任由孩子奢侈;反过来,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孩子根本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在他们的眼中,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他们坐享其成都是应当的。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是永远不会幸福和成功的。而且,父母也应当知道:自己对孩子的爱也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

4.乘“阅读”之势,润泽童年。如今,无论是“五个一百”工程还是“大阅读”活动的开展,都给我们一个共同的信号——阅读的重要性。我比较舍得给孩子买书,大到少儿百科全书,小到童话故事、漫画书、幼儿杂志,我都会给她买。

5.定“研学”之神,提升自我。(1)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不但是学习、吸收课堂知识的需要,也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2)放学回家后,一定要先做作业再玩耍。(3)做完作业后,尽量让孩子自己检查一遍,需要预习的,按老师要求进行预习。

二、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将目光紧紧聚焦到孩子单方面身上,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长自身的作用毋庸置疑

1.巧用“无声”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面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所以孩子的良好习惯与我们父母息息相关。

2.相信“坚持”的力量。按照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关键在头三天。一般孩子的意志力较弱,自控能力也教差,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家长也会觉得很累,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不能“心软”,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认清目标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家长的引导和管理也必不可少。综合考虑精选一项,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才能获得走向目标的“敲门砖”,使孩子受益终生。

3.常用“鼓励”的力量。在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父母要及时评价,及时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当孩子有可喜的进步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和表扬他,他就很有信心,也很开心,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孩子就会坚持做下去,而且会做得更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要看到其优点。“知心姐姐”说:“永远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习惯是一个人永久的资本,好的习惯是“储蓄”,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坏的习惯是“挥霍”,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家庭、社会、学校都是习惯养成的阵地。”今天,我们播种下新教育的种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天我们将收获成功的果实,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

论文作者:杨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家校合作促习惯养成 深度融合筑幸福人生论文_杨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