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探讨论文_孙敬静,袁慧霞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京 102206

【摘 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鸟巢式”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鸟巢式”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情况更好,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对照组新生儿体温波动范围为(1.23±0.24)℃,观察组为(0.52±0.14)℃。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体温波动范围更小,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过程中,落实鸟巢式护理,能够,全面降低体温波动,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加强血样饱和度,此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护理;体重增长;血氧饱和度

当新生儿出生后,体表皮肤受损首次和外界接触,加上此时各个组织器官对于外界物质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依旧处于脆弱阶段【1】。为了确保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其出现各类疾病,因此要对其开展系统而严谨的护理。目的在于保证新生儿茁壮成长。有文献指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开展鸟巢式护理能够全面保护刚出生的婴儿。为了全面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新生儿开展了鸟巢式护理,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300例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受试者均为健康足月儿。不存在先天性病变以及产伤者,母亲无妊娠合并症。排除对象:极低体重儿、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儿,溶血性疾病者以及严重感染者。

依照受试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男85 例,女 65例。胎龄为 37.8-42.5周,平均值为(39.62±0.47)周。出生体重2751-3855 g,平均值为(3305±261)g。

观察组男86 例,女 64例。胎龄为 37.9-42.6周,平均值为(39.71±0.64)周。出生体重2762-3867 g,平均值为(3367±265)g。

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确保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适宜、光线适合。同时保证其身体清洁。第一时间调整新生儿的四肢,保护新生儿大脑等容易受伤的部位。依照既定的营养供给计划,对新生儿供给营养,避免开展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现象。在实施护理时,必须要注意护理卫生,尤其是在清洁新生儿皮肤时,要特别注意。清洁新生儿外耳道口的位置时,应尤为谨慎。注意做好新生儿的口腔清洁【2】。

详情为:患者取仰卧位,将医护人员将浴巾折叠对折两次之后,把新生儿平放在运行之中,朝下左右两边朝向新生儿卷曲,直至全部包裹新生儿躯体。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开展鸟巢式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采用鸟巢式护理,使用浴巾或者足够大的小棉布,卷为鸟巢样。并围绕在新生儿四周。将新生儿固定在人工鸟巢之中。在此同时,应当注意鸟巢浴巾的长度以及宽度。保证和新生儿体型吻合。更其能够完全包括在人工鸟巢之中。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受试者体温波动情况

(2)分析受试者体质量增长详情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体温波动情况

对照组新生儿体温波动范围为(1.23±0.24)℃,观察组为(0.52±0.14)℃。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体温波动范围更小,P<0.05

2.2两组受试者体质量增长详情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情况更好,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组受试者体质量增长详情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x±s)

 

备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鸟巢式护理经过浴巾在暖箱内形成椭圆状鸟巢,进而令新生儿在出生之后放置于暖箱之内的姿势基本与其在母体内的体位类似,其有着固定以及抚摸体位的效用。使用到鸟巢式护理,能够令新生儿产生舒适感、安全感倍增。进而促进其自身生长发育,确保受试者可以更好的适应母体外环境。在此同时,开展鸟巢式护理,能够全面促进新生儿吸允动作,进行全面满足受试者口腔满足感。提升其进奶量。值得说明的是,开展鸟巢式护理也能够令新生儿胃肠活动度增加,全面提升新生儿胃酸分泌量,促进消化吸收,积极协调其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加速垂体分泌速度,以此为方式,提升机体生长发育速度【3】。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体温波动范围更小,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情况更好,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

证实开展鸟巢式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此法经过模拟胎儿处于子宫内环境相关情况实施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新生儿自身机体免疫能力[4]。另外也能够积极帮助新生儿降低对于四周陌生环境刺激[5]。值得说明的是,经过此项护理方式,也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为满意的生长环境。以便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由此能看出,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过程中,落实鸟巢式护理,能够,全面降低体温波动,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加强血样饱和度,此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翠卿,曾锦霞,韦朝霞,等.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14).124-125

[2]周利华.特制“鸟巢”式护理仪在崇明地区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探索应用[J].上海护理,2017,17(7).121-122

[3]许荣华.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2):209-211

[4]裴小瑜.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250-251

[5]肖国连,潘冬梅,尹沁蕾.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69-269

论文作者:孙敬静,袁慧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探讨论文_孙敬静,袁慧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