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论文_李佳玲

浅谈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论文_李佳玲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幼儿园 李佳玲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当今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新型的社会,而二十一世纪注重的是教育。人才的教育,品德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布贝尔也说过:“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的教育。”从这两句话中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早期教育也愈来愈备受人们的关注。有很多人认为幼儿园早期教育就是开发幼儿智力,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画画、念儿歌等等,但却忽视了幼儿的早期品德的教育。幼儿园的每一个幼儿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格。并且,其受到的家庭环境影响也不同。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很多家长都是注重早期的智力教育而看轻了孩子的品德教育。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不懂得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不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爱别人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把品德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幼儿时期可塑性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生活习惯、一日常规和组织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家叶圣陶曾今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又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以孩子在幼儿园期间需要教师平时不断地引导和培养。

一、要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要让他们知道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做的事情对了教师要及时表扬,如果做错了教师要及时的指正幼儿的错误并让其改正,在对错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欺负另一个小朋友,被其他的小朋友们看见了,他们就会告诉老师某某小朋友欺负谁了。其实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在对错认知方面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并且孩子们还是挺有正义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让幼儿学会关心父母,尊重长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目标中有一条是“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其实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让幼儿从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同伴最后拥有爱祖国的那份大爱。这份大爱也是道德的延伸。

三、结合各项活动加强环保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给幼儿渗透环保理念。可在幼儿餐前组织念一些环保儿歌,如:“蓝色一片天,绿色在身边。看见小垃圾,伸手又弯腰。捡起小垃圾,扔进垃圾箱。环保最重要,同学要记牢。”等儿歌。其实环保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渗透得到,如:带幼儿在幼儿园转一转、看一看幼儿园的花草树木,问问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来爱护这些小花、小草、小树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没错其实教师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怎样做是保护环境。如:捡起一片烂纸扔到垃圾桶等。

四、讲文明,懂礼貌,加强幼儿的礼仪教育

如何教育幼儿文明用语呢?首先教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用语一定要文明。如:上课时叫幼儿回答问题,叫小朋友时前面加一个‘请’字,让幼儿感觉自己得到尊重,从而让他学会怎样尊重别人。其次,文明由于还可从日常生活中渗透,每天早上班级门口都要站两个小小礼仪员,在其他小朋友来时要打招呼问“早上好”。这样看来,其实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文明用语是十分重要的,

五、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幼儿园教育有着重要性,同样家庭教育也一样重要。家庭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样也须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孩子们要星星就绝对不会去摘月亮,这份过分的溺爱在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是‘垫脚石’而是‘绊脚石’。也正因为家长这样,在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从而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娇蛮等等,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也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知道幼儿每天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实施家园共育。

幼儿的道德教育不是一下子就能教育好的,而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教育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将来才能够为人民,为祖国做出贡献。

论文作者:李佳玲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浅谈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论文_李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