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晓娟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晓娟

摘要:伴随着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竞争,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需求和要求,而在土木工程结构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尤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日益多样化,所以通过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无损检测及混凝土缺陷测试等方法,进一步规范混凝土配制、搅拌生产工序,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可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完善措施

引言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土木工程建设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尤其是土木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个过程当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于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熟悉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其技术,并将这种技术熟练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和环节,确保在搅拌,养护等各个施工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一定要消除混凝土在作业时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为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混凝土的结构具有抗自然侵害,可塑性好等特点,混凝土的结构是可以根据需要而灌注成任何整体的,总体来说,它抵抗自然的能力非常强,例如有很多地方会使用混凝土来抵御地震或者是台风等自然灾害,除此以外,它的可塑性也非常强,无需二次加工,就可以根据设计模型铸成任何想要的形状。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石沙,水泥等,经过层层技术就制造成了水泥混凝土。所以它的耐性非常强,可以承受得住高温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建筑物都会采取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还具有非常多其他的优点,例如它的原材料非常容易获得,制作的过程也非常简单,运输以及相应的成本都比较低,抗腐蚀的能力也很强,使用的时间相较于其他一般的材料算是非常持久的了。对于很多建筑经常遭受的人为侵害,它也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因为易燃性差的缘故,所以它具有很强的耐火性。由于它的种种优点,目前被广泛用在土木建筑行业,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在成型后很容易出现裂缝,对此,就要求相关企业运用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格外注意精细施工。

2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材料质量强度不达标,导致自缩或产生结构裂缝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强度能够直接反映土木工程建筑强度,而混凝土强度又与前期施工原材料配置比例和后期施工养护等工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混凝土结构自缩或产生结构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不同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生产和配置的参数要求不同,若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加入的水和砂石的比例不当,施工时没有按既定规范配置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充分搅拌施工原材料,养护过程中未进行适当的养护作业,这些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问题。

2.2材料配制不当,为施工留有安全隐患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是由多种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不同原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中包含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泥等,这些不同原材料都需要严格的配置比例,如果在施工中上述原材料配置不当,随着混凝土水分的蒸发,一旦蒸发量>混凝土结构自缩值,则会使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加之,目前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减水外加剂会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影响,若矿物掺合料过大,则会提升混凝土自缩值,为后续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2.3施工工序不严谨,施工质量不高

施工工序合理与否,事关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益。据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可知,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要求高,水泥强度、水灰比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序要求更严格,但目前我国一些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序不严谨,建筑企业盲目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缩减施工工序,如在混凝土搅拌水化过程中,水泥会散热,若这部分热量无法及时散失而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集聚,则会在其内外部巨大温差作用下,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影响施工质量。

3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直接影响着整体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只有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控制,才能使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佳,从而使得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能够不受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影响。

3.1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组成成分如砂石和水的配置比例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水平,进而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产生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也相当重要,进行搅拌之前,专业人员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是对搅拌机轴距的对称性进行检查以及排除电机故障,若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加以解决,尽量避免搅拌机故障造成材料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另外,还要避免搅拌过程中混凝土溢出,搅拌完成以后,对混凝土的相关指标,如强度、坍塌度等进行检验,以防土木工程建筑中由于混凝土性能不佳影响建筑质量。

3.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其性能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考虑其结块问题,这主要是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放热,使得内部的水分蒸发,原料配比发生变化,导致混凝土性能受损,影响正常的使用。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应该将混凝土的最佳使用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并且还需要采用恰当的防护措施来避免水分的蒸发,比如说采用帆布对混凝土进行遮盖等。另外,有些工程比较特殊,工程施工地点与混凝土的搅拌地点距离较远,这就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不受影响。

3.3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直接决定后期的开裂情况和骨料下沉的现象。混凝土浇筑开始之前,应该确保混凝土施工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如卡具、材斗、混凝土输送泵管等。浇筑过程中由于需要除锈和防漏,因此需要对钢筋、预埋件等进行检查,确保浇筑的顺利进行。浇筑中需要注意:要避免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如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等;遵守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操作守则,避免开裂等现象的发生。使用合适规格的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快插慢拔的振捣操作,这是为了减少和防止混凝土冷缝的出现。振捣棒在存放过程中,要避免与任何模板、钢筋等设施的接触进而减少冷缝,避免开裂。

3.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实际上就是对混凝土实施塑料膜包裹,待其凝固以后进行拆模处理,当然这个过程操作是要结合施工环境的气温变化等情况进行。温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过高或者过低都对混凝土质量有影响,当温度过低时,要采用相关的保温措施,如用草垫包裹;而温度过高时,则需要保持频繁洒水,避免高温状态下的水化反应。由于温度的差异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内外部的温度差异宜控制在20℃以下,进行科学的养护。而且,还需要测试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确认混凝土的凝固以后再使用养护液,进行混泥土的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要提升混凝土质量,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项因素加以控制,不断完善施工技术,进而推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怡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冶金丛刊,2017(10).

[2]龚平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8.

[3]吴凡.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8(10).

论文作者:梁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