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文_代兴蓉

试论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文_代兴蓉

【摘 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党员干部家庭的家教家风关系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必要举措。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从严治家,规范家属的行为;同时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约束,严格考评机制;加大教育力度,传承优良传统家教家风,努力构建现代家风,从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关键词】 党员干部家庭; 家教家风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78-04

一、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紧迫性。近年来,党员干部及其家属腐败类案件不断得以曝光,如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云南黑恶势力孙小果案、重庆“网红”保时捷女司机等。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其家教家风建设有很大关系,家教家风问题已成为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滋生、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凸显出其紧迫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家庭的教教家风建设,他指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 “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怎样看待家庭、家教和家风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习近平也有着专门的论述。

(二)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教家风不仅能形成好的社会风气,还关系着党风政风。近年来,尽管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家教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这样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的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权力成为家庭追逐利欲的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党员干部腐败的起因“不在颛顼而在萧墙之内也”。这些年来,社会上滋长蔓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逐渐渗入党员干部家庭,对党员干部家庭的家教家风产生很大影响。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家风不正已经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腐败的重要根源,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很多存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问题。党员干部家庭的家教不严家风不正不但影响到自身的家庭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习近平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归属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洞察形势,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其家教教风如何不但关系到自身和家庭的荣辱,还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能否顺利实现。王岐山曾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只有从严要求自己,才能肩负起历史使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信心,战胜13亿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3] 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其家教家风问题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范畴,为“四个全面”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提供坚实社会基础和风清正气的政治环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教家风建设如此重要,因此,党员干部应当从家庭做起,以家教家风建设助力党风建设,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把正家风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廉洁修身齐家,努力培育良好家风,从而带动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二、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

(一) 少数党员干部忽视了党性修养,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以至于道德品行不高,这是其家风问题频发的主要根源。做官先做人,为政必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是党员干部永恒课题。加强党性修养,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体现,是人生的“航标”。习总书记指出: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 神 上 就 会‘缺 钙’,就会得‘软骨病’。”[4]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的各种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样就可能导致他们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中要加强党性锤炼和坚定理想信念。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修身齐家,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家教家风不正,整个家庭形成了以王敏为核心、夫妻联手、全家上阵、共同敛财的链条,陷入了“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颓废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潭。被查后他忏悔道: “我变成这个样子绝不是偶然。这些天,我反复想到,是丧失理想让我自毁人生,……归根到底是自己价值观出了大问题。”[5]可见,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家风不正走上了违纪违法道路,主要根源还在于自身忽视了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在人生“航标”上出了问题,从而导致坠落腐化堕落的深渊。

( 二) 纪律规矩意识不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律规矩意识。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家风始于严格的规矩意识。没有纪律规矩意识,失去底线、不守红线,谈何涵养良好家教家风? 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家教家风建设与党纪党规之间的联系。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树立了道德高线;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也涉及到家风和生活作风的问题,划出了纪律底线。当前,家风建设纳入党的纪律规矩,以党纪制度的刚性约束,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对照自己,严格执行。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无论是河北省原书记周本顺的“全家腐败”,还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他们不断上演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共同敛财的戏码,其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一些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不严。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结果是道德底线的崩溃,逾越党规党纪的红线,最终身陷囹圄。

(三) 家教不严导致家风不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正则作风正、律己严,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家庭普遍存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家族式腐败的窝案,教训极其深刻。山东“首虎”王敏被双规后谈及自己妻女,他说: “是我把他们引向了错误的道路,这不是爱而是害……我没有带好头,作为家庭主心骨,这个上梁没有摆正。”还有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由于家教不严,导致李天一触犯法律,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近期扫黑除恶查出的云南孙小果案,不仅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夫妻违纪,还拖带了一批干部,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家教不严必然导致家风不正,而家风不正必然影响社会风气、党风和政风。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有意放纵必要的管束,而家属则依托权势,家风不正使得整个家庭乃至家族陷于贪腐泥潭而不能自拔,其共同特点是“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牵出全家”。这样就出现“贪腐亲兄弟,寻租父子兵”、“冰凉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现象,也才会有“折了老子,赔上儿子,殃及孙子”、“全家腐必然全家哭”的惨痛教训。周本顺、王敏、孙小果以及重庆童所长的落马,实际上为那些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新华社曾播发了一篇相关新闻报道,指出: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往往可以看到‘贪内助’活跃的身影,薄熙来、文强、张国华等人的腐败堕落,与其妻子的暗合支援、推波助澜密不可分。”[6]家教不严对于党员干部的家风具有极坏的影响,其家风不正是直接导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根源。

(四)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党员干部家庭家风不正,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前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长期以来,家教家风被认为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而家庭腐败相对较为隐蔽,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至于在有关制度制订方面相对薄弱,在对党员干部的考核中也缺乏家教家风方面的内容,或是对相关制度执行不力,导致对党员干部家教家风的监督不力。如江西德兴市委原书记何金铭的“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河北省委原书记程维高以“是否帮助儿子”作为提拔干部的标准,其实缺乏的都是监督和对制度的执行不够,让他们最终毁了自己家庭的同时也败坏了党风政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教训惨痛深刻。

三、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注重家教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党员干部的家教家风更是连着党风政风。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着表率作用。因此,加强家教家风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其家教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 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需要不断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 “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就把“严于修身”放在第一位。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也是其必然要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更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对党员干部而言,家教家风与其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道德境界密不可分。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首先要通过加强学习来不断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7]作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先锋模范的学习,激励自己爱党爱国的热情; 还要学习党史国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党员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党忠诚老实,廉洁自律,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而不能成为个人和家庭谋私利的“工具”,决不能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党员干部培育高尚情趣对于加强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员干部的党性和道德品行要求其必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党员干部的爱好不仅是个人生活情趣,更关系到自我的党性原则和道德品行,对家教家风建设也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就是在自己或家人的嗜好上被人所利用,最终违纪违法,沦为阶下囚。

因此,通过不断学习,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提升道德境界对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党员干部弘扬良好家教家风、不断增强抵御家风不正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党员干部家教家风建设需要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员干部的考核内容。古人云:“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贤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提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并提出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并重的“四德”标准和考核要求。[8]把干部的“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考察范围,为准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更全面的依据,这是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对干部的家庭美德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考评中增加家庭美德方面的内容,必将进一步端正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如上海奉贤在干部评优中引入家庭美德考评,尝试在干部评优中引入家庭美德考评机制,将 “好家风”要求纳入领导干部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9]杭州市对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末考核,将“家庭美德”列入考核内容,对干部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家风是否良好,邻里是否和睦等也将做出重点评价。[10]因此,把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考评纳入考评机制,要把家庭美德作为干部提拔使用、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在选人用人方面用好家庭美德这根准绳,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这必将促进党员干部对家庭中的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视。

(三) 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必须从严治家,积极发挥家属的作用。端正党风政风就要从培育良好家教家风开始,而党员干部要培育良好家教家风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在“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中的数据显示,女性在家风传承中作用最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 “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11]党员干部要严厉家教家风,严格要求家人,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做到从严管家、从严治家,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家庭风气,从而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习近平同志的家庭一向注重家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习家有着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的家风。2001 年 10 月,习近平同志在给父亲的拜寿信中写道: “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我辈应世代相传。”受父母耳濡目染影响,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 “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 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12]郑培民位高权重,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去爱子女。他家教严格,却总是用一颗真挚的爱心,经营培育这个美满幸福温馨的家庭。他在日记中写道: “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我绝不做不利于党风建设的事。”[13]他妻子始终支持丈夫的做法,有人送来钱财她总是挡之门外。他儿子说,在廉政问题上,爸爸守前门,妈妈守后门,我和姐姐守侧门。家风淳、官风正是杨善洲、郑培民等优秀共产党人亲情观的鲜明写照,堪称典范!因此,领导干部从严治家,积极发挥家属的作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四)加强党员干部家庭教教家风建设需要大力强化监督作用。

实践证明,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构建良好家教家风,既要发扬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还必须形成具有实际约束力的监管机制,在他律上多做文章。首先,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经常考察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情况,把其家属子女的生活奢不奢、手脚净不净、形象好不好等作为组织监督内容,以便于实时监督预防家庭腐败的发生。[14]其次,制度的监督更为重要。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党。制度的监督和约束,必将进一步加大了对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规范。2014 年 5 月 9 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 “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理。这样搞,谁会把制度当回事呢?”他认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党内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新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树了高线、立了规矩、划了界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的监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一个实际步骤,也是治理‘家族腐败’的一帖猛药。”[15]再次,在外部监督机制上,积极拓宽社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接受媒体及社会监督,让领导权力行使各个环节及其家属行为没有真空地带,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如8.27延安车祸惊现的“微笑局长”“手表哥”和四川省雅安市“手表哥”都是社会监督的成效。最后,要严格落实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党员干部配偶、子女进行严格的规范、监督和管束,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同时,加大对党员干部在家庭美德、家风建设方面的考核力度和执纪问责,从根本上构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系。

(五)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教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他强调: “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16] 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家教家风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培育良好家教家风全过程。良好家教家风通过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滋养好的作风、党风和社会风气。如2015年江西省文明委出台了家风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开展家风建设系列创建活动、系列评选比赛活动、系列宣传实践活动,进一步在全省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的良好氛围。该省还将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立家训、晒家风,‘挖掘红色家风 传承红色基因’,好家风‘微’传颂,经典家书家规家训诵读,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宣传展示,书法家写家风赠春联活动”等系列宣传实践活动。[17]围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规、家训、家教、家风的主题广东中山市还发起“微家书传家风”活动,引来网友一片点赞; 在江苏南通,“最美家庭秀”“最美故事”有奖投票分享、“我爱我家”系列微信互动等活动的火热开展,吸引了千家万户同传好家训、共育好家风。[18]近些年来,围绕家风建设,我国各地普遍兴起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凝聚起全社会的向上力量。因此,积极组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家庭中优良家教家风的传承,更能有力地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中良好家风的建设。

(六) 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党员干部家庭的家教家风建设,离不开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 2016 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都进一步加强了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风建设的力度。今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更要教育党员干部不要忘记“党”的初心,“党员”的初心,不要忘了入党誓词,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要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等专题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用中华传统美德去弘扬好的家教家风,从而自觉去培育好家教好家风。还可通过对反面的警示教育来增强对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深刻认识。在家风建设中,还必须把那些长期塑造着我们的道德素养和生活习惯,滋养我们的精神传统的优良家风家训列为重要学习内容。在历史上,“清白”一直是我国家训族规的重要内容。中纪委网站推出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中就包含了许多古代家训的“清白”家风。如南宋庐陵胡铨家训,他告诫子孙后代要“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 浮梁沧溪村家规有“遗子钱财不如遗之清白”。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陈云、聂荣臻等,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亲属子女更是要求清白做人,他们是我们当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光辉榜样。因此,进一步深度挖掘古今名人“廉洁齐家”的传统美德,传播“清白”家风,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 七)传承中华民族家教家风的优良传统努力构建现代文明家教家风。在新的时代面前,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教家风建设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不断丰富家家教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内涵。中国传统家教教家风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古老的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家教和家风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数量众多、凝结着无数革命志士丰富情感的家书、家信和革命家庭中的家训家规,如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与妻书》中要求妻子教育自己未出世孩子要“以父亲的志向为志向”,这些对于形成共产党人独特的红色家教家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色家教家风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的经验与智慧,充满着革命家庭的亲情与关爱,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家教家风。时代的发展要求家教家风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必须传承优秀传统和红色家教家风,积极构建现代家教家风。现代家风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家风的扬弃和发展,它融合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家教家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是我们当前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 . 02 . 18.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

[3] 王岐山.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 人民日报[N].2015.10 . 23 .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 人民日报,2012.11.19.

[5]安伟光. 山东“首虎”王敏被公诉 “两面人生”成为贪腐典型[EB/OL]正义网,2016. 02 . 15.

[6]高洁等.亲人协作便于互相渔利——透视家族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EB/OL]. 新华网,2014 . 06.28.

[7]习近平强调: 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N].人民日报,2013.06. 29.

[8]习近平“四德标准”为好干部立标杆[EB/OL]. 人民网,2013.10.14.

[9]曹继军,颜维琦.上海奉贤: 在干部评优中引入家庭美德考评 光明日报[N].2015. 04. 26

[10]马悦.杭州政府机关届末考核将“家庭美德”列入考核内容[N].浙江日报,2012. 03.12

[11]习近平: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 [EB/OL].新华网 2013 . 10.31.

[12]“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

书记习近平 [EB/OL]. 新华网,2012.12. 25.

[13]孟德成. 公权为民,分毫不能私用 [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 . 07.06( 4) .

[14]吴根平. 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不可小视[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 1) .

[15]姜微. 扎牢防治“家族腐败”的制度笼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 . 03. 01( 2) .

[1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

[17] 张玉珍.江西省大力加强家风建设 将启动省级文明家庭创建等系列活动N]. 江西日报,2015. 08. 28( 5) .

[18]郑海鸥. 江苏多地兴起扬家风活动凝聚向善力量[N]. 人民日报,2016. 04. 08( 19) .

论文作者:代兴蓉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试论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文_代兴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