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皮氧分压与分期辩证对比研究论文_张慧君,蔡可英 通讯作者

张慧君 蔡可英 通讯作者

江苏省徐州市矿务集团总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摘要】目的 分析与对比糖尿病足患者的各分期辩证证型和经皮氧分压检测结果,以便总结相关规律和经验,提供给中医辨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方法 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中医外科局部辩证分期法要求,将患者划分为未溃期、已溃期以及溃后期等三个时期,同时对患者实施局部经皮氧分压检测,分析并对比其结果和各期分型。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分析研究得出,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经皮氧分压检测结果拥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分析不难看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的经皮氧分压检测相关指标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具有显著的对应关联性,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足;经皮氧分压;分期辩证;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002-01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引发的一种并发症,以患者下肢中小血管以及微循环功能受阻以及周遭神经合并感染为主要导致原因。其中由血管病变造成的足部供血不足以及微循环功能受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与神经病变感染关系密切。长期以来,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和研究始终不断,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针对该病的中医辨证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有待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中医外科局部辩证分期法要求,将患者划分为未溃期、已溃期以及溃后期等三个时期,同时对患者实施局部经皮氧分压检测,分析并对比其结果和各期分型。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32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67.4±9.6)岁;糖尿病病程最长的患者为39年,最短的为入院所确诊,平均达到(12.4±7.6)年,同时患者病变发生部位为左下肢患者32例,右下肢患者29例,双下肢患者19例;包含足趾病变31例,足底19例,足背18例,足跟8例,踝部4例;伴动脉硬化62例,高血压41例,眼病37例,脑梗塞15例,冠心病32例,肾病26例,高脂血症23例。破溃诱因:由于足癣28例,足畸形20例,胼胝17例,糜烂14例,磨擦伤11例,修剪不慎致伤6例,自发性溃疡5例,烫伤4例,其它4例。

1.2诊断标准

对全部患者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在首届糖尿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和规定实施诊断,结果全部符合要求。将患者依据相关规定划分不同等级,0级25例,Ⅰ级14例,Ⅱ级2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3例。对于局部分期标准则为:完全按照中医外科局部辩证分期法要求以及患者的局部表现情况划分为未溃期、已溃期以及溃后期。同时分为3组,包括未溃期足21例,已溃期足47例,溃后期足12例。

1.3方法

1.3.1经皮氧分压检测方法:

本次测定仪器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检测仪,并且操作面为创伤面附近的完整皮肤位置,以此有效避开角化层,最终确定测量范围、修正数值之后,借助探头进行经皮氧分压测定[1]。同时,对检测结果根据不同小组的要求,做好相应数据与图形的标注、记录。比如,将5 mmHg跨度作为标准绘制出频数表格,从而和辨证分型形成比较。

1.3.2中医分期辩证方法

(1)未溃期治疗

该阶段患者常伴有足部红肿、皮肤溃烂出现浓水,抑或常见口干、发热、便秘以及舌红等症状。所以运用分期辨证时应以清热解毒,促进消肿为目的。一般要求患者服用黄连解毒汤合二妙散,并在患处取黄连、黄芬、黄柏、紫花地丁以及土获菩等药材外敷使用。

(2)已溃期治疗

该阶段患者患处红肿开始消退,浓水逐渐减少,疮面患处较为清晰,仍伴有舌红或暗红等现象。此时需以活血化瘀、清热养阴为目的,使用四妙勇安汤加味进行口服及外用。

(3)溃后期治疗

该阶段患者患处出现的红肿及疮面溃烂情况均已消失,患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舌胎为淡红。此时以补充气血、邪去正伤为目的,采用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服用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对全部数据资料的比较和分析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频数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3讨论

鉴于糖尿病足疾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多变,一直以来成为医学界难以攻克的难题,而经皮氧分压检测方法相较于中医分期辨证方法来说,呈现出不够系统、全面的劣势[2],然而在表现患者疮面情况以及预后作用方面的效果其却是相同的。这一点从相关的文献研究中也可获悉,通过结合中医的辨证理论与思想,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表现,加以分析和用药,进而发现普遍性的症状特征。同时,有研究也指出,该疾病的表现症状和机体的微循环密切相关,常出现发凉、发热,疼痛等病症,由此不难看出,微循环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症状表现可以利用中医分期辨证方法实施诊治。

通过本次临床治疗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经皮氧分压检测结果拥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3]。具体来说,主要描述为在糖尿病足患者疮面的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辨证分型也随之产生变化而不同,经皮氧分压同样显示各异,而在经皮痒分压的不同分期中各项不同数据集中区域的患者,其辨证分型却基本相同。由此说明了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微循环功能发生变化是和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并不受到创面分期的影响。与此同时,实施经皮氧分压检测过程中,前者数值相较于后者明显较高,但却都低于正常值。在已溃期的患者不同分型的经皮氧分压数值方面的大小则与分型症状组体现出的缺血状况相同,所以,辨证分型与经皮氧分压具有显著的对应性关系,在中医分期辩证的治疗过程中,辩证可谓治疗的前提,统一的辩证成为关键性的问题,只有依靠大量的客观检测指标作为有力佐证,才会让中医分期辩证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通过经皮氧分压检测治疗,能够为中医分期辨证提供诸如经皮氧分压值等有效的检测指标数据作为依据,十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敏,李宏宇,袁彦.经皮氧分压在糖尿病足确定截肢平面中的应用和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05:438-441.

[2]张凤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经皮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3.

[3]丁毅,吕培文,张洪海,杨焕杰.120例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经皮氧分压与中医辨证的对比分析[J].北京中医,2006,03:131-133.

论文作者:张慧君,蔡可英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8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皮氧分压与分期辩证对比研究论文_张慧君,蔡可英 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