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的思考论文_毛华健

毛华健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高州供电局 525200)

摘要: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配电网运行效率和质量都有着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在用电高峰期时仍然会出现局部范围断电的情况,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力度。对此,本文从配电网的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优化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10kV配网;运维现状;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配网资金的不断投入,配网运行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主网相比,基础仍显太差,网架结构仍然十分薄弱,且老旧设备基数较大,尤其是台区低压设备老旧问题日益突出,用电高峰时段低压故障频发,配网供电抢修工作愈加繁重。同时,配网设备良莠不齐,自动化水平低,运检技术手段落后等情况,给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1.10kV配网运维重要性

1.1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

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属于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组成,在依据设备损耗规律、运行时间周期定期安排的检修支持下,10kV配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将得到较好保障,10kV配网中的高温、高压、复杂设备故障几率也将大幅提升,由此即可较为直观了解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性。在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支持下,设备缺陷出现后开展检修的弊端将较好解决,10kV配网运行得到了更好保障必须得到关注。

1.2日常维护状态检修

日常维护状态检修同样属于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组成,这一检修能够在设备巡检和监测支持下实现10kV配网已发生异常状态和预测发生异常状态的检修,自动化设备支持下实现的在线状态监测、日常与定期检测属于10kV配网日常维护状态检修的基础。在日常维护状态检修支持下,10kV配网将实现缺陷的早发生、早消除,10kV配网运行自然能够由此得到保障。

1.3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属于一种应急式的检修方式,其能够较好进行10kV配网中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处理时间紧迫缺陷的处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所有检修要素的集合属于异常处理的主要特点,10kV配网缺陷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处理,电力供应因10kV配网缺陷受到的影响也将降到最低。

2.110kV配网运维状况

2.1配网架构薄弱

10kV配电网络存在配网架构薄弱的问题。我国的电力发展水平逐渐提升,更多的配电管理技术也被很好的应用,但是我国的10kV配网运行架构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这影响了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也是对配电网络运行的一种挑战。我国的电网投资资金相对紧张,在电网建设过程中自然就会出现建设薄弱问题。另外我国的电网使用年限长,分布比较分散,在对电网结构进行判断时,也会出现重压、轻供的问题。在进行电力维修工作时,很多电网结构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和检测,这就严重影响了电力供应计划的顺利实施。

2.2运维管理模式落后

运维管理模式落后属于现阶段我国10kV配网运维面临的主要现状之一,因此10kV配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需要站在电力管理的角度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由此建立故障管理体系即可深入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发现10kV配网出现故障的原因,即可进行针对性处理。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现阶段我国10kV配网普遍存在运维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在设备出问题后进行处理且不认真分析缺陷出现源于属于运维管理模式落后的具体表现,而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便使得10kV配网运维管理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产生的大量电量损失也必须得到关注。在落后的运维管理模式下,10kV配网故障无法时间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电力供给自然会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2.3管理模式现状

管理模式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运维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该运行故障进行处理,避免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第二阶段,当运维人员在处理配电网运行故障时,不仅可以解决已经出现的运行故障,同时还能够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第三阶段,在运行故障还未发生时,运维人员可以具有预见性地将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从而最大程度上地保证该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配电运维管理模式仍处于第一阶段,还有待技术人员的改进。

3.管理模式优化

3.1优化电网系统

现阶段很多配电企业的电网系统采用的是C/S的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无论是在扩充性还是维护性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电网运行维护的自动化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将系统运行模式改为B/S模式。该系统运行模式是由三层架构思维,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实现配电管理的优化,减少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B/S的配电线路运行模式是未来我国配电企业在未来几年重要的发展趋势。

3.2夯实运维管理基础

通过完善考勤、抢修物资管理、车辆管理、出入库手续、明确班组职责分工等规章制度(其中考勤、车辆管理制度,年初我以制定,现正在进一步落实之中)。完善图纸、资料管理、存档制度;加强抢修物资仓储管理;超前谋划现场施工方案,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健全巡视记录,加强设备巡视到位管控;对配网技改、大修、新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严格把关,开展变压器、开关、电缆、避雷器等重要设备的交接试验,严把设备入网关;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及过路行人加强监护,保障施工安全;进一步细化、明确班组分工等基础管理工作,确保配网运维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3.3开展差异化运维管理

数据挖掘技术具备从大量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数据挖掘技术采用了决策树算法,由此形成了一种线路差异化运维管理模式。

表1 线路重要等级的判定依据

表1为线路差异化运维管理模式确定的线路重要等级的判定依据,结合表1所示的判定规则,得分在70分以上的10kV配网即可判定为重要线路,同时开展深入分析确定10kV配网的异常等级、个性化等级,即可实现针对性、科学性较高的配网运维管理计划制定,其中异常等级需结合配网不正常运行方式、特殊事件、用户保电需求等确定,而个性化等级的确定则需要将配网划分为多雷段、外力破坏隐患段、鸟害多发段等,由此开展“日常巡视+特殊区段巡视+特殊时期巡视”为基本框架的运维管理,即可大幅提升10kV配网运维管理科学性。

3.4加强队伍建设

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将会直接决定了整个配电网是否能够顺利运行,对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10kV配电网的运行效率,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运维团队的建设。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措施:第一,定期组织运维人员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培训,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来有效地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第二,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专业水平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技术人员适当地进行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这些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水平;第三,培养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来有效地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运维团队的建设。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10kV配网运维现状不容乐观,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加强10kV配网建设、开展差异化运维管理、建立运维管理平台等策略建议,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路径,而为了开展更高水平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数据价值挖掘利用最大化、配网运维管理队伍建设、现场防护工作等内容也必须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黄荔莘.探索配电网运维、检修、施工一体化管理实现配电网一张网模式[J].科技与创新,2016,11:76+78.

[2]史常凯,张波,盛万兴.配电网运维管控平台功能架构探讨[J].电网技术,2016,4007:2206~2211.

[3]于海平.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配电网差异化运维管理模式[J].农村电气化,2016,07:36~37.

论文作者:毛华健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的思考论文_毛华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