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市场化的评判者?_股票论文

谁是市场化的评判者?_股票论文

谁是市场化的裁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是论文,裁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化是近年非常时髦的一个词儿,但其内涵究竟是什么,恐怕连提出的人也未真正弄清楚。

契诃夫先生有句名言:大狗叫,小狗也叫。大狗们听听小狗的叫声也并非是坏事。笔者认为,市场化就是让市场来说话,一切有悖于市场规律的行为,市场都会做出公正的回答。那么,我们就平心静气来听听市场到底回答了些什么?

回答一:本轮暴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正是从烽火等4家按发行价高市盈率减持国有股推倒的,有人认为这种方式既不合理又不合法。于是,有学者从幕后站在了台前,认为高价减持是合理的:同一资产质量的国有股为什么其他股能发31元,这一股就是小娘养的不能值这个价?问得好!同一资产质量的中石化,在香港发行多少钱,在国内就该发行多少钱,为什么会有相差数倍的两个价?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市场已经作了强烈的回答,毕竟指数在短期内下跌300多点,市值损失了8000多亿,这本账老百姓心里算得非常清楚。

回答二:今年增发是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增发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就在于发行不限量,且价格更高,门槛更低,圈钱更轻松。真可谓一“增”就“发”呀,然而,当公上市公司一窝蜂效仿,增发就成了“争”“罚”了。而今市场像躲瘟疫一样躲增发,公布一家黑一家,不跌停都不解恨。春兰这妞不是要增发吗?先把你兰花般美丽的脸蛋破了相,跌至低线,把所有的苦恼让包销商扛。浦发这帅哥,你不是敢逆势而上在暴跌中公布增发吗?先让你“普”“罚”,股价创历史新低,全没了形象。钱没到手,人却矮了一头。

那些钱到了手的,也没有多大长进,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实施增发和配股的106家公司,有40%以上跌破了增发价,像山东巨力,更是跌破了4成。让人玩味的是,沧州化工否定了增发方案被投资者当英雄一样捧上天,而承诺两年内不增发的佛山照明,却大放光明,不用电股价都会发光。

回答三:本轮暴跌中有人站出来欢呼,跌得好,挤走了泡沫,降低了市盈率,同国际接轨。挤出的真是泡沫吗?如果说是泡沫,那么我们来看看泡沫是怎样产生的吧。

首先,是谁制造了“羊群效应”,把社会上一切游资都往股市是赶?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券商扩容,三类企业入市,利率低下,逼老百姓存款松动,进入股市。开闸放水,让各路违规资金大举进场。甚至连外汇存款都逼诱进了股市,让B股暴涨后又暴跌。

其次,上市公司不分良莠都拿来上市,且按市场化定价,同时上市公司不思进取,圈完钱后,又把钱回流到股市炒股牟利,就像一条咬着自己尾巴吃的蛇一样,越来越短,业绩一年不如一年,使分子和分母不相对称,泡沫不产生都不行。如果挤泡运动真正把违规资金吓跑,把长期在股市中兴风作浪,弱肉强食的恶庄消灭了,我们举双手欢呼。然而在挤泡沫的同时却把啤酒全倒掉了。中国数千万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占了95%,挤泡沫却挤走了他们的养命钱,也挤掉了民众的投资热情和信心。凭着咱们中国人无可比拟的聪明头脑和智慧,就构思不出更好的挤泡方式?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治理都必须找到问题的源头,不去治理上游的污染源而仅在下游静化水质,终究是浪费资源的徒劳。如果说真的要挤泡沫,首先应该停止高市盈率的增发,阻止低劣的公司上市,降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让国有股毫无泡沫地减持,对信贷资金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只有这样才从根本上止住了泡沫的源头!

回答四:有人说,来股市里玩的都是有钱的,几千万散户,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殊不知,数千万投资者大多是穷人,他们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退休工人,更多的却是工薪阶层,由于本小且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他们指望在股市里来赚点蝇头小利,可到头来却被挤泡挤成个缺胳膊少腿的半残废。每一个股民后面都有一个家庭,股市的地震,都会使每一个家庭震动。挤走股民的养命钱,无疑于劫贫济富。本轮暴跌亏得最惨的是长期在证券市场进行理性投资的中长线投资者,那些过江龙短线赌客早在第一时间逃之夭夭。把长期锁仓的理性投资者挤出市场,只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和投机氛围,使市场更加不稳。

笔者在此斗胆地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看到捆绑销售的新股跌破发行价那一天。既然咱们在搞市场经济,听也好,不听也好,市场一定会自己说话,除非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标签:;  ;  ;  

谁是市场化的评判者?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