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论文_申欣

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论文_申欣

申欣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对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妊娠期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3日至2014年2月3日,使用湿片显微镜检验法对所有研究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验分析。结果 200例标本中,共有72例真菌混合滴虫感染菌,占总比的36.00%;51例真菌感染菌,占总比的25.50%;49例滴虫感染菌,占总比的24.50%;28例其他感染菌,占总比的14%。结论 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真菌混合滴虫感染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阴道分泌物感染类型,临床上应重视健康宣教,为妊娠期妇女定时进行湿片显微镜检验,进一步防治生殖道感染。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

妊娠期妇女在妊娠期间身体的各项机能均会发生变化,其中激素水平的改变和免疫机制的下降,会导致阴道微生态系统失衡[1],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几率,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真菌和滴虫,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和诊断,可能会导致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等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不良结局[2],因此,及时对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情况十分的重要[3]。本文为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特将我院的20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湿片显微镜检验,现报告经过整理,详情如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3日至2014年2月3日,使用湿片显微镜检验法对所有研究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验分析。

200例妊娠期妇女的年龄范围在23-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2±1.19)岁,孕周在15-27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3.61±3.61)周,所有研究对象均伴有阴道瘙痒或者白带异常症状。

纳入标准:(1)将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病变的患者排除在外;(2)将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异常的患者排除在外;(3)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具有知情权;(4)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无缺。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湿片显微镜检验法,医生使用无菌棉拭子取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放置在试管内后加入0.5ml的无菌生理盐水,放置妥善后送检,将标本混匀滴入至清洁的玻璃片上,在湿片显微镜高倍镜下进行检查。

1.2.2 检测标准

操作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清洁度在Ⅰ-Ⅱ度为阴道分泌物正常,Ⅲ-Ⅳ度为异常。

滴虫检查:湿片高倍镜检查结果可见,阴道滴虫呈梨形,且是白细胞的2倍,顶端约有4根鞭毛,滴虫在25-42摄氏度的温度下可自由活动。

真菌检查:湿片高倍镜检查结果可见卵圆形孢子和菌丝,即可判断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生殖道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对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数据处理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生殖道感染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生殖道感染情况使用计数资料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间的P值小于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200例标本中,共有72例真菌混合滴虫感染菌,占总比的36.00%;51例真菌感染菌,占总比的25.50%;49例滴虫感染菌,占总比的24.50%;28例其他感染菌,占总比的14%。

3 讨论

妊娠期妇女阴道感染的临床危害性较大,容易引起明显的不适感,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诊断,将给妊娠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妊娠结局造成不利影响,清洁度Ⅲ-Ⅳ度为异常,表明患者存在病原体感染,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4],妊娠期妇女阴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妊娠结局息息相关,张靖霄、段丽红、仁月娇[5]等学者在《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与妊娠不良结局分析》一文中通过研究表明,孕期生殖道感染的妇女其不良妊娠结局率高于无感染的妇女,因此,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定期孕检,分析探讨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湿片显微镜检验法具有操作简单、诊断迅速的优点,可以为孕妇节省就医时间,促使孕妇得到及时的治疗,目前,湿片显微镜检验法已经作为快速诊断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首选方法[6],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直接将阴道分泌物标本混匀后均匀涂在清洁玻片上,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检验技术人员要认真、负责的对待标本,最大程度的减少漏检、误检及错检现象的发生[7]。

真菌性阴道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常表现出灼痛、外阴瘙痒、急性期白带增多、坐立不安等临床症状,该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耐药性及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而导致该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期妇女的雌激素水平升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阴道内环境改变,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8],妊娠期妇女发生真菌性阴道炎的概率较大,是非妊娠期妇女的3倍,因此,应该加强相关的临床重视。

引发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是阴道毛滴虫寄生在阴道内,虫体在吸收上皮细胞糖后,直接分裂繁殖,患者常伴随着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疼痛等临床症状,且该细菌的传播途径较多,妊娠期妇女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及交叉污染传播,因为阴道是胎儿娩出与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因此,阴道炎容易造成新生儿感染,造成不利的妊娠结局,应该加强防治。

综上所述,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真菌混合滴虫感染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阴道分泌物感染类型,临床上应重视健康宣教,为妊娠期妇女定时进行湿片显微镜检验,进一步防治生殖道感染。

【参考文献】

[1]陈景芝.妊娠期女性常见阴道感染常规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9):1105-1106.

[2]伍彩婵.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95-196.

[3]陈悦,陶润姣.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状况与下生殖道感染的研究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8-19.

[4]马红,赵俊红.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妊娠结局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28-3829.

[5]张靖霄,段丽红,仁月娇等.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与妊娠不良结局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9):1094-1096.

[6]张淑艳.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117例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119-120.

[7]杨海宁,蔺莉,苏建荣等.健康妇女妊娠不同阶段阴道乳酸杆菌分布状况研究[J].北京医学,2015,37(10):963-966.

[8]卓有珍,肖小丽,杜丽伟等.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携带情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1-22.

论文作者:申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论文_申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