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郭英杰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各地级市为例,运用2006年~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对制造业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科技创新产出、政府支持力度、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口素质对制造业产生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对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江苏省

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生产服务部门剥离,独自成长起来的,是产生于制造业,服务于制造业的产业。科技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了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为了有效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需要深入研究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效应。对于江苏省来说,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其从“制造大省”升级为“智造大省”的重要举措。

一、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于科技服务的研究最初是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和统计口径的探讨开始的,然后将研究重点转向科技服务业的特点和分类,继而进一步研究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最后上升到作用机制问题的研究。近些年来,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这类研究通常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双方互动关系的探讨,这类观点认为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密不可分。邓朝武(2014)采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出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很强的互动关系。孔莹(2011)采用投入产出法,得到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个观点。但何骏(2016)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有负面的影响,其原因是中国的商业诚信制度尚未完善,制造业企业不会把关键研发环节外包给科技服务业。巴斯拉(Bathla,2003)认为,在生产中制造业的创新促使生产性服务业趋向专业化,与此同时,后者的高质量产出又推动着制造业前进。孔婷(2010)却认为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不能直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另一类研究倾向于分析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单向带动效应。罗建强、赵艳萍(2012)构建了科技服务业内各个具体行业指标,并通过定量分析发现R&D经费的合理使用、从事科技服务业的R&D人员对制造业效率的有较强的影响。田芯铭(2017)利用北京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调节当地的技术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来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盛丰(2014)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正向促进本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在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对周边地区制造业产生一定影响。司增绰(2017) 计算了江苏省各地的区位熵指数,用来表示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对制造业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目前,以往的研究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用的研究方法也对本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大多数研究都侧重描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或先进制造业的关系,而这类研究关注的焦点又在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互动融合关系上。本文从科技服务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探讨其对制造业的影响,同时,立足于江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不成熟、发挥效用有限的现实情况,这对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有很大意义。

(3)到达目标分子的第三个障碍是细胞膜。例如,如上所述,对于PEG困境,PEG包被的大分子在表面具有水合屏障,该屏障可以抵抗内吞摄取。使用短PEG(例如,Mw 小于1000)或在PEG和大分子之间插入蛋白酶敏感肽可能是克服PEG困境的有效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效的内化机制或运输系统往往比简单的自由扩散好。因此,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有望成为将大分子治疗剂导入肿瘤细胞的有效手段。有一种这样的方法,使用转铁蛋白作为配体的结合,因为转铁蛋白受体在许多(如果不是全部)恶性细胞中显著上调,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与转铁蛋白显示明显增加肿瘤靶向性和细胞内摄取。

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的数字化纹样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码相机等设备为其进行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另外,针对蓝白两色的蓝印花布这一特点,对其数字化图像进行相关预处理,包括灰度化、中值滤波去噪和归一化等操作;经过大量实验后,确定采用加权值法与最大值法结合的灰度化处理来处理,其公式如下所示:

二、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科技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促使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江苏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近些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深入实施科技服务业发展计划,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015年江苏省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提升发挥职能做出进一步重点部署。至今,全省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

本试验选择EDTA间接配位滴定法测定SO2-的4方法,实现海藻盐中SO24-的快速定量测定。试验选取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食用盐产品-海藻盐,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批量盐产品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通过试验分析镁基复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Mg-EDTA)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原理,总结影响盐水中含量滴定结果准确性的操作条件,讨论不同钡镁含量对测定方法的影响,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该方法的操作要点、适宜参数等。经多次验证实验,表明该法可以有效避免试液离子的干扰,终点变色灵敏,检测快速,结果准确,能够满足单一和批量样品定量检测的需要。

1.发展规模

本文用各地区2006年~2017年每年专利的授权量来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专利授权数量能较为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氛围和创新成果。

通常将江苏省13 个地级市划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3个区域进行分析。横向对比来看,属于苏南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这5个地级市的计算值排名靠前,这表明苏南地区的发展规模整体水平较高。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扬州发展规模紧随其后。苏北地区,除徐州和连云港外,其他三市科技服务业整体水平最低。可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有一定影响。因为科技服务业发展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资金、基础设施和技术等都是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条件。纵向比较来看,2006年~2017年期间,江苏省只有南京、常州、苏州、镇江等几个城市的科技服务发展规模呈上升趋势较明显,有些城市呈震荡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十二年间江苏某地级市科技服务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成效并不十分显著。在江苏省内,由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促进产业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更为完善,因此吸引了更多科技服务产业在此聚集,使得苏中、苏北的科技服务业不断转移至苏南地区,从而使苏南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苏中和苏北某些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缩小。因此对于各个地级市来说,发展科技服务业要转变单一、分散的发展路径,寻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2.科技创新产出

本文使用地区科技服务业人数占地区全部产业从业人数的绝对比值来衡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

该模型的研究对象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搜集了2006年~2017年的基础数据。此面板数据将时间和截面结合起来,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提供了更多信息,能更好地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增加模型的估计效用。对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时,通常用固定效用模型或随机效用模型。为减少数据的波动性、增加数据的可比性,本模型对各个标量取自然对数,然后用State13进行回归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MAN代表第t年i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情况。制造业的发展状况的好坏能从其生产总值中直观的反映出来,属于工业的制造业,其每年的生产总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因此,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合理性,本文选取江苏省2006年~2017年工业生产总值即工业增加值来表示制造业发展状况。

三、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从知识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三方面阐述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

1.知识溢出效应

科技服务业作为高技术的现代服务业,依靠其丰富的科技资源、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技术,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成为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溢出效应性首先表现在新知识、新技术在行业内快速传播,从而使科技服务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增快。其次,当这种行业内的知识外溢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向制造业传递,形成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从而提高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业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制造业:一是通过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形成隐形知识传递效应,将新产品新知识持续输入到制造业中,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二是借助互联网通讯技术、信息网络平台形成显性知识传播,使制造业持续获得新方法、新信息和满足其转型升级的需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等离子手术对病例筛选严格,术前需通过相关检查全力分期病变,对侵犯较广的和分化较低的病理类型仍应选择开喉手术,以降低复发率;且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热效率低,其止血效果有限,遇到动脉性出血时必须谨慎处理。

2.竞争效应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分离而出。由于制造业目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对科技服务企业产生了大量的潜在需求,科技服务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当科技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科技服务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必然面临着竞争,伴随着专业化程度和集聚程度的增强,这种集聚作用促使竞争愈加激烈。竞争效应使科技服务业能够为制造业提供更高质量、更专业、更低成本的中间服务和产品。致使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借助于科技服务业生产的更高端优质的产品,制造业也能实现自身产品的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同时实现制造业内产业结构和价值链条的双重升级。

3.协同效应

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凝聚力是制造业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关键因素。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在一定范围区域内,科技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聚,同时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空间分布格局时,这两个行业中可能存在协同集聚效应。两者的协同集聚有利于优化产业间协调与合作、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制造业生产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制造业的升级也受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的协同效应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企业在一定空间上形成集聚,可以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相应的产品,降低中间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提高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科技服务企业用这种方式参与到了区域内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环节中,从而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计量模型、方法与数据

在控制变量中,当地政府在科技上的支持力度对制造业的正面促进作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是0.07。江苏省致力于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各类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中心、科技园区的投资力度,通过财政扶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从本研究看出目前政府在科技上的投入已初具成效,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成果已能较好地转化为制造业的产出。但相比之下,政府支持力度对制造业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如其他指标明显,只有0.07%。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并不大。另一方面,江苏省在科技服务上的投资并不仅仅依靠政府,也与企业自身投入和外商投资有关。

lnMAN it1+a 1lnscale it +a 2lnpatent it +b 1lnfinance it +b 2lnurban it +b 3lnFAI it +b 4lnstudent +u it

2018年9月27日,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峰会上作主旨演讲。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和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奶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适应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加快实现奶业全面振兴。

(1)

1.被解释变量

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科技服务业创新产出从2006年~2017年总体呈震荡上升趋势,而且增长幅度较大。这说明近几年来,从创新成果上来看,江苏省科技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发展成果十分显著,这与江苏省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政府行之有效的发展政策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将苏南、苏中、苏北对比来看,苏南的科技服务业创新产出远远大于苏南和苏北,苏北整体而言科技创新产出最差。原因之一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不同,对科技服务产业的吸引程度不同。另一个原因是在苏南地区相对于苏中和苏北有更多更顶尖的高校,培养了更多的科技人才,使该地区科技创新产出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2.解释变量

scale 代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通常有两种方法衡量这项指标,一种是用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另一种是某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份额。基于江苏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本文选用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表示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本文预测这一变量对制造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patent 表示的是科技创新产出,本研究用各地区每年专利的授权量衡量。专利数量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氛围和创新成果。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用每年专利的申请量来表示科技创新产出,但是专利的授权书比申请书更能体现科学技术核心竞争力强度,也体现了专利质量从优的特点。预测该变量系数为正值。

3.控制变量

finance 衡量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本文用江苏各地级市每年科技财政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创建良好科技创新氛围所需要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预测这一变量对因变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urban 代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本研究选取人均道路面积这一指标表示。通常一个城市经济越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就会越完善。道路运输设施的建设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产业的集聚和升级。从以往经验来看,该项值越高对制造业大发展越有利。FAI(Fixed Assets Investment)是固定资产投资,用当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占GDP的份额来衡量。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土地、建筑物、机器、机械等用于企业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等。其固定资产投资越大代表制造业企业的硬件设施越完善,越有利于其发展。因此预测该变量将产生促进作用。student 衡量的是地区人口素质,用每百万人中用有的大学生的数量来表示。地区的拥有的大学生数越多,代表科技教育水平就越高,较高的人口素质带来的是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对提高产业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也这是 21世纪以来,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素质的原因。本文预测该变量将对制造业产生正向作用。

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 以水资源管理业务为重点,覆盖中央、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区五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以及大江大河行政边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监测为基础,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骨干网为依托,以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支撑国家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业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环境。

五、计量模型、方法与数据

通常,在回归之前需要通过单位根检验来确定面板数据的平稳性,以避免造成伪回归,影响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LLC检验方法进行判断。序列MAN、Scale、Patent、FAI、Urban均在显著地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序列Finance、Student在一阶差分后再次检验单位根,结果表明其一阶差分并不存在单位根,数据具有平稳性,可以建立回归方程模型。

1.实证结果

首先,先对方程分别进行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之后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模型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的统计量P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所以拒绝原假设,应采用固定效用模型。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统计量F的伴随概率为0,说明该模型在1%的水平上显著成立,可在此情况下进行变量间的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实证分析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科技服务业规模每提高1%,江苏省制造业产值将提升0.21%,这与前文的假设一致。通过对比其它指标的系数发现,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对制造业的正向促进作用非常有效,这可能与江苏省自身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关。江苏省是教育大省,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人才较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比较高。同时江苏省内拥有的科技资源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以至于其接收到的科技服务远大于其他地区。由结果可见,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逐渐奏效。

传统实地数据采集方式,以样地重金属调查为例,除了携带相关土壤重金属检测设备外,另有专人携带相当数量各类表格文件,围绕样地的众多样点,每检测1次,就在相应表格上记录1次,期间还要防止将不同重金属数据记录到错误表格上;调查完后,将记录的各表格文件中数据带回,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数字化处理。此种作业方式效率非常低,携带文件不方便,浪费人力、物力。若采用可定制的数据采集方法,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

表 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结果

注:表中各系数右上角的“***”、“**”、“*”分别代表在1%、5%、10% 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值为回归系数的t 统计量值。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创新产出每提高1%,制造业的产值将增加0.29%。该项指标对制造业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体现在科学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制造业提供了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密度的科技投入要素。而专利把科技从业者的思维转化成有形的、可利用的工具,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中,加速了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江苏不再像以前一样引进和模仿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是将通过自主创新,将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江苏省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本文选择对数线性模型,以便于直接分析各类型的分类变量,并研究变量间的主要影响作用。建立模型如下:

根据估计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对制造业的影响为正,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因为一方面江苏省制造业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的转型和升级,因此现阶段江苏省倾向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变小。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虽然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加,但近十几年来楼市升温,对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减少,致使其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并未显著体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一控制变量显著为正,说明其对制造业产出产生推动作用。从理论上来说,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城市中产业之间的互动,加速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在此实证中,江苏省充分发挥这一效应,以人均道路面积衡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制造业产出产生促进作用,充分体现出交通设施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会促进产业的集聚或者产业的专业。

她进城不久,李献武就被放了回来。雪花飘重新活跃起来,她照旧外出刷夜,却没有人向组织上反映了。国庆节刚过,从城里到乡下响起了空前的爆竹声,世道说变就变了。随着火药味渐渐消散,知青们也成批返城了。雪花飘是最后离开田家庄的一个城里人。她在离去时送给我一件毛衣,是她亲手织的,深蓝色,说不上好看,却让我感到温暖。我舍不得穿,一直收藏在自己存放日记的箱子里。

人口素质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这与预期一致。21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数量,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的质量。高知识、高质量的人口在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间节点。目前江苏省制造业正在由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高素质的人口给企业带了前沿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出持续增加。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主要探讨了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科技创新产出、政府支持力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素质水平对制造业的正向影响显著,除政府支持力度外,其他因素对制造业发展影响系数都比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由此看来,科技服务业是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引导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江苏省可以从提升专业化程度、引进和培养人才、优化政府服务职能三方面入手,增强省内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

1.提升专业化程度

基于上文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对制造业有促进效应的研究结论,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通过加强产业集聚提高本省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政策意见。

江苏省要通过产业集聚,加快投入要素流动,提高科技服务专业化水平。致力于打造综合科技服务产业园区,首先针对一些科技服务业领域进行试点示范,再由点到面展开。通过苏南科技服务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实现行业内的协调与合作,使技术服务业成为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配套服务。集聚区不能依靠传统方式,建设得千篇一律,而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集聚模式。如,苏州科技城在园区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产业链条,建立的“园中园”新集聚模式。

2.引进和培养人才

从实证结果中发现人口素质对制造业的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提出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方式提升江苏省人力资本质量的政策意见。

在实际生产作业中,也发生过由于人为因素或者设备故障导致集卡旋锁开闭不到位,造成桥吊在起吊集装箱时发生连箱带车一起起吊的安全事故,造成财产损失。

江苏省是教育大省,但是相比于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江苏省仍然缺乏从事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引进人才方面,各市政府可借鉴西安、武汉等地的优惠政策,通过降低落户门槛、给予住房补贴、提高薪酬待遇的方式吸引高质量科技人才。在培育人才方面,鼓励部分高校基于地方产业需求、经济发展状况设置相关科技服务业相关学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科技服务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委派人才去科技服务业发展完善的地区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加强沟通与交流。

3.优化政府服务职能

本研究表明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制造业有正向影响,这是因为科技服务业投资周期较长,初期需要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发展。不仅在财政方面,在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势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基于科技创新产出对制造业有促进作用的研究结论,科技创新产出需要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其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在实施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提升地区人力资本素质的政策时,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加大科技财政支出,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示范区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健全科研基础设施、科研设备等公共资源合理有效的对外开放机制;制定针对人才引进、企业扶持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协调各方关系,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邓朝武.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市场,2014,(42):79~81.

[2]何骏.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产出效应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8):49~54.

[3]孔婷,孙林岩,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03):357~364.

[4]罗建强,赵艳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技术经济,2012,31(02):43~46.

[5]田芯铭.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5-0098-04

作者简介: 郭英杰,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标签:;  ;  ;  ;  ;  

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