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物流管理研究现状分析_绿色物流论文

2009物流管理研究现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管理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物流管理研究基本情况

目前,物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国物流研究虽然开始得较晚,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加入WTO以来,研究的步伐加快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物流业本身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物流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随着物流业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和物流业振兴纲要的出台,促进了物流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全国已有三十多个物流研究机构,形成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加强了物流管理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从2009年《物流管理》全文转载的文章来看,我国在供应链与物流研究、第三方物流研究、物流成本研究、区域物流与园区规划、物流绩效评价、电子商务与物流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2009年《物流管理》各栏目共转载294篇文章(包括物流资讯),各类文章的转载情况见表1所示。

从《物流管理》转载文章的情况来看,2009年物流管理研究呈现如下特点:(1)热点问题集中在供应链管理研究、第三方物流管理、产业物流、物流规划、物流绩效评价等几个方面;(2)研究新动向表现在物流金融研究、绿色物流等方面;(3)有待于加强的研究领域为物流政策、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人才与培养以及物流装备与技术等方面。

2 物流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供应链管理研究、第三方物流管理、产业物流、物流规划、物流绩效评价等方面仍然是2009物流管理的热点问题。

2.1 供应链管理研究

进入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竞争方式的改变使得供应链管理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将对物流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管理综述与体系构建、供应链风险、供应链契约与竞合博弈、供应链绩效管理等方面。

(1)供应链管理综述与体系构建。主要从绿色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以及供应链集成的角度研究了供应链体系的现状、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等方面,主要研究内容为[1-3]:1)从综述角度对全球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流派、供应链建模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资助情况等进行了分析;2)供应链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指出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结合国内外的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探讨了金融供应链管理体系;3)供应链集成研究,构建了组织一体化的供应链集成过程模型。

(2)供应链风险。从供应链风险传导模式、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研究供应链的风险问题。在供应链风险传导模式研究中,以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方向为依据,推出了供应链风险的五种传导模式及各自特征[4];在供应链风险评估方面提出了一种案例模糊推理的方法;建立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构建了基于风险的企业成本控制模型,对供应链合作风险进行优化。

在供应链风险研究中,未来研究应增加供应链风险模型实用性,更加关注供应链网络模式下的风险管理的研究。

(3)供应链契约与竞合博弈。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运用基础资源论、网络组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权力理论以及标尺竞争理论诠释了供应链竞合关系的缘起。二是研究了供应链合作伙伴收益分配协调机制、多级供应链竞合博弈协调模型,根据博弈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制造商共享契约前后的收益分配模型、多级供应链竞合博弈协调模型以及闭环供应链协调、逆向供应链的演化博弈等问题。三是从供应链协作关系层面出发,研究提出了描述动态供应链协作信任的阶段理论模型。

(4)供应链成本及绩效管理。主要研究了供应链的成本构成、影响因素及其成本控制方法;探讨了对供应链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评估;建立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遗传算法。这些研究成果对改善并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

2.2 第三方物流管理

2009年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文章[5-8]可以分为四大类。

(1)3PL发展动因分析。有学者将交易费用理论应用到物流领域,认为正是由于物流服务外包的交易费用下降和生产费用节约促进了物流服务外包的发展。

(2)3PL管理理论。主要集中在3PL管理现状及基础理论、3PL成本管理、3PL组织管理以及3PL评价等方面。1)在3PL管理现状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学者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我国3PL的市场行为,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和产值利润率等方面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市场效率。还有人从成本函数的角度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SUR法对3PL企业规模经济做出尝试性考察。2)在3PL成本管理研究方面,作业成本法和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仍旧是比较有效和得到较多研究的第三方物流成本管理方法。3)在3PL组织管理研究方面,主要借鉴了系统论与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盈利能力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对3PL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4)对3PL评价的研究偏向于信用、服务质量等单项指标,使用方法与理论主要有模糊层次分析法、定性评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及“质量屋”模型(QFD)。

(3)3PL与供应链研究。针对3PL与供应链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供应链系统的定价、产量和利润,供应链上的三边关系及3PL关系失败原因上进行分析,应用的主要理论有资源基础理论(RBV)和演化博弈理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失败的概率、激励机制以及惩罚机制对该系统的演化的影响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另外,2009年对应急物流和冷链物流的关注度比较高,但是文献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与调查研究层面。

通过对2009年度国内关于3PL文献的分析,发现3PL与供应链的关系研究比较多,而专业化物流的研究正成为3PL研究的热点。由于我国关于3PL的统计数据的不足,很多研究还有待更多的实证分析。

2.3 产业物流

产业物流的研究主要有农村及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医药物流、电子信息产业物流、连锁超市配送物流等。[9-13]

(1)农产品物流。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三农问题,农产品物流成为2009年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农产品物流及其研究相对滞后,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对农村物流需求量的组合预测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双指数平滑及移动平均单预测模型;2)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粮食物流发展对策、食品冷链物流等。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政策建议。

(2)制造业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理念、管理技术还相对落后,广泛采用自营物流,物流外包所占比重较低,物流效率低,物流成本较高。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汽车物流的研究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为定性研究。

(3)医药物流。近几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物流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为:医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医药物流的变革与演进;连锁药店物流实证研究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为定性研究与实证分析。

(4)电子信息产业物流。我国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大国,产量逐年递增,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端物流服务。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为:对电子信息产业物流特点、运作模式的分析;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物流发展策略分析以及高端物流服务体系的研究。

(5)连锁超市配送物流。随着国外大型连锁超市抢占我国零售市场,以及连锁超市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快速配送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连锁超市配送物流的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组织方式、运行方式的研究;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方式的优化等方面。

2.4 区域物流与物流园区规划

在区域物流的研究中,多以具体某一区域的实证研究为主,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指出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和措施。该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4-17]:区域物流竞争力、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物流园区规划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1)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主要是构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竞争力排名。

(2)区域物流、物流园区发展方面。主要研究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演化、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了促进区域物流规范、快速、有序发展需要采取的策略;对物流园区发展与创新进行了探讨,指出物流园区创新要围绕物流园区的基本定位服务进行。

(3)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主要就区域物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统计数据对区域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4)物流布局与规划。目前关于物流布局与规划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包括:1)物流园区的合理选址、数量、规模与功能定位;物流园区成长路径、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物流园区与产业集群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2)配送中心选址、区域物流需求、物流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量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数学规划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网络规划算法等),多准则决策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统计学的相关方法等。另外,定性定量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相信将是一个主要的研究趋势。

2.5 物流绩效评价

物流绩效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8-19]:物流绩效影响因素、物流绩效评价等。

(1)物流绩效影响因素。主要内容为建立物流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另外,对企业物流战略类型与物流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企业物流战略类型对物流绩效有显著影响。

(2)物流绩效评价。一是将数据包络分析法引入城市物流效率评价,建立了基于DEA的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二是根据城市物流节点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同特点,分别应用数据包络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评价城市物流节点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结合物流园区实例进行了分析。

学者在进行物流绩效管理研究中,较多的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结构方程模型用于物流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而对于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则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灰色关联分析、SERVQUAL量表等多种方法。

综合上述,我国对物流绩效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物流绩效影响因素只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于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有待于突破。

3 物流管理研究新动向

3.1 物流金融研究

随着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物流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该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物流金融模式、物流金融风险、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系统动力学方法等。[20-22]

(1)物流金融模式。以加速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费用结算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NRF-LC服务模式),设计了该融资模式的结构和关键流程等。

(2)物流金融风险。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要面临诸多的风险,需要谨慎地评估物流金融风险。该方面的文章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进行探讨,并建立模糊数学模型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提出开展仓单质押业务的风险应对策略。还有一些文章建立了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

(3)物流金融协同发展。将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发展相互协同,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模拟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

另外,还对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物选择、物流金融作用以及物流金融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研究。

3.2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今,绿色物流越来越得到重视,不少学者在此方面展开研究。目前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为理论探讨,研究角度大致可分为政府政策建议和企业决策支持两个方面。[23]

在政府政策建议面上的研究主要为:1)对绿色物流实施类型进行了归类;2)对绿色物流的双绿特性进行了阐述;3)设计了信息不对称下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和企业物流绿色化的政府监督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和企业如何订立优化激励合同,以及政府如何选择可行有效的监督力度。

在企业决策支持面上的研究主要为:1)对绿色环保与逆向物流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2)分析研究了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绿色化的措施;3)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在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中,定性研究明显多于定量研究。相信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如第三方物流以及电子商务、IT技术等在绿色物流中的具体运用将成为新的研究亮点。

4 有待于加强的研究

4.1 物流政策

2009年3月,我国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我国第十大振兴产业。为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对物流政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物流政策的研究主要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展开。国外物流政策方面的文章[24]主要涉及对美国物流法律制度分析以及涉外物流争议的管辖与法律适用问题分析。国内物流政策方面的文章[25]主要归纳了近些年来我国颁布的物流产业技术政策,分析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有关物流制度的规范性文件。然而,从2009年物流管理转载的文章来看,物流政策方面研究性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少,是一个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4.2 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管理对物流管理效益提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该方面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供应链信息化、行业信息化、逆向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平台。该方面的文章[26]侧重于从技术层面探讨物流信息化的相关问题,如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逆向物流系统信息管理研究、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等。从管理的层面来分析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平台设计、应用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4.3 物流人才与培养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学校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物流管理转载的该方面文章来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27-28]:一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人才的选用标准、企业的有效培训方式等;另一方面是从学校的教育培养角度来探讨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分析课程设置与培养平台的设置问题。在物流的管理实践中,我们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将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复合型物流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文章难得一见。

4.4 物流装备与技术

经济的发展带动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技术的应用同时推动物流业的进步。物流技术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高低。物流装备与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不少学者对物流装备与技术开展了相应的研究[29-30],如现代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作业工具、现代化自动立体仓库、RFID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但从2009年转载的文章来看,该方面的文章也是比较少的,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物流装备与技术的文章不多见。

5 结论

综上所述,2009年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热点缤纷,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管理研究、第三方物流管理、产业物流、物流规划、物流绩效评价等方面;物流金融研究、绿色物流成为新的被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物流政策、物流信息、物流人才与培养、物流装备与技术等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标签:;  ;  ;  ;  ;  ;  ;  ;  

2009年物流管理研究现状分析_绿色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