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定位与知识结构研究_物流管理专业论文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定位与知识结构研究_物流管理专业论文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定位与知识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人才论文,知识结构论文,能力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原料供应和产品营销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物流在国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的重视。跨国企业随着对国内市场投资的扩大,逐步强化物流环节控制以降低供应链成本;国内生产、流通企业随着企业体制改革、业务流程重组、核心竞争力塑造等工作的开展,物流外包需求得以不断释放;传统仓储、运输企业面临现代物流企业的强势围堵,加快了企业转型、物流功能完善、物流网络布局的步伐;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地区竞争优势,加大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各种物流规划方案、优惠政策不断出台。我国物流业经过前些年的理念推广、概念炒作后,逐步走上了务实的发展轨道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之相适应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较为广博知识面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却未能及时跟上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众多国内物流企业正遭遇这种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瓶颈”的煎熬。可见,顺应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势头,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1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短缺根源在于我国物流教育体系的相对滞后:一方面,高等院校的物流教学大多沿用过去仓储、运输等专业的课程体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传授与物流实务联系并不紧密;另一方面,中介机构举办的各种物流培训班,多数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仅仅起到了物流理念的传播作用,并不能够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虽然企业也存从事多方面的物流培训,但培训内容仅局限在本企业所涉及的具体业务层次上。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其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其中,物流管理和营运工作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此外,随着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转口贸易业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物流管理人才除了熟悉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管理外,还需要精通物流国际惯例与规则,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商务能力。

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较高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具备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基于此,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本文首先对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能力定位,之后对其知识结构进行刻画,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开展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定位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对物流管理岗位的复合化和专门化提出了新要求。物流管理岗位的复合化是指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化,要求物流人才首先接受“宽带式”培养,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应变能力强,可以胜任多个物流岗位。物流管理岗位的专门化是指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由低至高有不同层次的专门化,即物流人才经过“订单式”、“定向式”等多渠道培养,构建起从一线物流操作到物流运营、高级物流管理及物流决策,以及同时精通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运作的各个层面的合理能力结构。综合来看,要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1 基本能力结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素养。

②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与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适应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与习惯,形成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及文件,并具有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④精通物流国际惯例与规则、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及国际商务谈判能力。

2.2 专业能力结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因此,其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物流管理运作能力: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理论,能根据物流的规律,应用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②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在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化专业物流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方法、手段等的创造性应用,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等,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物流系统分析能力:物流系统及相关信息技术已受到物流企业的广泛重视,并被应用在订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状况,能够综合使用这一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具有独立分析、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④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操作技能,擅长物流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运作的思维能力,具备较强地解决国内外物流管理与运作、物流业务操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综合能力结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物流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服务,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和大数额的索赔。所以在这个链状的服务中,物流管理人员在设计物流方案的时候,不仅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一个严谨的思维模式。

②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管理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奉献精神,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为周边相关岗位多想一点和多做一点,使上下游协调一致。

③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具体的就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要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管理理念的能力。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管理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④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物流企业作为供需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对信息的采集又有相对的滞后性,同时物流作业环节多、程序杂、缺乏行业标准,异常事故时有发生。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常规作业的执行,又能从容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突如其来的附加任务的执行,就需要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异常事故处理能力、具备随时准备应急作业的意识以及对资源、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的能力。

3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结构体系的支撑,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满足其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针对上述能力定位,本文提出建立如下的知识结构体系。

①通识教育模块:包括英语、体育、哲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课程。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这个模块,还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听力(初、中级)、英语口语(初、中级)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②学科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微、宏观)、运筹学、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跨文化商务交际与谈判、商务形象礼仪,经济法,合同法,国际商法与海事法等。

③学科专业模块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的课程。

物流管理运作能力: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知识,能根据物流的规律,应用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相关课程包括: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运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在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化专业物流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课程包括生产运作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客户关系管理,国际采购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与海上运输,物流标准与法规,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报关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等。

物流系统分析能力:具有系统观,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分析、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相关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物流系统分析,企业资源规划,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管理前沿与热点问题讲座。

④教学实践模块:掌握物流设备设施的使用技能,物流现场的实际运作,理论与实践结合,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关课程与教学环节有:物流技术装备与作业仿真实验,物流管理流程模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实验,ERP系统模拟实习,物流沙盘演练,物流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4 结束语

具有较为广博知识面、较高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具备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高等院校应顺应物流产业发展新需求,逐步转变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找准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定位,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这类人才的培养新途径,从而有效解决这一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标签:;  ;  ;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定位与知识结构研究_物流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